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学案) 第3单元 1 《将进酒》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学案) 第3单元 1 《将进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5 21:30:41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将进酒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将进酒
[知识梳理]
一、读准字音
岑夫子(  )      将进酒(  )
馔玉(  ) 金樽(  )
恣欢谑(  )(  ) 烹羊(  )
径须(  ) 沽取(  )
千金裘(  ) 对君酌(  )
[答案] Cén qiānɡ zhuàn zūn zì xuè pēnɡ jìnɡ ɡū qiú zhuó
二、词语释义
(1)将进酒 (       )
(2)会须一饮三百杯 (       )
(3)钟鼓馔玉不足贵 (       )
(4)钟鼓馔玉不足贵 (       )
(5)斗酒十千恣欢谑 (       )
(6)径须沽取对君酌 (       )
[答案] (1)请 (2)应当 (3)鸣钟击鼓作乐 (4)吃喝;像玉一般美好 (5)放纵、无拘束;玩笑 (6)即、就;通“酉古”,买或卖,这里指买
三、名句默写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5)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8)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朝如青丝暮成雪
(3)莫使金樽空对月 (4)天生我材必有用 (5)会须一饮三百杯 (6)请君为我倾耳听 (7)钟鼓馔玉不足贵 (8)惟有饮者留其名 (9)斗酒十千恣欢谑 (10)径须沽取对君酌 (11)与尔同销万古愁
[资料链接]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到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高 堂
“高堂”原指高大的厅堂。古代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他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尊称父母为“高堂”。
  
[文本鉴赏]
本诗写诗人豪饮高歌,借酒“销万古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了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这首诗的旨趣在于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以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其中表达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以及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极思想。
[文本深读]
1.诗歌开头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雄放的悲情?各有什么表达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内涵?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手法
表达作用
情感内涵
起兴
由黄河水的东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引发自己对人生的慨叹
抱负不能施展,
理想不能实现
比喻
以黄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
反衬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
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给人灵动飞扬、横空出世之感
2.诗人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这里的“人生得意”应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这种“得意”并不是作者的才能为国所用,建立不朽的功业,而是与处境类似的三两知己相聚。诗人并不是真正的“尽欢”,而是无力改变不被任用的现状的豪放之语,这也反映出李白狂放的性格。
3.表现本诗主旨的是哪两句?怎样理解这两句诗歌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②含意: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表现了李白自从离开长安以来的愤激之情。他鄙视那些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那些人的黑暗卑劣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愿醒”。
4.诗人为何写陈王曹植的典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诗人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
5.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愁”的实质是什么?请找出有关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关诗句
实质内涵
一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二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三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人生失意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铺 排 
李白的乐府诗《将进酒》,借古题写己怀,含有饮酒放歌之意。诗人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全诗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地步,还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在对“饮酒”的描写上,使用铺排式描写,极大地渲染了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定义: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古代民歌中运用得极为普遍。
作用:它既可以淋漓尽致细腻地铺写,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
2.写法指导
运用铺排手法“三注意”
(1)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可以用同义词句反复吟咏。
(2)把表达不同意思的语句,用大致相似的句型加以表达。
(3)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表达。
3.迁移运用
请根据下列句式的特点,仿写句子。
幸福就是干旱的禾苗,迎接雨水时昂首向着天际的无声的诉说;
幸福就是饥饿的蚕宝宝,咀嚼香脆的桑叶时奏出的“沙沙”的乐曲;
幸福就是辛勤的园丁,浇灌花草之后欣慰的微笑;
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忙碌的蜜蜂,采完花粉后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勤劳的农民,撒播种子时殷切的期盼。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A [A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C [A项,“尔”,均为代词,你。B项,“但”,均为副词,只。C项,“为”,介词,因为;介词,替、给。D项,“莫”,均为副词,不要。]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轻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致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B [“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不是李白所命的诗题。]
4.《将进酒》中诗人以酒为引发诗情的媒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多方面揭示自己内心世界的激荡与矛盾。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表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效仿古人、醉傲尘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4)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古风(其四十六)
李 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 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王侯”以下六句诗分三个层次,把王侯权贵的腐朽骄横形象一笔笔勾勒完足,笔墨很有分量。
C [C项,“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错,五、六两句,以灿然罗列的星月状王侯,亦似见其华耀骄贵之相;以弥漫聚散的云烟状宾客,亦似见其奔走趋附之态。]
6.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当权者的讽刺、蔑视。②怀才不遇的愤慨。③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折杨柳
李 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①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②前。
【注】 ①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②龙庭:龙城,匈奴祭天、大会诸侯之地。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通过视觉来写杨柳,春风骀荡,杨柳飘扬,倒映水中,给人以视觉冲击。
B.诗的颔联一虚一实,一暖一冷,“美人”坐在窗前看到了暖叶金烟,也看到了边塞白雪纷飞的景象。
C.诗歌前两联写景,春景极易引起女子思春,前面写景为后面抒情做了有力铺垫。
D.诗歌尾联“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呼应首联,也照应了标题,是主人公的内心表白。
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相关内容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也看到”错误,“美人”坐在窗前,不可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边塞。]
8.本诗之“寄柳”,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寄月”,其所“寄”对象有何区别?两诗在情感表达上又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第一问可直接作答。情感先答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再具体来说,一个是借柳表达厌战情绪,一个是借月表达对友人的同情。
[答案] ①对象:一为丈夫,一为朋友。②情感:两诗都表达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是“寄柳”诗有对边塞战事的怨恨之情,而“寄月”诗则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同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