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巩固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巩固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24 17: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母鸡下蛋?????????????????????????B.?猫捉老鼠?????????????????????????C.?胃的蠕动?????????????????????????D.?兔子竖起耳朵
2.杂技演员身手灵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
A.?其肌肉力量大????????????B.?其关节数目比正常人的多????????????C.?其骨骼很柔软????????????D.?其关节很灵活
3.在猪的关节中,能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的是(  )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软骨
4.有关动物的行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后天学习行为是一种本能,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B.?大雁南飞是取食行为,因为南方气候温暖,食物丰富 C.?雄狮威严屹立于岩石上,发出阵阵吼声,属于攻击行为????????D.?蜜蜂群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属于社群行为
5.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B.?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C.?鸟类的各种鸣叫声??????????????????????????????????????????????D.?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6.歌曲《蜗牛和黄鹂鸟》中的蜗牛、黄鹂鸟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爬行、行走???????????????????????B.?爬行、飞行???????????????????????C.?行走、飞行???????????????????????D.?行走、奔跑
7.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鸟贼喷墨???????????????????????????B.?虎啸山林???????????????????????????C.?雄鸡报晓???????????????????????????D.?猴王称霸
8.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美国红雀喂金鱼??????????????????????B.?猴子骑车??????????????????????C.?谈虎色变??????????????????????D.?大山雀喝牛奶
9.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动物间“通汛”的是(???? ) ?
A.?鹿看到狮子迅速逃避???????????????????????????????????????????B.?警犬通过气味找出罪犯 C.?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D.?昆虫雌虫分泌性外激素
10.“蜻蜓点水”行为的是(?? )
A.?喝水???????????????????????????????????B.?洗澡???????????????????????????????????C.?寻找配偶???????????????????????????????????D.?产卵
11.下列关于动物的社会行为重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体内成员之间彼此平等????????????????????????????????????B.?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C.?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D.?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
12.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的是(??? )
A.?骨的粗细程度???????????????B.?骨内有机物的含量比例???????????????C.?骨在人体的位置???????????????D.?骨的长短
13.老年人走路时如果不小心摔跤,发生骨折的几率大于青少年,其原因是(??? )
A.?有机物含量不足1/3??????B.?无机物含量不足1/3??????C.?无机物含量不足2/3??????D.?有机物含量不足2/3
14.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跳舞?????????????????????????????????????B.?气味?????????????????????????????????????C.?声音?????????????????????????????????????D.?表情
15.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16.科学家通过连续观察发现,生活在离海岸50千米的雀鲷鹭每天飞到海边取食的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属于(??? )
A.?日节律???????????????????????????????B.?潮汐节律???????????????????????????????C.?月节律???????????????????????????????D.?无节律
17.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一组是(???) ①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③蚂蚁相互碰触角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⑥狗一路走一路撒尿
A.?①②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
18.自然界中的雄鸟鸣唱,张开翅膀,向雌鸟炫耀华丽的羽毛,这反映了鸟的(??? )
A.?筑巢行为???????????????????????????B.?孵卵行为???????????????????????????C.?求偶行为???????????????????????????D.?育雏行为
19.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B.?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C.?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动物具备学习新行为将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D.?社会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20.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二、综合题
21.写出群体内成员名称和作用 关于社会行为的一些动物,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请写出蚂蚁群体内名称以及作用[]内填名称,横线填职能.
(1)[________]专职产卵;
(2)[兵蚁]________;
(3)[工蚁]________;
(4)[________]与蚁后交配.
22.材料分析: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调练以后,它学会了到制定的地点拉 屎,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主人对它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
(1)材料中描述了小狗的哪两类行为?________?.
(2)小狗吃饭、睡觉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它是由________?控制的
(3)在一次偶然中,主人发现小狗身上有跳蚤,请问:跳蚤和小狗是什么关系?________? .
(4)每到夏季,小狗就会脱毛,这属于________?行为(具体的)
23.从下图中你能提取哪些信息呢?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因为________受到刺激收缩,牵动________绕着关节运动产生的。
(3)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它们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4)当我们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③_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
2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①当一只蚂蚁找到大量食物自己无法搬回时,便会回巢通知伙伴,它在路上留下外激素,回巢后还会分泌外激素告知同伴去多少只比较合适。 ②侦察蜂找到蜜源后会以舞蹈的形式通知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位。 ③吼猴的叫声极为响亮,声音可以传到几千米以外,以警告其他群体不要靠近。 ④某些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互相理毛除掉身上的寄生虫,用尾巴搅在一起等方式表示友好或巴结对方。
(1)①②③④中的四种通讯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动物间的这种信息交流的意义是:有利于________和________ , 有效地保证生物个体的________和种族的繁衍。
25.根据下面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___]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________]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4)运动的产生是在________的支配下,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骨围绕________的活动。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胃的蠕动是对食物的消化,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故答案为:C。【分析】动物的行为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无论哪种动物行为,都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都离不开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2、动物的行为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是对来自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这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3、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协调作用的结果.
2.【答案】D
【解析】 杂技演员由于经常锻炼,关节的稳固性加强。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3.【答案】B
【解析】 A、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A不符合题意; B、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符合题意; C、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C不符合题意; D、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答案】D
【解析】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又称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
类型
概念
作用
示例
觅食行为
指动物获取营养的各种活动,包括寻找、获取、加工、摄入和储食等
影响动物的生活分布
松鼠储存果实
繁殖行为
动物产生和培育下一代的行为,包括占区、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及抚幼等
繁衍后代,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后代存活
家燕筑巢
攻击行为
指间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而发生的相互攻击行为,双方身体很少受到伤害
有利于动物物种优势种群的形成和与其他种群的共存、斗争
公鸡相斗
防御行为
是动物由于外来敌害而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不受伤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有利于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以及种间斗争
壁虎断尾
节律行为
指随着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动物行为周期性变化的行为,又称生物钟
对于动物获得食物、寻求适宜繁殖场所、避开不良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鸟类的迁徙
社会行为
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
有利于种群的优化和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取食物、对付敌害等
蜜蜂中有蜂上、雄蜂、工蜂
通讯行为
指动物个体间利用气味、声音、姿态等形式交流信息的行为
有利于动物寻偶、觅食、攻击、防卫等
黑长尾猴用不同的叫声表达不同的信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本能,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大雁南飞是节律行为,而不是取食行为,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雄狮威严屹立于岩石上,发出阵阵吼声属于防御行为,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蜜蜂群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属于社群行为,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熟记各行为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蜜蜂的舞蹈动作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位置、方向,正确; B、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把海水染黑,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不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错误. C、鸟类的各种鸣叫声,是通过叫声吸引异性的注意,因此都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正确. D、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是告诉雄蜂自己的位置,对工蜂有管理作用,正确. 故选:B. 【分析】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蜗牛的足在它的腹面,称为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适于爬行,黄鹂属于鸟类,运动方式是飞行. 故选:B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的运动方式有飞行、爬行、奔跑等.
7.【答案】D
【解析】【解答】鸟贼喷墨是为了保护自己,是防御行为。虎啸山林,老虎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等级次序。雄鸡报晓是鸡的先天性行为,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等级次序。猴王称霸,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明显的等级次序,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狒狒等.
8.【答案】A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美国红雀喂金鱼、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喝牛奶、蚯蚓走迷宫、黑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白蚁、猴子骑车、谈虎色变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9.【答案】D
【解析】【解答】动物通讯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往往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 A、鹿看到狮子迅速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B、警犬通过气味找出罪犯,不属于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是为了躲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昆虫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是一种性激素,在动物繁殖的季节,动物通过分泌性激素,来引起异性的注意,属于动物间的通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通讯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题,熟记动物之间往往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10.【答案】D
【解析】【解答】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蜻蜓点水是蜻蜓的产卵行为,这是动物的繁殖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比较基础,熟记即可。
11.【答案】A
【解析】【解答】BCD、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都属于社会行为的特征,BCD正确;A、群体内成员之间彼此平等不符合社会行为特征,A不正确. 故选:A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2,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 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 综上所述,可知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在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故选:B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13.【答案】A
【解析】【解答】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综上所述,可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有机物的作用是使骨变得柔韧,无机物的作用是使骨变的脆、硬。骨的成分随不同年龄阶段而发生变化,同时骨的物理特性也发生改变。
14.【答案】B
【解析】【解答】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通是依靠气味. 故选:B 【分析】动物信息交流的工具有动作、声音、气味等,这些叫做动物的语言,分析解答.
15.【答案】C
【解析】【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昆虫类分泌的性外激素是用来吸引异性交配产卵的,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而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是因为猫头鹰独特的视力的原因,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信息交流,难度一般,解答时可以从动物信息交流的特点和方式方面来切入。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动物体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称之为节律性行为. 日节律(昼夜节律):动物的活动和生理机能与地球的昼夜相联系,出现大约每隔24小时重复进行的现象,称为昼夜节律.根据昼夜活动的特性,可以分为四类:白天活动的,称昼行性,如多数鸟类.昆虫、一部分哺乳类;黄昏或晨曦活动的,称晨昏性,如夜鹰;黑夜活动的,称夜行性,如猫头鹰;不规则活动的,称无节律性,如多数土壤动物. 月节律(月运节律):很多海洋生物的活动是与潮水的涨退相联系的,称之为月运节律.潮汐产生的条件是由月、日位移的引力而造成的.蛤蜊、藤壶等,涨潮时在水下觅食;蟹类涨潮时躲藏在洞穴内,当潮水退落时爬出洞穴,在海滩上捕食. 季节节律:地球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的时数发生季节变化,这种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着许多动物的活动.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动物表现出典型的季节性活动周期.如大多数动物都有一定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繁殖;许多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地区越冬.在热带草原地区,在一年中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因而生活在这里的动物的活动则与降雨量变化相适应. 潮汐节律:潮汐节律是海洋生物与潮水涨退的变化相适应的节律行为.潮汐节律的现象是由月球引力引起的,很多潮间带的动物都表现有潮汐节律.潮水一般一天之内都有两次的.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每次周期12小时25分,一日两次,共24小时50分,所以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要推后50分钟.因此,生活在离海岸50千米的雀鲷鹭每天飞到海边取食的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属于潮汐节律.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据此答题.
17.【答案】C
【解析】【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而产生的,因此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不属于动物语言。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18.【答案】C
【解析】【解答】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一只雄性的天堂鸟向雌鸟展示它华丽的尾羽,这是求偶,这种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C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1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正确. B、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正确;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正确. D、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的行为,错误. 故选:D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0.【答案】C
【解析】【分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二、综合题
21.【答案】(1)雌蚁 (2)保卫蚁穴 (3)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 (4)雄蚁
【解析】【解答】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在蚂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1)雌蚁的职能是产卵;(2)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3)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蚂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4)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 故答案为:(1)雌蚁;(2)保卫蚁穴;(3)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4)雄蚁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营社会行为.
22.【答案】(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3)寄生 (4)节律
【解析】【解答】(1)、(2)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属于先天性行为;经过主人的调练以后,它学会了到制定的地点拉屎,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属于学习行为,因此材料中描述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跳蚤生活在小狗身上,吸收小狗内的血液,因此“跳蚤与小狗”属于寄生关系. (4)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每到夏季,小狗就会脱毛,这属于节律行为.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3)寄生 (4)节律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23.【答案】(1)肌腱;肌腹 (2)骨骼肌;骨 (3)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4)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解析】【解答】(1)骨骼肌包括①肌腱和②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它们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组成; (4)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中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故答案为:(1)肌腱;肌腹;(2)骨骼肌;骨;(3)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4)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分析】关节①概念: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②功能:a.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b.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c.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一块骨骼肌中的肌腱附着在相邻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24.【答案】(1)气味;动作;声音;动作 (2)获得食物;躲避敌害;生存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及意义。(1)由上述四份资料可知,蚂蚁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蜜蜂通过跳舞进行信息交流;吼猴通过响亮的叫声进行信息交流;灵长类动物通过一定的动作进行信息交流。(2)动物群体间通过信息交流,有利于获得食物和躲避敌害,有效地保证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有如下两点:(1)审读:认真审读每一份资料,理解其含义,与其交流信息的方式相联系。(2)【分析】结合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分析其意义。
25.【答案】(1)⑤;关节软骨 (2)②;关节囊 (3)③;关节腔 (4)神经系统;关节
【解析】【解答】(1)标号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②]关节囊。(3)图中[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4)骨骼肌受到刺激有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1)⑤;关节软骨;(2)②;关节囊;(3)③;关节腔;(4)神经系统;关节【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