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5 08:4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星期天,红红、芳芳、冬冬等小朋友一起到花园去。刚走到门口,门卫老爷爷叫住了他们。“小朋友,今天我要考考你们,你们只要回答出我的题目,我就让你们进去,怎么样?”他们齐声说:“行。”出示题目:
  5分成2和( ),1和3组成( ),2 和2组成( ),2分成1和( ),3分成( )和2,4和1组成( )
  学生抢答。
  他们也顺利过关,来到了花园。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加法,感知含义。
  他们在花园里干什么呢?(出示课件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2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走到了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他们合起来有几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加法(板书)
  师: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合起来?
  在数学上,3和2合起来,用“+”表示,(板书:3+2)3和2 合起来是几呢?
  那么3 + 2 = 5(板书)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师领读,学生读。
  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 没有图,怎样算出得数来呢?
  师:今天 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是什么?你准备怎么记住它?
  2、出示试一试,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1 个女小朋友和2 个男小朋友合起来有3 个小朋友。
  同桌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代表交流后板书:1+2=3 并齐读。
  你怎样算出来的?1、2、3又表示什么呢?
  3、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你能像上面一样说出用加法算的生活中的事情吗?
  代表交流。
  三、 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做“想想做做”的习题
  1、第1题 出示母鸡小鸡图:
  学生说图意,并列式解答。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3+1=4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呢?
  青蛙图同上完成。
  2、第2题 看算式,先画一画,再填得数。
  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集体订正 。
  3、第3题 想一想,填一填。
  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得出只要想数的组成就可以了。
  四、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 小白兔图,学生说含义,列加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5题
  (1) 学生说图意。得数是几就把信投进几号信箱
  (2)学生连线。
  (3)集体交流。
  3、书写练习。
  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展示优秀作业。
板书设计: 3 + 2 = 5(板书)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5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 不足之处: ??? 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 ???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要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