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
一.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第八单元,不确定性—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随机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行猜想、操作、验证各种可能性和探究如何实现生活中随机现象公平性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随机现象来源于生活,研究随机现象能够很好地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随机问题,并且保证生活中某些随机问题的公正性。
三. 教学重难点
准确描述和判断随机现象的各种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运用确定性的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认识不确定现象。并充分创设随机现象的生活情境和积极引导学生借助分类等数学思想准确地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随机现象的各种可能性及判断可能性大小。
四.教学准备
硬币、题单、转盘、魔术扑克、吸铁石、课件、教棍。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利用课间时间,给每两个同学发放硬币和题单,把提前整理好的三组牌贴在黑板上,每组牌6张,第一组全部是红色牌,第二组3张红色、3张黑色,第三组全部是黑色。)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来开启新的一章的学习,大家先看看,马老师手上的是什么?
生:抽奖转盘。
师:老师把这个转盘盘面放大到白板上,如果老师转动转盘,转盘的结果是确定的呢?还是不确定的呢?
生:结果是不确定的。
师:这就是咱们四年级学习的不确定现象。那可能有哪些结果呢?
生:可能会获奖,可能不会获奖,可能会获得桔子,可能会获得A4纸。
师:说的很好!那大家觉得是获奖的可能性大?还是没获奖的可能性大呢?
生:我觉得获奖的大!
师: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那么像这样的转盘,每次转动后,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教师板书“可能性”)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大家看例题,5.1班与5.2班的足球比赛,谁先开球呢?裁判用抛硬币来决定,首先说抛硬币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生:两种结果。
师:那用这种方法你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
生:我觉得公平,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可能性应该是一致的。
师:很多同学有自己的预判,这样咱们用事实说话,动手操作一下。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同桌2人为一小组,一人抛硬币,一人记录,1分钟后两人轮换,时间为2分钟。
(2)抛硬币时要用力均匀,高度适中;抛完规定的次数后把记录单填好,尽量不要让硬币掉落在地上。温馨提示:每一次出现正、反面的次数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师:时间到!请你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等吗?
生:一样多;正面多于反面;反面多于正面。
师:对,既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但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吗?
师:大家再思考,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加起来,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还接近吗?
生:应该会接近。
师:其实,如果我们一直抛下去,会有如下的数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结果
数学家 总次数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蒲丰 4040 2048 1992
费勒 10000 4979 5021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罗曼列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生:发现抛的总次数越多正面朝上次数和反面朝上次数越接近总次数的一半。
师:我们做过了实验,观察了数学家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很接近,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生:都是一半,都是相等的。(或者说都是50%)。
师:所以说这种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是?
生:公平的。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像抛硬币这种问题,会有两种可能的结果,那咱们再加大难度!再给大家提出挑战。我们班如果分为4个小组,如果决定只有一个小组去参加六一游园活动,怎么办才公平?有几种可能的结果?(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讨论)
生:可以用抽签的方式,可能有四种结果,分别是第1小组去、第2小组去、第3小组去、第4小组去。
师:大家讨论的很有效果。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一个不确定事件的结果会有多种可能,不过刚才的问题,各种结果的可能性都是······?
生:相等的。
师:有没有可能不相等呢?
生:有。
3.巩固提高,加深认识
师:下面咱们来做个游戏,在马老师这里有三组牌,咱们规定每个大组派一名同学上台任意抽4张牌,谁抽中的红色牌多,谁就获胜。
师:大家先说说针对这个比赛,可能会有哪些结果?
生:3种结果,第1组获胜、第2组获胜、第3组获胜。
师:好!请同学上台抽牌。
师:我们来看!是哪一组获胜了?
生:第一组获胜。
师:那我们来解开谜底,看看这三组牌究竟是怎样的?(教师翻开所有的牌)谁来说说,这三组排随意抽一张,抽到红色牌的可能性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1组的可能性是100%(或者是1),第2组的可能性是50%(或者是2),第3组的可能性是0。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果的呢?
生:因为第1组全是红色的,第2组有一半是红色的,第3组完全就没有红色。
师:大家认可他的观点吗?
生:认可。
师:其实我们发现,当红色的牌所占的份数越大,抽到红色牌的可能性就越?
生:越大。
师:所占的份数越小,抽到红色牌的可能性就越?
生:越小。
师:那可能性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生:最大是1,最小是0。
师:非常好!通过这个游戏我们也发现了,可能性的数值范围是?
生:0到1。
师:当我们要研究的这个结果,所占的份数越多,它所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
生:越大。
师:好!如果按花色分,第1组内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
生:两种。红色桃花和红色方块。
师:哪种可能性更大。
生:红色桃花可能性更大,因为红色桃花所占的份数更多。
师:非常好!那如果我现在关注第2组,问大家如果按数字分,会有哪几种结果呢?
生:会有3种结果。数字9、2、3。
师:那按照任抽一张,抽到的可能性进行排序呢?
生:可能性最大的抽到9,其次是抽到2,可能性最小的是抽到3。
师:再回到最初的那个转盘。想问一下同学们,我转一下转盘,文具、食品、电器转到哪一类的可能性大?
生:转到食品的可能性最大。
4、知能应用,拓展延伸
(先完成练习二十六第3题。)
题1:小朋友们玩游戏,他们想用掷骰子来决定谁先玩。这两个骰子该选哪一个比较公平呢?为什么?
题2:将小组内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信息分别记在相同的纸片上,然后揉成纸团,混合后,从中任取1个纸团,然后说一说?
按性别分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哪种可能性最大?
按年龄分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哪种可能性最大?
同时按性别和年龄分,又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师:最后一道问题,刚才同学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咱们下节课再来具体研究一类的问题。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题是?
生:可能性。
师:那可能性的大小范围是?
生:从0到1。
师:怎么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呢?
生:看结果所占的份数,所占份数越多,可能性越大。
师:那一种公平的方案,它的各种结果的可能性一定是要?
生:一定是相等的。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掌握的很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