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第五单元 家族的记忆10 《白鹿原》
家族的学堂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10 《白鹿原》
家族的学堂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趔趄( )( ) 撵走( ) 雏形( )
底坯( ) 椽子( ) 繁衍( )
镢头( ) 檩条( ) 考妣( )
逃遁( ) 气氛( ) 馃子( )
【答案】 liè qie niǎn chú pī chuán yǎn jué lǐn bǐ dùn fēn ɡuǒ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殷 (2)涨
(3)伺 (4)蹊
(5)石 (6)劲
2.语境辨析法
(7)银行( )发行( )股票,报纸刊登行( )情。
(8)他在耆艾( )之年得了艾( )滋病,整天自怨自艾( )。
(9)你把( )水缸把( )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 )柄了。
【答案】 (1)yīn yān yǐn (2)zhànɡ zhǎnɡ (3)cì sì (4)qī xī (5)dàn shí (6)jìn jìnɡ (7)hánɡ xínɡ hánɡ (8)ài ài yì (9)bǎ bà bǎ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答案】 (1)浑 诨 挥 (2)皴 皲 皱 (3)愠 瘟 揾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抱怨·报怨
二者都与“怨”有关。
“抱怨”是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的意思,侧重于口头说的方面。
“报怨”是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的反应,如“以德报怨”,侧重于行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对于交通拥堵,大家总是习惯________(抱怨/报怨),但是人们“中国式过马路”无形中就已经成了拥堵的制造者。
(2)优雅·幽雅
“幽雅”幽静而雅致。如:环境幽雅。
“优雅”优美雅致。如:演奏合拍,优雅动听。优美高雅。如:优雅的姿态。
“幽雅”一般用于处所。“优雅”使用范围更广,可用于唱词、表演、姿态、举止等。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在环境________(幽雅/优雅)的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女孩正在表演普洱茶茶艺,________(幽雅/优雅)的动作宛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的茶道和浓郁醇厚的茶香令在场的观众沉醉其中。
(3)筹划·筹备
“筹划”指想办法,定计划。重在“计划”。
“筹备”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重在“准备”。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1月12日,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________(筹备/筹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就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答案】 (1)抱怨 (2)幽雅 优雅 (3)筹备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东京聚首时,一谈到国事上来,总要谈得慷慨激昂,而且有点口角流沫。(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日论”几乎成为所有邪教蛊惑信众的手段之一,虽然其荒诞不经,甚至自相矛盾,但仍能迷惑不少信众。(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州市妇联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人仍然认为家长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导致打骂案件时有发生。(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此处使用正确。
(2)√ “荒诞不经”指极其虚幻,不合常理。此处使用正确。
(3)√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此处使用正确。
[常识·速览]
忠实的“麦田”守望者——陈忠实
陈忠实,1942年生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1962年9月参加工作,1965年初发表处女作,1966年2月入党,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他的作品: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散文集《告别白鸽》,文论集《创作感受谈》等。长篇小说《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
节选前:李寡妇地卖两家,引起了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二人为了争个面子,决定见官进行解决,鹿泰恒怕鹿家输给白家,从此不好抬头,便默许了儿子的做法。后来还是朱先生出面,一纸劝解信,了结了官司,白、鹿二人在冷先生的调解下,不仅没要李寡妇的地,而且还周济了她一些粮食和银元。这事传开影响很大,白鹿村被滋水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凿刻石碑一块,并亲自送到了村上。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节选后:小说的第六章,改朝换代开始了,白鹿原传统的宗法制度面临着种种考验。原来比较单一的群体也逐渐分化为三种势力:国民党、共产党、土匪。年轻人也渐渐长大了,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鹿原这块古老的土地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体·感知]
《白鹿原》以白鹿原为近现代历史更替嬗变的舞台,以白、鹿两家三代人的各自命运发展和相互间的人生纠葛为主线,细腻地反映出白、鹿两大家族及周围各色人等祖辈三代人的恩怨纷争、灵肉交缠。
本文中,家族宗法制度鲜明地站在白鹿原上。从族长的继承,到“仁义”的碑文,再到祠堂里全体男人的跪拜,无一不体现着家族宗法制度。同时,作者把白、鹿两家修祠堂、建学堂当作一件大事来写,对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的叙写,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愿望:读书做官 ②学堂开学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鹿子霖在厢房里听见一阵陌生的脚步声”至“一般福薄命浅的女人怎能浮得住这样的深水呢?”完成后面的问题。
1.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鹿泰恒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傲慢。优雅地吸烟,不拿白嘉轩当族长待。②老练。“早都该翻修了”,话里有话。③摆老资格。鹿泰恒听了几句就打断他的话说:“这事你和子霖承办吧!我已经老了。”最后说:“你爸在世时,啥事不都是俺俩搭手弄的?”由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倚老卖老,搬出白嘉轩的父亲,表明自己是长辈,白嘉轩没有资格和自己共事。
2.“鹿子霖回到厢房就有些被轻贱被压低了的不自在。”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属心理、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示了鹿子霖的性格:善于钻营,为没当族长而感到失落。同时也与后文鹿泰恒让他出头露面相照应。
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3.文章在表述兴办学堂的前前后后时,设置了哪些情节来渲染热闹的气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事情的起因着手,对祠堂来历和村庄历史的交代,翻修祠堂,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整个村庄洋溢着欢悦的喜庆的气氛;工程竣工时请来了戏班子,唱了三天三夜;白嘉轩、鹿子霖一起去白鹿书院请朱先生,朱先生对他们感激不尽;简朴而又隆重的开馆典礼……作者把兴办学堂当成了一件大事情来写,由衷地赞赏这种功德无量的事情。
4.白嘉轩作为父亲,深爱着他的两个儿子,但表现出的却是很冷酷的一面。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嘉轩作为一位封建族长,自觉维护着那一套森严的封建宗法家族体系,正是族长这一有别于地主的特殊身份,使他拥有了宗法家庭制度所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上自然就表现出专制的色彩。开篇“买罐罐儿馍”一部分就体现了这一点,像他妈和他媳妇所说的“心硬”。
(2)白嘉轩又深爱着他的两个儿子,他往往在儿子不留意的时候专注地看着他们,却不会像其他父亲一样去领孩子看戏,更甚者没有背过他们,抱过他们,更说不出有什么亲昵的表示。他创办学堂不全是为了他的两个儿子,只是觉得应由他来促成此举。在这里父爱表现得更加博大、更加厚重。
5.白嘉轩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选文事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嘉轩既是家长,又是族长。作为家长,他爱孩子,可没有背过,也没有抱过。对儿子的偏食,他也“当断就断”。他的“心硬”来自他骨子里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思想中又有保守的、封闭的、顽固的一面。作为族长,强烈而自觉的族长意识是支撑他笔直地挺直腰板的精神支柱。他主持修祠堂、建学堂,提出大胆的方案,自己慷慨解囊,这些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族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坦荡为人、立得端、行得正的人格精神。
[话题·互动]
话题:白嘉轩翻修祠堂、创办学堂这件事,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树立“权威”,也有人认为他是传承“仁义”,你怎么看?
学生甲:破落的祠堂象征着族长的威信在人们心目中的没落惨淡,亟待提升,修祠堂是为了树立自己作为族长的“权威”。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小习读圣贤书的白嘉轩明白“仁义”对人们的约束力量之大,后又听得“圣人”朱先生的许多关于时势和“仁义”的精辟分析和论述,他寻找建构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途径,他修缮祠堂,兴办学堂就是在传承“仁义”,构建以“仁义”为基础的“仁民政治下的礼乐社会”。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铺 垫
本文中铺垫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文中展示祠堂破败不堪的一段用笔不多,却起到为下文重修祠堂做铺垫、并和以后形成鲜明对比的重大作用,从而深化了主旨。
2.写法指导
如何进行铺垫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或反衬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往往能增加文章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使用铺垫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2)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3)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4)铺垫的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正铺、反铺。正铺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作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又叫反面铺垫。②从铺垫的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之别。
3.迁移应用
请你运用铺垫的手法写一件事,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就在这“太阳晒不着、暴雨淋不到、大风吹不进”的青城古道上,突然地,我听到了箫声。那不问世事的箫声啊,就像是静静的深谷里一道狭长清澈的小溪,自得其乐地流淌着,流淌着……说是箫声,却吹出了一片让人心境澄净的安宁恬静。蓊郁浓密的丛林阻挡不了它,磅礴奔腾的绿潮隔绝不了它。那悠悠长长的音符,如同一道优美绝顶的弧线,无孔不入,上跃云端,下达幽径,连奇岩怪石、参天古木,也被绵绵不绝的余韵缭绕着。
下午三时许,恋恋不舍地离开胜景处处的青城山时,出其不意地与“真相”撞个满怀。我看到了吹箫的人,是个双目失明的人。
这年逾耳顺的汉子,天生失明。凭敏锐的音感,他练就了出色的吹箫技艺,于三十而立之龄,便开始在青城山上上下下,把箫声吹进了层层叠叠的绿色里,为原本仙气氤氲的青城山增添了无限飘逸的情趣。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像水一样流淌
1982年,他终于流出大山,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1992年,正是由于农村生活的积累,他写出了大气磅礴、颇具史诗感的《白鹿原》。他就是陈忠实。后来有人问他:“怎样面对困难与挫折?”老先生淡淡地说:“像水一样流淌。”像水一样流淌,这是岁月积淀的智慧。遇见困难,努力了,无法消灭它,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边寻找较低处突围,依山而行。只要我们不忘努力,不断奔突,也一样能够走出困境,到达远方,实现梦想。
人生如水,不忘努力,不断奔突,就会获得成功。人生是无法预设的,但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梦想也是可以设定的。只要“像水一样流淌”,心朝大海,一定会春暖花开。
【应用角度】 “成功的秘诀”“成长”“信念”“追求”“目标”“磨炼”等。
2.精彩运用
追求不一样的精彩,要求我们有创新精神。当“第一夫人”彭丽媛第一次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现在世界镜头前,她那稳重大气、端庄得体的服饰让世人瞩目。她的设计师马可也因此被世人熟知,马可和她的品牌设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创造的风采。马可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她让“秦俑”成为她的时装模特,她把中国的“泥土妆”搬到巴黎时装周现场,并把织布机运到皇宫后花园……在世人聚焦巴黎时装潮流时,马可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国时装的魅力。她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巧妙运用中国文化,创造真正的时装品牌。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好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________的感悟。
②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________才行。
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________;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A.心领神会 心中有数 心照不宣
B.心照不宣 心领神会 心中有数
C.心中有数 心照不宣 心领神会
D.心中有数 心领神会 心照不宣
【解析】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心中有数: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心照不宣”和“心领神会”:都含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的意思。但“心照不宣”着重于“不宣”,多为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心领神会”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
【答案】 B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白嘉轩想把苍老的祠堂出面彻底翻修一新,然后在这里创办起本村的学堂来。
B.白赵氏慈和的脸顿时沉阴下来,瞅着儿子,显然是意料不及而愣住了。
C.整个一个漫长的春天里,使白鹿村洋溢着一种友好和谐欢乐的气氛。
D.现在,看看儿子已经该当读书了,就不能再撒手由奶奶给他们讲猫儿狗儿了。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出面”应在“想”之后。C项,成分残缺。“使”应该去掉。D项,成分残缺。“就”前应加主语“他”。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来解说,排序过程中要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进行大体分组,根据横线后的“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推断横线处的内容应该是先阐明抗日战争中惨烈的死难情况,故③⑤为一组;然后强调社会各界不屈不挠的抗争及支援情况,故①②④为一组;最后根据程度由浅入深、概念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锁定答案为C。
【答案】 C
4.余秋雨在散文《废墟》中写道: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因此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等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
请选择下面这些人物,并结合其作品,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不想大团圆”的句子。
人物:屈原、杜甫、陈忠实
例句:曹雪芹不想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孔尚任不想大团圆,借侯、李的离合之情,抒发了他对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句的结构是“×××不想大团圆,主要创作了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解答时应结合这一人物的创作特点去组织答案。
【答案】 (示例一)屈原不想大团圆,于是忧愁幽思作《离骚》,表达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白。
(示例二)杜甫不想大团圆,作“三吏”“三别”,感叹了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
(示例三)陈忠实不想大团圆,借白、鹿两家的恩恩怨怨,演绎了一个民族秘史。
5.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命题提供一个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必须注意的是,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比如下面的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答案】 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脸 谱
聂鑫森
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专画舞台布景的,山啊,水啊,亭台楼阁啊,画得活灵活现。这个行当,圈内人叫作“舞美”。他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脸黑且窄长,配着小眼睛、塌鼻子、大嘴巴,论长相还真上不得台面。
他爹马正雄虽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爱看戏,爱谈戏,也爱唱几嗓子花脸戏。这种家风对马悦然潜移默化,但他更钟情那些舞台上的布景和演员形形色色的脸谱。在小学和中学,他的美术成绩总是被同学称赞。后来他考上了省戏剧学院的舞美系,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故乡的湘江京剧团工作。
马正雄高兴,儿子到底与梨园行沾点儿边了。马悦然也高兴,可以近距离地研究京剧脸谱的画法,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舞美”忙在平日,演出时倒很轻松。但马悦然总是和演员一样,准时进入后台,为的是看生、旦、净、丑和跑龙套的怎么化妆,怎么勾脸,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散戏后他回到家里,再根据记忆画出谱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渐渐地,他“登堂入室”了。
脸谱在图案结构上,分整脸、六分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无双脸、歪脸、揉脸、花脸、精灵脸……在色彩上,归类为红、粉红、紫、黑、油白、蓝、黄、青、金、赭、灰,等等。还有眉、眼窝、鼻窝、脑门、嘴,各种各样的画法,他都懂。
在家休息的日子,他会忍不住对着镜子,在自己的脸上勾勾画画。他的脸,最适于画丑行的角色:蒋干、时迁、胡里、陶洪……马正雄也是个热心人,看了总是喊“好”,还会求儿子给他画《坐寨盗马》中窦尔敦的脸,然后得意地唱:“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
1966年冬,马悦然28岁,结了婚,只是还没有孩子,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个小巷中的小院落,关上门,自成一个天地。
京剧团早就不演戏了,有身份的主角、配角都成了“牛鬼蛇神”,扫地、清理厕所、接受批斗、写检讨。马悦然出身好,又没有成名成家,而且做事扎实,不喜欢多说话,被拉进了“造反派”的行列,成了看守、监管这群人的骨干力量。
马正雄说:“可不能作孽,睁一眼闭一眼吧。不能骂,更不能打,多关照他们。将来,老百姓不看戏了?我才不相信!”
马悦然连连点头,说:“爹,我记住了。”
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是文化局派来的,叫吴廉。他忽然想出了新招:要押解这些“牛鬼蛇神”游行,而且必须化妆、勾脸,还规定脸谱越丑越难看越好。现场的总监,指定是马悦然。还交代,如果谁抵制,就由马悦然强行给他们化妆、勾脸。
又丑又恐怖,是神灵鬼怪的脸谱,《西游记》中的金钱豹、《探阴山》中的油流鬼……还有丑行的脸谱,《巴骆和》中的胡里、《时迁盗鸡》中的时迁……
这些人是马悦然的前辈、同事,一个个古道热肠、技艺高超,能勾画这样的脸吗?那是对好人、对艺术的亵渎,他不能这么干!
马悦然把这事告诉了爹。
马正雄一拍桌子,吼道:“这些狗杂种,居然想出这样的坏主意,缺德!可这些名角如果硬扛,会遭更大的罪。你不是总监吗?你让他们勾画别的脸谱,梨园行得有自尊。出了事,你担着,你是工人阶级的子弟,能把你怎么样?”
这个上午,被点了名去游街的人,早早来到办公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每个桌子上早备好白粉、胭脂、油彩、画笔。
马悦然让人把门关了,然后沉重地对各位说:“生活中,你们不是小丑,不是鬼怪,你们应该有本色行当的脸谱,想怎么勾画就怎么勾画,这是我允许的!唉,我们这几个前来督促的人,也商量好了,和各位都是一出戏里的人物,也同样化妆、勾脸!不过,我们原本担当的就是小丑角色,所以一律的丑行脸谱。大家加紧吧,然后游街去!”
一片寂静后,各处便响起细碎的声音。
生行中的诸葛亮、关羽、海瑞,旦行中的佘太君、李慧娘、窦娥,净行中的廉颇、姚期、窦尔敦、焦赞。但没有丑行中的人物,谁愿意勾画呢,不如暂入另外的行当。
马悦然和几个本可以不化妆、勾脸的人,倒真的成了粉墨登场的小丑!他成了《问樵闹府》中的老樵夫,角色属于丑行,老脸上双眉如飞蛾展翅,面纹好似游鱼摆尾,行话是“腰子粉脸、棒槌眉、老脸纹”,再戴上毡笠,挂上髯口,真可谓阅尽沧桑。
他站起来,问道:“各位方家,我的脸勾画得如何?”
众人左看右看,喊起“好”来,声音又焦又脆。
催促的擂门声咚咚乱响。
门打开了。
马悦然迎上去,笔直地立在吴廉跟前。
吴廉惊诧地问:“你,还有其他监督的人,怎么化妆、勾脸了?”
“这样热闹些!”
“他们都成了正人君子,你们倒成小丑了?”
“都是我安排的。我们不是小丑是什么?”
“胡闹!”
吴廉一甩手,气呼呼地走了。
游街的事,还搞得下去吗?无疾而终!
但此后,马悦然被开除出“造反派”队伍了,吴廉当然也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他成了一个谁也管不着的“逍遥派”,有的是时间去琢磨脸谱,其喜洋洋者矣。
马正雄说:“儿子,老爹嫉妒你,啥事不干,成天弄的就是京剧脸谱。脸谱好,有定式,不会变得让人不认识。”
“爹,我懂你的话。再苦再难。人不能变心、变脸,这叫万变不离其‘谱’。”“这才是句人话哩!”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他长相一般,上不得台面,但他非常热爱京剧脸谱,勤于钻研脸谱的画法,逐渐有了高深的造诣,尤其擅长画丑行脸谱。
B.马悦然的父亲马正雄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影响了儿子的性格和爱好。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很重要,对马悦然形象的塑造起了衬托作用。
C.京剧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吴廉很缺德,想出了整人的坏主意,让马悦然为“牛鬼蛇神”化妆勾脸,实质是侮辱这些艺术家的人格。
D.马悦然任由艺术家们画自己喜爱的脸谱,破坏了吴廉的计划。但由于他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吴廉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只是把他开除出了“造反派”队伍。
【解析】 A项,“尤其擅长画丑行脸谱”不准确,原文中无此信息;C项,“让马悦然为‘牛鬼蛇神’化妆勾脸”错,原文说的是“如果谁抵制,就由马悦然强行给他们化妆、勾脸”;D项,吴廉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只是把他开除出了“造反派”队伍,是因为他的工人阶级出身。
【答案】 B
7.马悦然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通过文中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或情节进行思考,还有就是关于人物的描写或评价。如从马悦然“钟情那些舞台上的布景和演员形形色色的脸谱”,他画谱式做说明,在家中给自己和父亲勾画脸谱等,可以看出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及做事扎实。他虽然被拉进“造反派”的行列,但他并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也不为难那些艺术家,可以看出他的一身正气。他给本来不需要画脸谱的画了脸谱,给需要画的也没有画成丑角,令吴廉没有办法,可见他有灵活机动的策略。在那种情况下,他能够保全自己,让自己成为“逍遥派”,且说懂他爹的话,“再苦再难……‘谱’”,可见他能洞察世事。
【答案】 ①热爱本职工作,做事扎实。②刚正不阿,一身正气。③洞察世事,有独立的判断。④有灵活机动的策略。
8.小说在人物命名、人物语言等方面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双关”,且题干已指出人物命名、人物语言等方面运用了双关手法,故分析时可从这两方面入手。从人名来看,主要是谐音双关、谐意双关,如“吴廉”即没有廉耻,是反面人物。对于人物语言,要根据文章意思探究其深层含意,如马悦然所说的“我们不是小丑是什么”,要注意指出其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
【答案】 ①小说给三位人物命名运用了双关手法:马悦然这一名字中的“悦然”意为热爱画脸谱;马正雄这一名字中的“正雄”意为性格端正刚直;吴廉即没有廉耻,表现了作者的讽刺。
②小说的人物语言也多处运用了双关手法:如“我们不是小丑是什么”一语双关,表面说的是包括马悦然在内的勾了脸的监督之人是小丑,实指吴廉是生活中的小丑;“脸谱好,有定式”,马正雄这句话表面指京剧中表现忠奸善恶的人物脸谱是固定的,深层含意指生活中应该坚持自己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