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培优练习
1.某班1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以90分为标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分数记为负数,记录如下:-7,-10,+9,+2,-1,+5,-8,+10,+4,+9.求他们的平均成绩.
2.小明和小亮5次英语单元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小明:90,67,90,92,96;小亮:87,62,90,92,92;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一位同学好,请你分析他们各自的理由
3.某班有学生52人,期末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72分,有两名同学下学期要转学,已知他俩的成绩分别为70分和80分,求他俩转学后该班的数学平均分
4.某市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是100分,其中大课间活动和下午体段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张晨的三项成绩(百分制)分别是95分、90分、86分,求张晨这学期的体育成绩
5.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其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顶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问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分?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 解:
答案: 91.3分
解析:解答: ∵(-7-10+9+2-1+5-8+10+4+9)÷10=1.3,
∴他们的平均成绩=1.3+90=91.3(分),
答:他们的平均成绩是91.3分
分析: 先求得这组新数的平均数,然后再加上90,即为他们的平均成绩
2. 解:
答案: 小明成绩更好一些
解析:解答: 小明的平均成绩是:(90+67+90+92+96)÷5=87(分),
小亮的平均成绩是:(87+62+90+92+92)÷5=84.6(分),
∵小明的平均成绩是87分,小亮的成绩是84.6分,
∴小明的成绩好一些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比较即可
3.解:
答案:71.88分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得:
52人总分为:52×72=3744(分),
则50人平均分为 =71.88(分),
答:他俩转学后该班的数学平均分是71.88分
分析: 先求出52个人的总分数,再求出50人的总分数,最后除以总人数50即可
4. 解:
答案:89分
解析: 解答:根据题意得:
95×20%+90×30%+86×50%
=19+27+43
=89(分).
即张晨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89分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5. 解:
答案:88.5分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
95×20%+90×30%+85×50%=88.5(分).
答: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88.5分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平均数》基础练习
1.若7名学生的体重(单位:kg)分别是:40,42,43,45,47,47,5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44 B.45 C.46 D.47
2.已知一组数据1,4,5,2,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2 B.3 C.4 D.5
3.某班有48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全班平均分为81分,已知不及格人数为6人,他们的平均分为46分,则及格学生的平均分是( )
A.78分 B.86分 C.80分 D.82分
4.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4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40 B.42 C.38 D.2
5.将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50 B.52 C.48 D.2
6.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单位共有13人参加捐款,其中小王捐款数比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据此可知,错误的是( )
A.小王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
B.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最多
C.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十二位
D.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王的捐款数一定比第七名多
7.将20个数据各减去30后,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35 B.36 C.37 D.38
8.小华所在的九年级一班共有50名学生,一次体检测量了全班学生的身高,由此求得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5米,而小华的身高为1.66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65米是该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水平
B.班上比小华高的学生不会超过25人
C.这组身高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65米
D.这组身高的众数不一定是1.65米
9.某单位有1名经理、2名主任、2名助理和11名普通职员,他们的月工资各不相同.若该单位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500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员工的月工资都是1500元
B.一定有一名员工的月工资是1500元
C.至少有一名员工的月工资高于1500元
D.一定有一半员工的月工资高于1500元
10.已知一组数据1,7,10,8,x,6,0,3,若=5,则x应等于( )
A.6 B.5 C.4 D.2
11. 若7名学生的体重(单位:kg)分别是40,42,43,45,47,47,5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44 B.45 C.46 D.47
12.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0名学生与全班平均分88分的差分别是2,0,-1,-5,-6,10,8,12,3,-3,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
A.90分 B.89分 C.88分 D.86分
13. 小林同学为了在体育中考获得好成绩,每天早晨坚持练习跳绳,临考前体育老师记载了5次练习成绩分别为:143,145,144,146,a,这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为144,小林自己又记载了两次练习成绩为141,147,则他七次练习成绩的平均数为____.
14.近年来,义乌市民用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2011年至2015年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依次约为:11,13,15,19,x(单位:万辆).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16,则x的值为____.
15.如果x1与x2的平均数是4,那么x1+1与x2+5的平均数是____.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 解:
答案:C
解析:解答:平均数为:(40+42+43+45+47+47+58)÷7,
=322÷7,
=46(千克);
选:C.
分析: 先求出这组数的和,然后根据“总数÷数量=平均数”进行解答
2.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
(1+4+5+2+3)÷5=3,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
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 全班学生的总分为:81×48=3888(分),
不及格人数的总分为:46×6=276(分),
及格人数的总分为:3888-276=3612(分),
则及格学生的平均分为3612
48?6
=86(分)选B.
分析: 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全班学生的总分和不及格人数的总分,进而求出及格人数的总分,再除以及格的人数即可
4.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 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40后的平均数是2,则原数据的平均数是42;
选B.
分析: 根据所有数据均减去40后平均数也减去40,从而得出答案
5.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 由题意知,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x1-50)+(x2-50+…+(xn-50)
=[(x1+x2+…+xn)-50n]=2.
∴[(x1+x2+…+xn)=52
即原来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2.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及公式.记住: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减去同一个数后,其平均数也减去这个数
6. 解:
答案:D
解析:解答: 因为小王的捐款数比他所在学习小组中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
所以小王的捐款数不会是最少的,捐款数可能最多,也可能排在第12位.
故选:D.
分析: 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判断出:小王的捐款数比他所在学习小组中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小王的捐款数不会是最少的,捐款数可能最多,也可能排在第12位
7.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将20个数据分别减去30后平均数为6,则原数据的平均数为6+30=36.
故选B.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8.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 ∵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5米,
∴1.65米是该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水平,
∴选项A正确;
∵小华所在的九年级一班共有50名学生,
∴班上比小华高的学生可能超过25人,
∴选项B不正确;
∵这组身高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65米,
∴选项C正确;
∵这组身高的众数不一定是1.65米,
∴选项D正确.
故选:B.
分析: A.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含义,可得1.65米是该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水平,据此判断即可.
B.根据小华所在的九年级一班共有50名学生,可得班上比小华高的学生可能超过25人,据此判断即可.
C.根据中位数的含义,可得这组身高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65米,据此判断即可.
D.根据众数的含义,可得这组身高的众数不一定是1.65米,据此判断即可.
9. 解:
答案:C
解析:解答: ∵某单位有1名经理、2名主任、2名助理和11名普通职员,普通职员的人数占多数,该单位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500元,
∴至少有一名员工的月工资高于1500元是正确的.
故选C.
分析: 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10.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 (1+7+10+8+x+6+0+3)÷8=5
35+x=40,
x=5.
选B.
分析: 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和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列出式子,解出得数即可求出答案.
11. 解:
C
12. 解:
A
13. 解:
144
14. 解:
22
15. 解:
7
《平均数》提高练习
1.某市五月份第二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111、96、47、68、70、77、105,则这七天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数是( )
A.82 B.81 C.80 D.79
2.若a、b、c的平均数为7,则a+1、b+2、c+3的平均数为( )
A.7 B.8 C.9 D.10
3.在一次向“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中,若已知小明的捐款数比他所在的学习小组中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则小明在小组中捐款数为( )
A.不可能是最大的
B.可能排在第12位
C.不可能比捐款数排在第7位的同学少
D.可能是最小的
4.某中学进行了“学雷锋”演讲比赛.下面是8位评委为一位参赛者的打分:9.4,9.6,9.8,9.9,9.7,9.9,9.8,9.5.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名参赛者的最后得分是( )
A.9.68 B.9.70 C.9.72 D.9.74
5.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则m,n的平均数是( )
A.6 B.7 C.7.5 D.15
6. 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只考数学和物理.计算综合得分时,按数学占60%,物理占40%计算.已知孔明数学得分为95分,综合得分为93分,那么孔明物理得分是___
7.九年级1班9名学生参加学校的植树活动,活动结束后,统计每人植树的情况,植了2棵树的有5人,植了4棵树的有3人,植了5棵树的有1人,那么平均每人植树______棵.
8.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操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惠的三项成绩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惠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_________分
9.操场上有一些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4岁,其中男同学的平均年龄是18岁,女同学的平均年龄是13岁,则男女同学的比例是_________
10.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三)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92,92,95,95,96,97,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的分数的平均数是最后得分,则该班的得分为____.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 解:
答案:A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得:
(111+96+47+68+70+77+105)÷7=82;
答:这七天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数是82.
选A.
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把这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加起来,除以天数即可.
2. 解:
答案:C
解析:解答: ∵数据a,b,c的平均数为7,
∴a+b+c=21;
∴数据a+1,b+2,c+3的平均数为(a+b+c+1+2+3)=9.
故选:C.
分析: 根据已知数据a,b,c的平均数为7,求出a+b+c的值,进而求出数据a+1,b+2,c+3的平均数即可
3. 解: 答案:B
解析:解答: 若该组数为:6,4,4,4,4,4,4,4,4,4,4,4,2则A成立;
若捐款为:18,18,18,18,18,18,18,17,11,11,10,10,10,则C成立;
若小明的捐款是最少的,则不可能比平均数多2元.
故选B.
分析: 本题可对选项一一进行分析,排除错误的答案
4. 解: 答案:C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最高分和最低分为9.9,9.4,
则余下的数的平均数=(9.6+9.8+9.7+9.9+9.8+9.5)÷6≈9.72.
故选C.
分析: 根据题意先在这组数据中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余下的数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5. 解:
答案:C
解析:解答:3+5+7+m+n=6×5
∴m+n=30-3-5-7=15
∴m,n的平均数是7.5.
选C.
分析: 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即已知这几个数的和是6×5,则可求出m+n,这样就可得到它们的平均数.
6. 解:
答案:90分
解析:解答: (93-95×60%)÷40%
=(93-57)÷40%
=36÷40%
=90.
故答案为:90.
分析: 先计算孔明数学得分的折算后的分值,然后用综合得分-数学得分的折算后的得分,计算出的结果除以40%即可
7. 解:
答案: 3
解析:解答: 平均每人植树=3棵
分析:直接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8. 解: 答案: 88.5
解析:解答: 小惠这学期的体育成绩=(95×20%+90×30%+85×50%)=88.5(分).
故答案为88.5.
分析: 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直接计算.用95分,90分,85分别乘以它们的百分比,再求和即可
9. 解:
答案:1:4
解析:解答:设男同学人数为x人,女同学人数为y人,
由题意得18x+13y=14(x+y),
解得4x=y,
即x:y=1:4.
故答案为:1:4.
分析: 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满足条件的等量关系式,进而列出方程求解
10. 解: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