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5 15: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评价任务
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2.了解人类探究月球的过程。
教学准备
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环形山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关于月球概况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研究对象
1.观看录像。(播放一段美丽月色的录像)
2.谈话:在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
3.提问:关于月球,你有哪些疑问呢?
二、了解月球的概况
1.谈话:看来大家对于研究月球还是很感兴趣的。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对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飞向月球,去真正了解月球。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人类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来表达对月球的向往。你知道哪些故事呢?
2.学生介绍。
3.谈话:月球上真的有高耸的广寒宫、美丽的嫦娥、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4.教师播放录像,介绍科学家探索认识月球的科学发展史及月球概况。(没有实施登月之前的)
三、了解登月成就及其条件
1.用幻灯片播放图片。(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登月计划和“阿波罗”登月实况)
2.谈话:人类亲自登上了月球,对月球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3.教师讲解人类登月后的新发现。
4.谈话:美国人已经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那同学们,你们想上月球吗?
5.讨论:要登上月球,我们必须做哪些准备?
6.交流、汇报。
7.小结:要登上月球,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登月工程”出力。
四、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1.谈话:人类登上月球后,发现月面上最显著的特点恐怕就是有很多环形山了(出示环形山的图片),这一度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观察环形山的图片,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
3.谈话:怎样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4.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5.汇报实验方案,教师引导提出改进意见。
6.学生做环形山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7.汇报实验结果。
8.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9.教师小结。
10.实验: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
11.讨论: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
五、交流所学,延伸拓展
1.谈话:2005年,我国的“神舟6号”飞船发射成功了,这标志着我们中国人将在不远的将来登上月球。据说,到那时,我们国家还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户发展月球旅游业。月球旅游公司还将招聘一批月球旅游导游。同学们,到时候如果你能成为导游,就能免费上月球啦!想成为月球旅游导游吗?好,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当一回月球旅游小导游。作为一名月球旅游导游就必须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月球知识呢?
2.学生交流所知道的月球知识。
3.布置作业:写一篇导游解说词,准备参加全班的“导游解说”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