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声音的秘密(二)》二年级上册活动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索声音的秘密(二)》二年级上册活动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9-25 12: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索声音的秘密(二)》活动课课教学设计
概况 授课时间:2018年7月 授课人: 教材版本:广西桂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悦耳的丁当声”第一课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波尔卡的音乐形式,利用教学用具(乐器)进行创编模仿铁匠打铁的“丁当”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用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1869创作,这首乐曲的灵感就是来源铁匠打铁的“丁当”声。此主题音乐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从而培养他们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较好的节奏感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形式;体验劳动的愉快和培养他们团队协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新设计:利用奥尔夫教学乐器、、以及生活中发声的器材,对其进行创编模仿铁匠打铁的丁当声。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波尔卡的音乐形式,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独特风格,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探索。 教学难点:对已学的节奏和主题旋律进行创编表现乐曲。
教学方法 示范法、听赏法、律动法、创编法
教学工具 PPT、小鼓、碰铃、三角铁、盘子、杯子、铁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时间:3分钟) 故事导入 师: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路过一家铁匠铺,看见铁匠们正在用大小不同的铁锤捶打着铁块,铁块发出的“丁当”声十分和谐美妙。毕达哥拉斯经过探究,发现了音高的奥妙。 说明我们的音乐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我相信同学们你们也能发现、编创动听的音乐。 生:听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能够二年级的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便于更好的教学。同时通过这个故事很好地揭示课题,同时对后面的《铁匠波尔卡》起到铺垫作用。“发现、创编出美妙的音乐”师践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活动一: 节奏游戏 (时间:7分钟) 聆听全曲 (5分钟) 教师示范以下两条节奏;并教会学生。 节奏一: 2/4拍0 0 | 0 ? | 0 0 | 0 ?| 0 ? | 0 ? | ? ? | ? ? ‖ 节奏二: 2/4拍 ? 0 | ? 0|?? ?? | ? 0 ‖ 听音乐找节奏 ⑴播放《铁匠波尔卡》乐曲片段让学生听辨出节奏一、节奏二 ⑵再次播放《铁匠波尔卡》乐曲片段让学生跟随音乐打节奏 聆听《铁匠波尔卡》整体感受音乐 师:他们在干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铁匠是用什么动作打铁的么? 并让学生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 师:这乐段源于《铁匠波尔卡》,作曲家创作这首乐曲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铁匠打铁的“丁当”声。 生:跟学 生:在音乐中听到锤子敲铁的声音 节奏练习,突出了音乐的特点。 通过毕达哥拉斯发现音高奥妙的故事铺垫,承上启下紧扣“丁当”声主题,引出《铁匠波尔卡》。 通过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初识—听辨—应用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活动二 探索声音 (时间:5分钟) 活动三 模仿丁当声 (时间:10分钟) 介绍波尔卡 (时间:2分钟) 活动四 舞蹈 (时间;5分钟) 联系生活: 打铁的动作和我们生活中钉钉子、抡锄头、劈柴的的动作很相似。音乐源于劳动生活。 师: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同生活中的物品敲一敲,听一听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师:用生活中的物品敲一敲,听一听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师示范:在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敲一敲,它们会发出不同的音高。 分组并选定组长,分发小鼓、碰铃、三角铁、盘子、杯子、铁勺等到组长手中;让学生边听《铁匠波尔卡》边用手中的用具或指定打铁匠动作来进行模仿“丁当”声。 生生互评 波尔卡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舞者常以圆圈的队形表演。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随音乐跳动吧! 教师示范:用舞蹈形式让学生感受第二段音乐 欣赏乐曲尾声部分 让学生感受打铁匠的心情。 生:跟学 音乐与相关文化(一)音乐与社会生活 养成关注音乐的习惯,能够用实例说明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探索。 通过这些教学用具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模仿和创造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探索。 践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培养他们团队协奏的能力。 同学间的互评可采用分组分组创意展示等形式,在观摩交流中互相点评。 让学生乐于尝试、乐于合作。 体验歌曲的情绪,感受铁匠的音乐形象,音乐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
小结 (时间:2分钟) 1、《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根据铁匠们的劳动场景和打铁的声音创作的。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劳动的快乐。 2、同学们你们也可以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对其进行编创哦! “探索生活中的声音”紧扣课题《探索声音的秘密》 重视音乐实践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 (时间:1分钟) 请同学们课后听一听有关波尔卡音乐形式的乐曲: 《闲聊波尔卡》 《狩猎波尔卡》 《电闪雷鸣波尔卡》 主要是让学生课后能够对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进一步了解与感受。
板书设计 探索声音的秘密(二) 《铁匠波尔卡》 主题音乐轻快活泼 波尔卡音乐:《闲聊波尔卡》 《狩猎波尔卡》 《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反思(课后完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