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学案)第4单元 6 推荐作品:大铁椎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学案)第4单元 6 推荐作品:大铁椎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5 21:01:25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推荐作品:大铁椎传Thank you for watching !推荐作品:大铁椎传
[助读链接]
本文作于“庚戌十一月”,即康熙九年(1670)十一月,作者四十七岁。魏禧是有民族思想的人物,明亡后隐居不仕。他时刻想着复国之事,听闻大铁椎的事迹后,自然想到张良派勇士椎击秦始皇的史事和陈亮《中兴遗传》中的人物,希望大铁椎也是这类人物。他的这篇文章流露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呼唤侠客、大力士的出现。
[基础自测]
一、读准字音
铁椎(  ) 健啖(  )  拱揖(  )
言讫(  ) 鼾(  )睡 觱篥(  )(  )
[答案] chuí dàn yī qì hān bì lì
二、一词多义
[答案] (1)名词,处所、地方 表约数,左右 动词,答应,允许 动词,赞许,赞同 代词,这样 (2)副词,过去,从前 连词,所以 副词,本来 名词,交情 名词,缘故,原因 形容词,衰老 副词,仍旧 名词,旧有的知识,原来的知识 (3)动词,辞别 动词,推辞 动词,计较 名词,文体名,韵文的一种 名词,口实 (4)读shuò,副词,屡次,多次 数词,几 读shuò,复合词“数数”,拼命追求 读cù,密,与“疏”相对 (5)动词,观看 名词,景象 动词,观察 动词,阅读 (6)副词,将,将要 连词,表并列,并且 连词,表递进,况且 连词,表让步,尚且
三、词类活用
(1)不冠不袜(名词作动词,戴帽子;穿袜子)
(2)方期我决斗某所(名词作动词,约定时间)
(3)但观之,慎弗声(名词作动词,出声)
(4)众贼环而进(名词作动词,包围)
(5)则不快吾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
(6)夺其物,故仇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仇人)
四、古今异义
(1)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有益的事情;喜庆事。
(2)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答案] (1)喜好从事。(2)把……当成。
五、文言句式
(1)宋,怀庆青华镇人。 (判断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被动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定语后置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客不得已,与偕行。 (省略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宋将军,是怀庆府青华镇人。
(2)那强盗应声跌落马下,马脑袋被打碎了。
(3)不一会儿,二十多个骑着马的强盗从四面八方聚拢来。
(4)北平的陈子灿(到)河南探望哥哥。
(5)大铁椎无可奈何,只得让宋将军同(他)一起前行。
[文本鉴赏]
文章以细腻生动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识见、有气节、精武艺、识文墨、使用铁椎的“异人”形象,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本可大有作为,但在当时却所遇不合,无用武之地,只能去与响马决斗,这种可悲境遇,透露出作者对明朝亡国君臣的不满,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
[文本深读]
1.作者开头简笔勾勒了大铁椎“异”的哪几种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健啖”写食量之异;②“貌甚寝”写容貌之异;③右胁下大铁椎“重四五十斤”“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则从重量、形状与构造上写武器之异;④“右胁夹大铁椎”“饮食拱揖不暂去”写对武器的态度之异;⑤“与人罕言语”“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写言谈之异;⑥初来乍到时的装束之异;⑦夜半时分的行动之异。
2.本文在刻画大铁椎形象时,除了从正面简笔勾勒外,又是怎样从侧面进行烘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对宋将军的描写侧面烘托:宋将军“工技击”,也是颇有盛名的豪杰,但观看大铁椎与强盗的决斗时也“股栗欲堕”。可见大铁椎英勇无畏,武艺高强。②通过对响马贼的描写来对比反衬:“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与大铁椎一人决斗,众寡力量的悬殊突出大铁椎艺高人胆大;“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表现大铁椎面对强敌时的镇定自若,并“杀三十许人”,可见他武艺高强。③用“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