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浒传》
李逵负荆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翻( ) 绾( ) 发髻( )
蹊跷( ) 尪羸( )( ) 瓮中捉鳖( )
揪住( ) 脸颊( ) 筵宴( )
【答案】 dian wǎn jì qī wang léi biē jiū jiá yá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泊 (2)绿
(3)咽 (4)朴
2.语境辨析法
(5)轧( )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 )的现象。
(6)这辆藏匿毒品的卡( )车在过关卡( )时被截住了。
【答案】 (1)pō bó (2)lù lǜ (3)yè yān yàn (4)pō pǔ Piáo pò (5)zhá yà (6)kǎ qiǎ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答案】 (1)厮 嘶 撕 (2)疮 怆 伧 (3)弩 驽 (4)宵 霄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化装·化妆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打扮、修饰容貌的意思,但使用范围有区别。
“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化装”,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化装,不仅指头部、面部,还包括身体。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被称为“美丽经济”的________(化装/化妆)品行业在中国虽然只有20年的发展历程,但市场的竞争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是生存,还是毁灭?摆在本土企业面前的是一个逆境求生的难题。
(2)径自·径直
“径自”,指表示自己直接行动,侧重于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径直”,①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事,不在事前费周折。侧重于做事直截了当。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他背着包________(径直/径自)来到了车间的派班室,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答案】 (1)化妆 (2)径直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为早日擒拿超市黑手,上浦派出所展开连日的蹲点守候,终于在2月1日凌晨,当犯罪分子在超市作案时,民警突然出现,眨眼间,犯罪分子就成了瓮中捉鳖。(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篇“15次通电话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的新闻报道,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9日,民政部官员亲临人民日报社“负荆请罪”,称“这样的情况具有偶然性”。(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领导干部“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不乏其人”,这是封建社会“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
(2)√ “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杖,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3)√ “封妻荫子”,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到好处的现象。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的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1371),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收捕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从此隐居不出,专心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等随行。宋江到东京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东京名妓,暗与皇上有往来)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贪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正当皇上与李师师私下相会,宋江等暗地商量趁此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李逵在门外闹将起来。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大闹东京,使得宋江一行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
宋江等杀出东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自己便带了大队人马回到梁山。没想到,燕青和李逵这一路又搅生了枝节:先是在四柳村乔装成“真人”,替庄主狄太公捉“鬼”;然后路过荆门镇,又发生了课文中所叙述的故事。
[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李逵误听宋江强抢民女、大闹忠义堂、破旗骂宋江、刘家庄对质、负荆请罪、戴罪立功等一系列情节,生动地塑造了李逵正直、坚毅又带鲁莽的性格。同时也对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纪律严明,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讴歌。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闹忠义堂,与宋江打赌立军令状 ②李逵负荆请罪
[文本·层析]
一、阅读“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李逵在听说宋江强夺民女后,为什么在忠义堂上“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宋江是靠“义”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来赢得李逵的崇敬和忠诚的,李逵一旦发觉宋江做了不仁义的事,就认为宋江所说的“替天行道”都是欺骗人的,于是火冒三丈,先砍倒了旗帜,再把“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扯做粉碎,表示对宋江口是心非的愤怒。
2.这段文字中,哪几个动词用得最好?表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拔”“抢上”“径奔”等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李逵怒火万丈、不容分说、动作迅猛、急于要杀宋江的形象,表现了李逵崇尚正义、疾恶如仇、鲁莽率直的性格特征。
3.李逵虽然鲁莽,但黑白分明、疾恶如仇,还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试仿照选段中的小诗写一首称赞李逵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正气尚能伸。
二、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4.《水浒》写景文字不多,但精练、生动、传神。正如金圣叹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雪的句子,“那雪正下得紧”,著一“紧”字,境界全出。请鉴赏下列写景句子的妙处。
(1)此时草枯地阔,木落山空,于路无话。
(2)是夜,月色朦胧,燕青递杆棒与了李逵,远远望见那汉……
(3)回到寨中,红日衔山之际,都到三关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语言简练,句式对仗,“草枯”方显“地阔”,“木落”更见“山空”,既点明了时节,又渲染了此时此景的氛围,暗合了人物的心情。
(2)既写出了“是夜”的特点“月色朦胧”,又为后文人物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因其“朦胧”,才有“望见”这一动作的发生。
(3)一个“衔”字用得好,将群山拟人化,仿佛将落日衔于口中,从而使这幅日落的图景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
5.试分析李逵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
语言举例
崇高
正义、
疾恶
如仇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粗蛮
鲁莽、
不分
是非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敢作
敢为、
率性
憨直
语言描写
“只是我性紧上做错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动作描写
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李逵那里睡得着,扒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
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话题·互动]
话题:有人说,李逵重义直爽,也有人说李逵粗豪鲁莽,你怎样评价李逵这一形象?
学生甲:李逵性格“纯义”。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顾性命的程度。他崇尚正义、疾恶如仇,对受欺压百姓富有同情心,爱打抱不平。如宋江本来是他最崇拜的一个人,一旦发现他做了不义的事,他也绝不客气。这正是出于对“义”的维护。
学生乙:李逵性格“至蛮”。他粗蛮鲁莽,一言一行常常带有粗鲁之气。本是个善良之人,对下层百姓具有同情心,但因他粗鲁,坏脾气也经常撒在一些下层人身上,有时候李逵的这种粗鲁野蛮到了不讲道理,甚至是失控的状态。如:滥打滥杀,杀得性起,“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逵性格的“至蛮”是与“纯义”紧密相连、相互映衬的。一方面,重义者必直爽,直爽者多性急,性急者多粗鲁,粗鲁者多野蛮。一方面,粗鲁者必性急,性急者多直爽,直爽者多重义。所以义越纯,蛮性就越烈。这就是《水浒传》中李逵丰富的性格特点。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闻其声如见其人——语言描写
本文对李逵的语言描写是极具特色的,在李逵性格塑造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借宿刘家庄遭拒绝时,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从他的这种不顾礼节的求宿方式中,我们对他的粗鲁性格可见一斑。
2.写法指导
巧用语言描写之秘诀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要使人物的语言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做好以下几点:
(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话运用适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读者应该从人物独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行为的动机,追求的目的,行将采取的措施等。而人物之间的对话,则应该随着情节的开展逐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显示人物之间的内心交流。它虽然不如独白那样直接、坦露,却同样能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变化,触摸到人物的心灵内核。
(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要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既不能把街头乞丐的语气写得趾高气扬,又不能把老人的语言写得太过“儿童化”。
(4)语言描写要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描写可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环境和时代背景,深化主题。
(5)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3.迁移应用
请以语言描写为主,写一个表现人物性格的片段,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极不自在。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莽夫李逵,负荆请罪
东京闹花灯以后,李逵、燕青结伴回梁山,途中在刘太公庄上借宿,听闻刘太公的女儿被梁山的宋江、柴进劫走做了压寨夫人。李逵大怒,认为宋江破坏了替天行道的誓言,于是回梁山砍倒杏黄旗并要杀宋江,被众人劝阻,后来发现是有小毛贼冒名顶替。李逵有感误会宋江,于是效仿廉颇负荆请罪,并领命捉住贼人,送还刘太公的女儿。众家弟兄皆大欢喜。
【应用角度】 “义气”“正义”“知错必改”“学会宽容”等。
2.精彩运用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立功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他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以一颗包容之心,道出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君子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共同辅佐君主,繁荣国家。
正是蔺相如的坚忍、包容,使得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
世间万物皆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地言论相攻,两败俱伤。或许,只要我们多一点关爱、包容、谦让、无私,不仅会成就别人,更会成就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
(节选自《尽显双赢智慧》)
课件47张PPT。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2 《水浒传》
李逵负荆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解析】 第一空,“边缘化”指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私人化”指事物向个人的方向发展变化,事物逐渐变得属于个人所有,而非大众共有。此处语境说“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而这些文人在传统社会正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风尚自然是社会主流,随着他们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变得“非主流”也即“边缘化”了。第二空,“获得”指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单从与“生机”的搭配讲,此处用“获得”和“焕发”皆可,但是“焕发”体现出来的生机,比“获得”更加旺盛,更加充沛,结合语境,此处用“焕发”更合适。第三空,“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弹琴”与“古人”之间并不存在“制约”关系,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弹琴在这些文人看来,是对心灵的一种调适、提升,是文人们主动追求的高雅行为,故用“约束”更合适。第四空,“放松身心”即在有压力、感到紧张的状态下对身心的调整,侧重于对身和心的“放松”。“修身养性”指修养身心,涵养性情,侧重于对身和心的“修养”。根据上文“琴者,禁也”可知,弹琴是为了对身心的过多欲望的约束与清除,故应用“修身养性”。故选D。
【答案】 D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解析】 结合语境可知,括号后的“这”指的是古琴“音量小”,故前一句即括号内的语句的主语也应是“音量小”,据此排除A、B两项。对比C、D两项,D项中的“很多人认为……”与括号后的“我认为……”句式更统一,故答案为D。
【答案】 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解析】 通读画线句可知,句子有两处语病。“因为”这个词有两种词性:一是作介词,其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二是作连词,通常和“所以”联合使用,构成因果关系。画线句中的“因为”显然不是介词,作为连词的话,后面的分句应是“所以……”。而“使得”作为谓语动词,应该有主语。画线句中,“使得”缺少主语。另外,“使得它”和“是”搭配不当。“是”表明古琴作为“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既定的事实。而实际上,是因为“音量小”,所以人们认为古琴能“和你的心进行交流”。分析题中四个选项。A项,添加了“所以”构成因果关系,但“使得”缺少主语。B项,“使得它”和“是”不搭配。D项,“正因为……使得……”没有修改。C项,两处语病都得到了修改。故选C。
【答案】 C
4.《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一段,提到武松在打虎前到一家酒店休息,酒店的一面招旗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从现代观点来看,这是一句绝妙的广告词。它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答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做题时要读懂材料,特别是读懂设题的语句,如“酒店主人”。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概括。
【答案】 ①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②既劝诫客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③借猛虎之威劝旅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5.仔细观察右面的这幅漫画《武大郎开店》,完成后面的题目。
(1)店堂门口上挂了一副对联:“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横批是“王伦遗风”。请你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题(1)时,注意结合《水浒传》中王伦的故事分析;回答题(2)时,可联系当前社会的某些用人风气进行思考。
【答案】 (1)武大郎开店找的小二都比他矮,说明武大郎也是个容不得别人比自己本事大的人,与王伦有共同的毛病,所以横批是“王伦遗风”。
(2)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流行的用人制度的弊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拔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拔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 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拔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至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拔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拔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拔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军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外貌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给管营的书礼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解析】 A项,应为作者将笔墨集中在细节描写上。B项,“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是因为林冲没有及时送上银两,这些与林冲遭高太尉陷害都不能构成因果关系。C项,该项将林冲只是唱喏和没有及早拿出柴大官人的书信当作差拨破口大骂的原因,显然是错误的。
【答案】 D
7.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小说塑造人物,必须要将人物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犯人对牢营情况的介绍,作者可以快捷而巧妙地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第二,情节的设计贵在前呼后应,显出波澜。通过犯人对牢营情况的介绍,作者巧妙铺垫,制造悬念,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当后文再作具体描写时,情节就会产生一些波澜,富有戏剧效果。
【答案】 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8.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一般罪人”的介绍,读者就先行了解了差拨“诈人钱物”的个性。第二段差拨一上场,不见林冲拿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一顿臭骂,其不可一世、仗势欺人的嘴脸暴露无遗。待林冲献上五两银子,他竟无耻地问:“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其诈人钱物的本性可见一斑。小说在描写差拨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鲜明而富有表现力。不见林冲拿钱出来,差拨满脸淫威,对林冲又是辱骂又是恐吓;得到林冲的银两后,立刻满脸堆笑,夸林冲是个好男子。作者运用漫画式笔墨,在鲜明的对比中,将差拨这一势利小人的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含有浓郁的讽刺意味。
【答案】 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不见林冲拿钱出来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得到林冲的银两就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