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学案) 第5单元 6 推荐作品:《陶庵梦忆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学案) 第5单元 6 推荐作品:《陶庵梦忆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5 21:06:43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推荐作品:陶庵梦忆序Thank you for watching !推荐作品:陶庵梦忆序
[助读链接]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官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既为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茶艺鉴赏的行家。擅长散文,著有《瑯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张岱是官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僚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断炊”,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体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念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等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基础自测]
一、辨识通假
马戒马戒为野人 (      )
[答案] “马戒马戒”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
二、一词多义
(1)因
(2)举
(3)次
[答案] (1)连词,因为 介词,于是 连词,因此 副词,趁机 介词,通过,经由 (2)动词,生起 动词,占领,攻下 动词,举荐 副词,尽 动词,举起 动词,拿 (3)动词,排列 动词,编次 名词,旁边
三、词类活用
(1)仇舆从也(动词作名词,随从的人)
(2)故旧见之(形容词作名词,老熟人)
(3)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形容词作名词,繁华糜烂的生活)
(4)仇轻暖也(形容词作名词,鲜厚的衣服)
四、古今异义
(1)一寒士乡试中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国式样的。
(2)仇温柔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3)当作如何消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看成,认为。
[答案] (1)中举。(2)温暖柔软之物。(3)应当。
五、文言句式
(1)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判断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尚视息人世。(省略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省略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是一个梦,惟恐它不是梦,又惟恐它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2)还活(在)人间。
(3)老熟人看见他,如同(看见)毒药猛兽,不敢喘气,害怕跟(他)接近。
[文本鉴赏]
文中描写了张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作者的国破之恨、故园之思和亲历易代巨变后的心灵之痛,在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表达形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本深读]
1.从文章看,作者现在和过去的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过去: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繁华,体现在穿、戴、吃、住、行上。
现在: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纟希;以藿报肉,以粝报米长;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可谓贫苦至极。
2.面对今昔生活的巨变,作者的心情如何?其背后隐藏的真正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悔。②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喜。③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悲。悔邪?喜邪?悲邪?悔而翻喜,喜而实悲,可以说作者的心情非常复杂。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不可不谓之“痴”!而“痴”的背后传达出的是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故国之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