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水和水的溶液 质量评估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C.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2.如图所示是一个防毒面罩,内部添加了一种物质用来吸附有毒有害物质,下列物质中,适合作为这种添加物质的是( B )
A.胆矾 B.活性炭 C.浓硫酸 D.氯化钠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4.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D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第6题图
6.碳酸饮料(汽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如图所示是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振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D )
A.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引起的
B.振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C.瓶壁上气泡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的重力,所以没有上浮
D.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的浮力也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时,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B )
A.质量相同 B.体积相同 C.密度相同 D.重力相同
8.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如图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D )
A B C D
9.在三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C.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D.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11.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12.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13.如图所示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
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液氯作用是沉淀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14.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放入
硝酸钾充分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温度/℃ t1 t2
硝酸钾的溶解度(g/100 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 ℃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 ℃,有晶体析出
15.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B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8分)
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图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__C__。(填字母)
A.B-F-C B.E-A-G C.A-D-G D.A-G
(2)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__B__。
A.地热能 B.太阳能和重力能 C.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 D.重力能
(3)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__B__。
A.G B.B C.C D.D
第17题图
17.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现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负__极。D管产生的气体能__助燃__。(填“燃烧”或“助燃”)
(2)C、D试管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2∶1__。
(3)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水氢气+氧气__。
18.小周学习了“浮力”后,对下列情境中的浮力有了以下思考:
(1)一艘潜艇从长江某基地进入东海,若其水下的深度不变,则该潜艇受到的重力变大;一艘排水量为3 000吨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若行驶到海洋,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__=_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ρ乙。(均填“>”“=”或“<”)。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__竖直向上__ ;如果剪断绳子后,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__减小__。
(4)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实心的小球后放入水中,它会沉入水底;若将它捏成小船的形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在上述两种现象中,发生改变的是( A )
A.橡皮泥浸在水中的体积 B.橡皮泥的质量 C.水的密度 D.橡皮泥的密度
19.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向容器中倒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和物块受到的浮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2 cm时,物块的状态为__漂浮__(填“沉在底部”“悬浮”或“漂浮”),物块的密度为__0.8×103__ kg/m3。(g取10 N/kg)
20.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 ℃时,__硝酸钾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100%__。(不要求计算)
②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__蒸发溶剂__。
(2)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A__,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B>C>A__。
第21题图
21.如图所示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b.__漏斗__。
(2)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 。(答出一点即可)
22.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1)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吸附杂质__。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__混合物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三、探究题(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26分)
23.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所示。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__变大__。(1分)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D__。(填字母)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__小明__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__G-F__。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其重力G排=__ρ水V排g__,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一直不变__。
24.(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 g,需要量取水__47.5__mL。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CBDEA__。(填字母)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5.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__铁架台__。(1分)
(2)操作①中托盘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__防止药品腐蚀天平的托盘(或防止药品受到污染)__。
(3)操作②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胶头滴管__。
(4)操作③中过滤时倒入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C__。(填字母)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错误操作及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氯化钠损失 。
四、分析计算题。
26.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780 g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 N,容器的底面积为180 cm2,g=10 N/kg。求:
(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得数保留1位小数)
(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容器中的水位将下降多少厘米?(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
解:(1)石块质量m=780 g=0.78 kg,
则重力G=mg=0.78 kg×10 N/kg=7.8 N;
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7.8 N-4.2 N=3.6 N。
(2)由F浮=ρ水gV排得石块的体积:V=V排===3.6×10-4m3,
石块密度:ρ==≈2.2×103 kg/m3。
(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则水面下降的高度:Δh===0.02 m=2 cm。
答:(1)石块受到的浮力为3.6 N;
(2)石块的密度为2.2×103 kg/m3;
(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容器中的水位将下降2 cm。
2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欲配制20%的稀盐酸1 000 g,需要用这种盐酸和水(水的密度为1.0 g/cm3)各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0.1 mL)
解:稀释后m质=1 000 g×20%=200 g,
稀释前m液=≈540.5 g,
V液==≈458.1 cm3=458.1 mL,
m水=1 000 g-540.5 g=459.5 g,
V水===459.5 cm3=459.5 mL。
答:需要用这种盐酸458.1 mL,水489.5 mL。
28.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现有30%的高浓度双氧水 500 mL,密度为 1.1 g/cm3。
(1)这500 mL 双氧水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为多少?
(2)需要加多少g水可将这些30%的高浓度双氧水配制成5%的双氧水?
解:(1)m溶液=ρV=1.1 g/cm3×500 cm3=550 g,
m溶质=550 g×30%=165 g。
(2)根据溶质质量不变,5%的双氧水质量==3 300 g,
加水的质量=3 300 g-550 g=2 750 g。
29.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柱形烧杯的过程中(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如下表所示:(g取10 N/kg)
圆柱体浸入 的深度h/cm 0 0.6 1.2 1.8 2.4 3.0 3.6 4.2 4.8 6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3 2.85 2.70 2.55 2.4 2.4 2.4 2.4 2.4 2.4
根据表中所给的条件求:(1)圆柱体的质量;(2)圆柱体的密度。
解:(1)圆柱体的质量m===0.3 kg。
(2)当圆柱体浸入深度达2.4 cm时,圆柱体已全部浸没,此时圆柱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3 N-2.4 N=0.6 N,
由F浮=ρ水gV排得:
圆柱体的体积V=V排===6×10-5 m3。
圆柱体的密度ρ物===5×103 kg/m3。
3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下挂一重物,重物浸没在水中,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充分搅拌并静置足够的时间后,请你分析弹簧长度的变化情况。
解:加入食盐后,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液体密度逐渐增大,根据F浮=ρ gV排,可知F浮增大,再根据F拉=G-F浮,可知F拉减小,弹簧长度会减小;当溶解结束后,ρ液不变,F浮不变,F拉不变,弹簧长度不再改变。
31.如图所示,一个圆柱体甲,底面积和体积分别为20 cm2和2×10-4 m3,将甲放在底面积为5×10-3 m2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足够高),甲的质量为0.1 kg。
(1)求圆柱体甲的密度;
(2)向容器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待液面稳定后,甲受到大小为0.8 N的浮力,求倒入水的体积和质量;
(3)继续向容器中倒入质量为280 g的水后甲漂浮,待液面稳定后,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1)圆柱体甲的密度:
ρ甲===0.5×103 kg/m3。
(2)由于ρ甲<ρ水,在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圆柱体将漂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F浮=G甲=m甲g=0.1 kg×10 N/kg=1 N,
因为倒入一定体积水后受到的浮力为0.8 N,圆柱体还没有漂浮,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1===8×10-5 m3;
水的深度:h1===0.04 m,
倒入水的体积:
V水1=(S容-S甲)h1=(5×10-3 m2-20×10-4 m2)×0.04 m=1.2×10-4 m3,
倒入水的质量:
m水1=ρ水V水1=1×103 kg/m3×1.2×10-4 m3=0.12 kg=120 g。
(3)继续向容器中倒入质量为280 g的水后甲漂浮,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1 N,
排开水的体积:V排2===1×10-4 m3,
容器内水的体积:V水===400 cm3=4×10-4 m3,
容器内水和排开水体积之和V总=V水+V排2=4×10-4+1×10-4m3=5×10-4m3,
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0.1 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1 m=1 000 Pa。
32.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质量为0.3 kg,当泡沫浮板整块压入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为30 N。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泡沫浮板的重力;
(2)泡沫浮板自由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泡沫浮板的体积。
解:(1)3 N (2)3 N (3)3×10-3m3
33.“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 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 t,最大荷载240 kg。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ρ海水=1.0×103kg/m3,g取10 N/kg)
解:(1)设“蛟龙号”空载时质量为m空,因为漂浮在水面,所以“蛟龙号”受到的浮力F浮=G=m空g=22 000 kg×10 N/kg=220 000 N。
(2)设“蛟龙号”满载时至少需要注入水的质量为m水,体积为V水,最大荷载质量为m载,因为满载时若要下沉,至少G总=F浮总,即m水g+m空g+m载g=ρ水gV排,则
m水=ρ水V排-m空-m载=1.0×103 kg/m3×30 m3-22 000 kg-240 kg=7 760 kg,
所以至少注入水的体积
V水===7.76 m3。
答:(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220 000 N。
(2)至少注入7.76 m3的水。
34.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木块,用线系在底面积为S=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浸没,求:(g取10 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2)剪断系线后A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3)木块A露出水面后,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减少多少?
解:(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0×10-3 m3=10 N。
(2)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漂浮,所以F′浮=G=6 N,
由F浮=ρ液gV排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6×10-4m3。
(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V-V排=1.0×10-3 m3-6×10-4 m3=4×10-4 m3;
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水面下降的高度:
Δh===0.01 m,
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Δp=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0.01 m=100 Pa。
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0 N;
(2)剪断系线后A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6×10-4 m3;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100 Pa。
35.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厘米,横截面积为0.1米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g取10牛/千克),问: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距离下表面几厘米处?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解:(1)木料的体积:V=Sh=0.1 m2×0.4 m=0.04 m3,
由ρ=得
木料的质量为:m0=ρV=0.5×103 kg/m3×0.04 m3=20 kg;
木料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mg=20 kg×10 N/kg=200 N,
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0.02 m3,
没入水中的高度:h0===0.2 m=20 cm,
因为上表面没有放物体,故浮力秤的0刻度线的位置在距离下表面20 cm处。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时,浮力秤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4 m-0.1 m)×0.1 m2=300 N,
物体的重力为:G物=F′浮-F浮=300 N-200 N=100 N,
物体的质量为:m物===10 kg。
答:(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距离下表面20 cm处;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10 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质量评估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C.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2.如图所示是一个防毒面罩,内部添加了一种物质用来吸附有毒有害物质,下列物质中,适合作为这种添加物质的是( )
A.胆矾 B.活性炭 C.浓硫酸 D.氯化钠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第6题图
6.碳酸饮料(汽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如图所示是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振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
A.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引起的
B.振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C.瓶壁上气泡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的重力,所以没有上浮
D.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的浮力也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时,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
A.质量相同 B.体积相同 C.密度相同 D.重力相同
8.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如图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9.在三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C.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D.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11.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12.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13.如图所示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
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液氯作用是沉淀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14.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放入
硝酸钾充分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硝酸钾的溶解度(g/100 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 ℃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 ℃,有晶体析出
15.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8分)
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图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____。(填字母)
A.B-F-C B.E-A-G C.A-D-G D.A-G
(2)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____。
A.地热能 B.太阳能和重力能 C.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 D.重力能
(3)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____。
A.G B.B C.C D.D
第17题图
17.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现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__极。D管产生的气体能____。(填“燃烧”或“助燃”)
(2)C、D试管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3)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
18.小周学习了“浮力”后,对下列情境中的浮力有了以下思考:
(1)一艘潜艇从长江某基地进入东海,若其水下的深度不变,则该潜艇受到的重力 ;一艘排水量为3 000吨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若行驶到海洋,它排开水的体积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___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ρ乙。(均填“>”“=”或“<”)。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____ ;如果剪断绳子后,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____。
(4)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实心的小球后放入水中,它会沉入水底;若将它捏成小船的形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在上述两种现象中,发生改变的是( )
A.橡皮泥浸在水中的体积 B.橡皮泥的质量 C.水的密度 D.橡皮泥的密度
19.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向容器中倒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和物块受到的浮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2 cm时,物块的状态为____(填“沉在底部”“悬浮”或“漂浮”),物块的密度为____ kg/m3。(g取10 N/kg)
20.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 ℃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不要求计算)
②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 。
(2)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第21题图
21.如图所示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b. 。
(2)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合理即可)。
22.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1)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三、探究题(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26分)
23.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所示。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1分)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__小明__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__G-F__。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其重力G排=____,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
24.(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 g,需要量取水___mL。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填字母)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5.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 。(1分)
(2)操作①中托盘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____。
(3)操作②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
(4)操作③中过滤时倒入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填字母)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错误操作及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
26.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780 g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 N,容器的底面积为180 cm2,g=10 N/kg。求:
(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得数保留1位小数)
(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容器中的水位将下降多少厘米?(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
2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欲配制20%的稀盐酸1 000 g,需要用这种盐酸和水(水的密度为1.0 g/cm3)各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0.1 mL)
28.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现有30%的高浓度双氧水 500 mL,密度为 1.1 g/cm3。
(1)这500 mL 双氧水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为多少?
(2)需要加多少g水可将这些30%的高浓度双氧水配制成5%的双氧水?
29.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柱形烧杯的过程中(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如下表所示:(g取10 N/kg)
圆柱体浸入 的深度h/cm 0 0.6 1.2 1.8 2.4 3.0 3.6 4.2 4.8 6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3 2.85 2.70 2.55 2.4 2.4 2.4 2.4 2.4 2.4
根据表中所给的条件求:(1)圆柱体的质量;(2)圆柱体的密度。
3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下挂一重物,重物浸没在水中,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充分搅拌并静置足够的时间后,请你分析弹簧长度的变化情况。
31.如图所示,一个圆柱体甲,底面积和体积分别为20 cm2和2×10-4 m3,将甲放在底面积为5×10-3 m2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足够高),甲的质量为0.1 kg。
(1)求圆柱体甲的密度;
(2)向容器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待液面稳定后,甲受到大小为0.8 N的浮力,求倒入水的体积和质量;
(3)继续向容器中倒入质量为280 g的水后甲漂浮,待液面稳定后,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质量为0.3 kg,当泡沫浮板整块压入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为30 N。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泡沫浮板的重力;(2)泡沫浮板自由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3)泡沫浮板的体积。
33.“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30 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 t,最大荷载240 kg。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ρ海水=1.0×103kg/m3,g取10 N/kg)
34.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木块,用线系在底面积为S=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浸没,求:(g取10 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2)剪断系线后A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3)木块A露出水面后,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减少多少?
35.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厘米,横截面积为0.1米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g取10牛/千克),问: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距离下表面几厘米处?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