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6 21: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一、三国鼎立三足鼎立魏灭蜀晋代魏晋灭吴曹操、曹丕
孙权
刘备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炎二、西 晋1、五胡内迁
匈奴、羯、氐、羌、鲜卑2、分封诸王3、传位不当西晋的压迫统治激化了民族冲突地方宗室权力过大中央权力暗弱八王之乱千里焦土
十不存一刘渊灭晋三、东晋十六国时空观念西 晋八王之乱
匈奴入侵司马睿
建康五胡淝水之战宋齐梁陈
刘裕鲜卑·北魏
东魏、西魏
北周、北齐东晋十六国北朝南朝氐·苻坚·前秦宋陈梁齐北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东晋与南朝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1.士族政治【东晋士族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2.江南开发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开垦荒地
品种增加
产量提高手工业发展
民族交融东晋与南朝江南开发材料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课堂探究】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想一想江南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发展?3.北伐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五胡十六国北魏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十六国与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1)进步性: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局限性:
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十六国与北朝5.北朝的结束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
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朝的建立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课堂总结东
汉三国(220-280)西晋东晋
(317-420)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