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古人计数(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概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与组织操作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 复习导入:
数数游戏
(正着数,倒着数,2个2个数,跳着数等)
二 探究新知:
(一)、认数、读数。(课件出示P74主题图)
1、“古人计数的故事”
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他是这样记录他的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每出去1只羊,就在地上摆1个石子···我们来学学古人,用1根小棒代替1只羊,摆一摆,数一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羊。(不能一个个出声数出来,每出现1只羊,只能对应摆1根小棒。)
(1) 牧羊人到底有多少只羊?(用刚学过的数数的知识数一数。如:1根1根数;2根2根数···数到10根。
(2)师:比10多1的数是几?比10多2、比10多3的数是多少?
2、捆一捆,认一认。(引导学生把10根捆成1捆,体会1捆代表1个十,1根代表1个一。)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3、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读数。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拨12~20各数.
4 重点指导19和20的拨法,并渗透十进制。
三、课堂练习 看图写数,说一说、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
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1、2题
课后反思
古人计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通过数数的游戏环节,然后引入了“古人计数”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摆11根小木棍,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在学生理解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基础上,再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位。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数位。
反思“古人计数”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第一,在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地操作、交流、讨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能力,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使学生通过动手时间感受自主学习新知的乐趣,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
第二,一年级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无论是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还是兴趣激发,我们都应该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那就是从直接感知实物过度到表象的思维过程。教师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能增添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
不足之处就是1、小部分学生一直在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我没有及时地进行制止,关注课堂还不是很全面,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2、内容过的太快,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3、有的地方讲的不是很细,很笼统,学生一下明白不了。4、开课是由于紧张,没有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5、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对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不难,然而要准确的说出各数在各个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却是个难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做到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而且要更加仔细地研究教材、教法以及学法,突出重难点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