解方程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3-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等式和方程,并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件出示)
什么是等式?
什么是方程?
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同学们穿的校服都很整齐,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的校服多少钱一套吗?
这节课,我们就用方程来解决关于衣服价钱的问题。(板书:解方程)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师: 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试一试。(指名汇报)
师:列方程时,先写上“解”字,再把方程列在“解”字的后面。
我们一般把方程列成X+58=79这种形式,而不列成X=79-58。问题是一顶帽子多少钱?谁知道求一顶帽子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X等于多少。(求X的值)
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说出解方程的依据。
生:我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求出X的值是34.
师:方程两边为什么同时减去58呢?
生:因为方程左边是X+58,X+58-58就剩下X了,利用等式性质方程左边减去58,右边同时减去58。
生: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方程是等式,我们可以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需要说明的是,解方程在书写格式上有特殊要求。首先写上“解”字,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学生没写“解”字的,先补上)
师:方程左边是X+58,要求X等于多少,就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58,注意下面的等号要和上面得等号对齐,每个等号前要写上X。(课件演示)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书写格式,修改刚才你写的解方程的过程中不规范的地方。
师:你怎么知道X=21是否正确呢?
生:演算
生:检验
师:对了,那怎样检验呢?
教师讲解如何检验。
师:先写“检验”两个字,把X=21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教师板书检验过程:
检验: 把X=21代入原方程,
左边=X+58=21+58=79,
右边=79,
左边=右边,
所以X=21是原方程的解。
(课件演示检验过程)
提醒学生注意检验的格式,并抄在书上。
小结:像X=21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师:你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谁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解方程”是计算、演算的过程。
生:“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解方程”是一个演算过程。
2、小结: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请你自己列方程并求解。
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解:3X=438
3X÷3=438÷3
X=146
请学生口头检验X=146是不是方程的解。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学生读一读注意事项。
四、巩固练习:
1.书84页“试一试”
2.“练一练”(课件出示)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解方程。
什么是方程的解。
生:我了解了“解方程”和“ 方程的解”的区别。
生:我知道如何检验方程的解。
六、作业
数学书84页“练一练”第2题。
七、板书:
解方程
例1: 例2:
解:X+58=79 解: 3X=438
X+58-58=79-58 3X÷3=438÷3
X=21 X=146
检验:把X=21代入原方程,
左边=X+58=21+58=79,
右边=79,
左边=右边,
所以X=21是原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