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读物 原君(节选)
[知识·梳理]
第1步 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寇雠(chóu) 窥伺(sì) 曾不惨然(zēnɡ)
第2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视之如寇雠(“雠”同“仇”)
第3步 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辞
(2)私
(3)使
(4)除
(5)去
(6)博
(7)固
(8)为
第4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名之为独夫(名词作动词,命名)
(2)离散天下之子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3)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4)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数词作动词,超过千万倍)
第5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亦犹夫人之情也
古义:一般人。
今义: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第6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判断句)
译文:所以,在古代,人的君主这个位置,衡量了利弊而不愿意就位的,有许由、务光这些人。
(2)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判断句)
译文:好逸恶劳,也和普通人的本性一样啊。
(3)必千万于天下之人。(状语后置句)
译文:必定相当于一般天下人的千万倍。
(4)是以其未得之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因此,在他未得到君位的时候。
(5)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宾语前置句)
译文:我所成就的家业,同老二相比谁更多一些。
[常识·速览]
旧民主革命启蒙者——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自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奸臣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 黄宗羲的这种民权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等人,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在文学方面,面对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写真情实感,反对明代“七子”的模拟之风。所作诗文,多表现高尚节操之作。除《明夷待访录》单刊成集外,还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案》等。今人又编有《黄梨洲文集》。
“人权宣言”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民权,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一百年,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计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21篇。这部书对三代以后、尤其是明代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有深刻反思,并且在对儒家政治理想进行重新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制度构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最高成就之一。它不仅引起过学者的兴趣,还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阐述人类设立君主本来的目的是“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然而,当下的君主却是“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以辛辣的笔触,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从根本上否定其合法性。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问题。
1.文章第一段列举许由、务光、尧、舜等人是为了说明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了说明古代人君的产生是为天下兴利除害而自己倍受劳苦,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谋取公众的利益。
列举许由、务光、尧、舜等人是与后代君主作对比,突出后代君主谋个人私利而牺牲大众利益,从而得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个观点。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文章在阐明君主产生的原因和应有的作用后,指出“后之为人君”对待君位的观点态度与古人截然相反;他们以天下的权和利“尽归于己”,他们“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他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接着进一步指出,由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必然是残暴的:“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奉我”“一人之产业”,并“视为当然”。进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二、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问题。
3.本段作者提出的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第三段揭示出君与民的权责关系,提出了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作者认为,古代理想社会的君民关系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这里的“天下”即指民众(人民),“主”即主体,是主宰者,是权力的来源;“客”即客体,是为主体服务者。君的天职是毕生为天下人民兴利除害,而非“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4.《原君》作为一篇声讨封建帝王专制独裁统治的檄文,它给人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原君》篇中,黄宗羲首先提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这个天赋人权的命题,即每个人有争生存求幸福的权利,而这个人权却被君主剥夺了。那些君主“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君主个人把天下当成了私产,将“天下为主,君为客”颠倒成“以君为主,天下为客”。他揭露了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的罪恶。从秦始皇到康乾盛世,黄宗羲第一个这么深刻地揭露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罪恶,喊出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第一个把皇帝当作“寇雠”“独夫”,这对以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两千余年来的封建专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雠,同“仇”。独夫:指因暴虐无道而众叛亲离的统治者。固其所也:本来就是他应得的下场。规规焉:狭隘死板的样子。伯夷、叔齐:相传为商朝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质问:“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后来,他们跑到首阳山,耻于食周粟而死。兆人万姓:亿万百姓。兆,百万。孟子之言:指的是《孟子·梁惠王下》所载之语:“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废孟子而不立:明太祖读到《孟子》民贵君轻章,认为这些不是做臣
[课内·素材]
一生勤奋的黄宗羲
黄宗羲14岁那年,父亲被奸臣害死,他满怀为父亲申冤报仇的决心,跟着老师刘宗周刻苦学习。他经常流着泪读书,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少年时代的勤学,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和中年时代,黄宗羲从事反对奸臣的活动。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奋不顾身地参加抗清斗争。斗争生活是那样的繁忙、紧张,黄宗羲仍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和写作,哪怕是点滴的时间也不放过。有一次,黄宗羲被清兵围困,他一面指挥士兵守寨等待援兵,一面还在船中研究历法。
80岁以后,黄宗羲老眼昏花,仍然读书不辍。他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上各种记号。他的书很多,为了互相参考着读,书放置得很乱。但是只要问一下黄宗羲,他可以很快地把要找的书找出来。
【应用角度】 “勤奋”“惜时”“学无止境”等。
[热点·素材]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
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媒评文摘】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颁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