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百家争鸣第 8 课 塞翁失马失马――得马――摔伤――幸存 (坏)(坏)(好)(好)对立面 相互转化 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有《道德经》。 动脑筋:老子主张以柔克刚。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1 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生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
子
名
片讲一讲 你能给大家讲一讲“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吗? 大思想家 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他们人不愿返回家乡。只是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啊!”
议一议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苛政猛于虎”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大思想家“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和谐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你认为孔子提但是“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1、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统治
地位。
2、有利于规范百姓,稳定社会
3、有利于改善社会风尚。
4、有利于利国强国。 你知道孔子在教育领域有哪些贡献吗?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有教无类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要经常温习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勤学好问整理古籍 编定《春秋 》、 《诗经》言论记录《论语》文化成就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膑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墨
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生平: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提倡节俭。思想主张:著作:《墨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思想主张:著作:“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孟子》孟
子荀
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生平:思想主张:著作: 主张实行“礼治”。《荀子》庄
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生平:思想主张:著作: 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韩
非法家学派创始人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生平:思想主张:著作: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韩非子》看书填表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孙膑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切一切 非正义 战争。主张实行“ 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主张“兼爱 ”“ 非攻 ”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强调治国要顺应 自然 和民心强调 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称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这几则材料分别是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们分别是哪一学派的?
(2)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中,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老子—道家
墨子—墨家
孟子—儒家。1、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2、墨子的“兼爱”“非攻”
3、孟子的“仁政”。11、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切罚款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一家学说并指出他们各自的主张。卫生委员:法家。主张:强调以法治国
班长:儒家。主张:仁
生活委员: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拜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