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学案+练习) 第8单元 16 《骆驼祥子》 高 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学案+练习) 第8单元 16 《骆驼祥子》 高 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5 22:19:06

文档简介

16 《骆驼祥子》
高 妈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自缢(  ) 虐待(  )  合辙(  )
储金(  ) 瑞蚨祥(  ) 放饷(  )
【答案】 yì nüè zhé chǔ fú xiǎnɡ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挨   (2)横
(3)处 (4)号
2.语境辨析法
(5)他把纷至沓(  )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  )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  )之色。
(6)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  )过早不好,糖烊(  )了都卖不动了。
(7)据史书记载(  ),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  )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  )歌载(  )舞。
【答案】 (1)āi ái (2)hènɡ hénɡ (3)chù chǔ (4)hào háo (5)tà dá ta (6)yànɡ yánɡ (7)zǎi zǎi zài zài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答案】 (1)蓄 畜 (2)既 即 (3)撒 撤 澈 (4)缥 漂 飘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报复·抱负
“报复”指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抱负”指远大的理想。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8日刊文称,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成立了国家移民管理局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这两个设立的部门预示着中国的全球________(报复/抱负)。
(2)富裕·富余
“富裕”指财物充裕,专指财物,侧重于表示“充足”。
“富余”侧重于表示“剩余”,可指时间、人员、事物等。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集中开展以“送您技能助您就业”为主题的“就业培训进乡村”服务月专项活动,计划组织5 000名农业________(富余/富裕)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3)谨慎·慎重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慎重:谨慎认真。如态度慎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指出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________(谨慎/慎重)问责,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答案】 (1)抱负 (2)富余 (3)谨慎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发展经济不能自拉自唱、自吹自擂,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落脚点和标尺。(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多人都爱在车上贴上形形色色的个性车贴,这些车贴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彰显生活时尚,有的则让人感觉荒诞不经。(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在歌舞类选秀节目方兴未艾的同时,各电视台商量好了似的不约而同地推出喜剧节目,引爆全民笑点。(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拉自唱”指事情全都由自己来解决。符合语境。
(2)× “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含有贬义。句中强调的是车贴花样繁多,没有贬义色彩,故“形形色色”应为“五花八门”。
(3)×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不能用“商量好了似的”来修饰。此处使用不当。
[常识·速览]
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重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课文节选自《骆驼祥子》的第八章。
祥子被抓了壮丁,新置的人力车也被充了军,他第一次从心底里喊出了:“凭什么?”趁军队撤退的时候,他溜了回来,并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在一个村子里卖了三十五元钱,又返回了人和车厂,重新拉起了人力车。他又燃起买车的希望,“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是不放松一步”;没包月,就拉整天;早出晚归,不拉够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一点也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抢生意,“像一只饿疯的野兽”,“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
后来拉上一个杨先生家的包月,没曾想两位太太不仅朝死里使唤他,还不让他吃饱饭,极为吝啬,祥子一怒之下便辞了职。心情沮丧的祥子,刚一回到人和车厂,便被虎妞发现了,被她灌了些酒后稀里糊涂地就与她发生了关系。有了这件事,祥子心里憋屈极了,别扭极了。
正在苦闷之际,祥子遇到了善良的曹先生,曹先生要他到自己的宅门里拉车。祥子“这些日子的苦恼忽然一齐铲净”,“痛快得要飞起来”了。不久,中秋节后的一个晚上,在北长街上拉着曹先生跌了一跤,车把断了,曹先生也被摔了,祥子自己也手脸全是血。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祥子却因自己的失职,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祥子与高妈的谈话,表现了高妈的精明干练,祥子的憨厚拙直,从侧面深刻反映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下层劳动人民的艰难。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 ①放债 ②钱不撒手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2段至第4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怎样理解“他们所看见的钱上有毒,接过来便会抽干他们的血,但是他们还得接着”的含意?
①他们所看见的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抽干他们的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指高利贷。②高额利息。③高利贷会把他们压垮。
2.祥子对高妈的态度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于高妈,祥子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对高妈的所作所为非常佩服,又受个人主义的毒害太深,不敢轻易地按高妈说的去做。
二、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题。
3.结合本课节选的内容,简要分析高妈和祥子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物
性格特征
文段内容
高妈
精明、有头脑
“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车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
泼辣、有手段
“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
热心、周到、善于雄辩
苦口婆心传授放债经验。
祥子
呆板、拙直
不信任银行,不相信储蓄。
小心、谨慎
祥子没有高妈那样的头脑,既不会放债,也不愿起会。
木讷、口拙、不善言辩
4.本文是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及其内心世界的描写,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1)直接使用“觉得”“知道”等词语,如:“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对于银行银号,他只知道那是出‘座儿’的地方,假若巡警不阻止在那儿搁车的话,准能拉上‘买卖’。”
(2)用动作暗示。例如,“不敢”“很愿意听”“傻傻忽忽地一笑”,一系列动作暗示祥子从内心对高妈非常敬佩。
[话题·互动]
话题:有人说祥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有人说,祥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你认为是什么?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祥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他争强好胜的心胸,隶属于个体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他的蓝图是个人小天地;他的挣扎和反抗,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他总是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像盲人瞎马似的摸索。一旦理想被毁,便会仇恨周围的一切,疯狂报复。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祥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决定的。祥子生活在旧社会中,他的悲剧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产物。有来自旧军阀的祸害,国民党特务的祸害,畸形婚姻的祸害,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的因素。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反 衬
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整部小说以祥子的生活遭遇为描写的重点。高妈是包了祥子车的曹先生家的女佣。本文在描写高妈和祥子的对话时,几乎只有高妈一人在喋喋不休。其实,作者是有意借她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写法指导
如何使用反衬
反衬,是行文时为了突出某一重要人物或事物,将相反或相对立的人物、事物、景物放在一起对照的一种写作构思方法。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反衬手法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景物反衬法。用景物来烘托人物心情,通常会使用正面衬托法。即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
(2)人物对照反衬法。作品中要塑造人物形象,除了采用正面描写外,还可以描摹对立面的人物来反衬突出主人公。
(3)内外对照法。外,指外表;内,指内心品质。在写主要人物自身时,也常运用到反衬手法。
3.迁移应用
用反衬的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注意写出这个人物的某方面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有一个爱说话的同桌,我们都称她“话篓子”。
一天早上,我正要检查我们组同学的作业,她从门外走了进来。我连忙把头扭了过去,因为我知道,“话篓子”同桌又要和我说话了。我正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同桌终于忍不住了,她把嘴凑到我耳边,小声说:“喂,你看看,你们组的作业本有好多卷角的!”
我抬起头,对她笑笑说:“谢谢,你快读书吧!”说完,我继续检查作业。又过了不到5分钟,同桌把头上的发卡摘了下来,我知道她又要打开话匣子了。果然,同桌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看,我的发卡!”说着,她把发卡一拉,发卡变直了,然后她又把发卡一卷,发卡又成了一个卷儿。我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但还是和气地夸赞她的发卡好看,并劝她赶快读书。同桌不高兴地扭过头去。我想:这下她该歇会了吧!没想到,不到一分钟,同桌又开口说话了。我烦了,干脆不理她。她说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清,可她还在叽叽咕咕地说着。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脊背里弯出的人性弧度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韧,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然而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也以惨败告终。从最初的怀着个人的执着梦想,到独立自主的生活理想的落空,祥子一直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小人物的生命光辉和人性温度。
【应用角度】 “执着”“人生”“梦想”“坚韧”等。
2.精彩运用
大多数人知道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却未能在梦想面前付诸行动。
然,正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芸众生间,亦有不懈于梦、无愧于心的人们,付出了汗水和努力,赢得了鲜花和掌声,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伊迪斯唱《玫瑰人生》,仿佛感受到她如玫瑰一样绚丽的人生,她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音乐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看见》,她说,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就像火溶于水中。面对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自己作为发力的来源,将镜头深入新闻后方,深入寥廓苍穹,终于寻获心之所想。
看约翰·纳什《美丽心灵》,数学家与精神分裂症不可思议地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从于现实,凭借对数学的热爱,他与精神分裂症搏斗了近30年,他以无可匹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质疑。
课件44张PPT。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16 《骆驼祥子》
高 妈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逢遇上她,他会傻傻忽忽地一笑,使她明白他是佩服她的话,她也就觉到点得意,即使没有________,也得扯上几句。
②他很愿意听她说,好多学些招数,心里显着宽绰;在实行上,他还是那个老________——不轻易撒手钱。
③他就可以去向刘四爷把钱要回,省得老这么搁着,不像回事儿。八成新就八成新吧,好歹的拉着,等有了________再换。
A.工夫   注意   富裕
B.功夫   主意   富裕
C.工夫   主意   富余
D.功夫   注意   富余
【解析】 工夫:①时间(指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方)时候。功夫: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主意:主见、办法。注意: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富余:足够而有剩余。富裕:(财物)充裕。
【答案】 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非常喜欢《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特别是易中天先生与那些爱出风头、喜欢________的人不同,他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三国确实是让人神往的,文人向往的是三国时代,民众喜欢的是三国故事。易中天对三国故事了如指掌,讲得________,对三国的研究非常深入,对一些学术问题________。
A.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头头是道
B.侃侃而谈 头头是道 夸夸其谈
C.夸夸其谈 头头是道 侃侃而谈
D.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头头是道
【解析】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色彩。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含褒义色彩。语段中第二空处“讲得”如何,应该选用“头头是道”,如果选用“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就与横线前面的“讲”重复了。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第三空处说易中天“对一些学术问题”的谈论,应选用“侃侃而谈”。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说,金庸的《笑傲江湖》在被一些东南亚的国家连载时,那些国家的议会进行竞选,议员争辩时直接就说你这个人是岳不群,或者是左冷禅。
B.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每年以亿吨为单位的各种食物在世界上流动,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一环节只要出现漏洞,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C.我市已建成的1 554公里绿道竟遇冷热不均,有的绿道杂草丛生,几乎被湮灭,如何提升绿道管养,避免公共资源浪费,成为城市管理新课题。
D.判断一个作家的作品有没有大众影响力,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所创造的人物、语言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解析】 A项,语序不当,“一些”应放在“国家”之前;C项,成分残缺,应在“管养”后加“水平”或“能力”等;D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答案】 B
4.下面是从老舍《茶馆》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根据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宋恩子 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 那点意思!
宋恩子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 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样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明确“意思”的几种不同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去把握。
【答案】 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上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
5.下面是老舍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书赠一位作家的嵌字联,你知道这副对联是写给谁的吗?试说说这副对联的含意。
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嵌字联的意思就是对联中有作家的名字,据此可得出答案。对联的含意就是要写出此对联所表达
的意味。上联巴山位于川陕交界地带,可算作蜀中,化用李商隐的诗句赞其才。下联,金石之声.用来赞颂文章好。
【答案】 巴金先生。上联化用唐人诗句“共话巴山夜雨时”,暗喻巴老为蜀中奇才;下联赞颂巴老的文章激情澎湃,犹如“金石”之声,定然会饮誉海内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善 人
老 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的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不用提多么忙了,又搭着长得富态,简直忙得喘不过气来。不用提别的,就光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也就是穆女士!——一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不准进来回话。 丫环就是丫环,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来的不知好歹。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他又怎样了?”
“他说他的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这二十,叫他快走;告诉明白,我在吃早饭以前不见人。”
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叫博爱放好洗澡水;你把这屋子的窗户打开。什么都得我现告诉,真劳人得慌!”
自由轻快地走出去。博爱敲门,“水好了,女士。”
穆女士穿着睡衣到浴室去。她喊自由:
“窗户开五分钟就得!”
“已经都关好了,女士!”自由回答。
穆女士回到卧室。五分钟的工夫屋内已然完全换了新鲜空气。她每天早上得作深呼吸。院内的空气太凉,屋里开了五分钟的窗子就满够她呼吸用的了。先弯下腰,她得意她的手还够得着脚尖,腿虽然弯着许多,可是到底手尖是碰了脚尖。俯仰了三次,她然后直立着喂了她的肺五六次。她马上觉出全身的血换了颜色,鲜红,和朝阳一样的热、艳。
“自由,开饭!”
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
“自由,叫厨子把‘我’的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的悲苦。继而一想,方先生既丧了妻,没人给他做饭吃,以后顶好是由她供给他两顿饭。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了。供给他两顿饭呢,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方先生应当感谢她这份体谅与怜爱。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无非是个空虚的东西;她不能再和谁恋爱,不能再把青春唤回来;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她不敢再想这可怕的事,这足以使她发狂。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疲乏,使她睡得香甜,使她感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经在书房里等了一点多钟了。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叹了口气:“哎!今儿个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今儿个早上是,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
“上次汪先生作寿,张家送的是一端寿樟,并不——”
“现在不同了,张先生的地位比原先高了;算了吧,以后再找补吧。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哼!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穆女士点了根烟吸着,还想着张家的贺礼似乎太薄了些。“冯女士,你记下来,下星期五或星期六请张家新夫妇吃饭,到星期三你再提醒我一声。”
冯女士很快地记下来。
“别忘了问我张家摆的什么酒席,别忘了。”
“是,穆女士。”
穆女士不想上盲哑学校去,可是又怕展览会照相,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去一会儿,顶好是正赶上照相才好。
(摘自老舍《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手法,讲述了汪太太的一系列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汪太太希望别人叫她女士,说明她希望“独立”,给自己的女仆取名叫“自由”“博爱”,说明她是受过教育的新女性,只是她的行为不合时宜而已。
C.小说在穆女士对“自由”说的每句话后大都加了感叹号,可以看出穆女士善人背后的实质就是蛮横和伪善。
D.穆女士洗完澡后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与上文“她永远心疼着自己”照应,带有明显的戏谑味道,但是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穆女士良好生活习惯的赞扬。
【解析】 A项,“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说法不妥。B项,“只是她的行为不合时宜而已”说法不妥。D项,“但是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穆女士良好生活习惯的赞扬”错。
【答案】 C
7.选文第二自然段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重要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要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答案】 ①勾画出了自诩善人而令人发笑的穆女士形象。②为下文写她的自私、伪善做了铺垫,并与下文她的言行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讽刺效果。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穆女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形象。解答此题要从人物语言、行为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方面来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答案】 ①她通体矛盾。追求独立却依附丈夫,用“自由”“博爱”给女仆取名,却对她们呼来喝去,颐指气使,她们毫无自由,她也没有博爱精神。②冷漠无情,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由她对方先生丧妻的态度以及对他工资的处理可以看出来。③欺下媚上,巴结权势,由对待贺礼问题可以看出。④伪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