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声的利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25 11:4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声的利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声音的利用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
2、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放弃和修整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三、教学难点
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的有关知识,那么学习声现象有什么用呢?
新课讲解:
一、声与信息
【板】声的利用
教师提问: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利用声干什么呢?(答:交流、挑西瓜、彩超、声控灯、声纳、超声波清洗等)
听诊器的使用介绍,和铁路工人是如何检查松动的螺栓的。
生活中,我们常用声音交流,那么,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的聋哑人他们用什么交流呢?(答:手语)我们发明了什么来帮他们听到声音呢?(答:助听器)我们现在可以帮助他们听到声音,那我们能不能发明一个设备,帮助他们把手语的意思“说”出来呢?(犹豫一会儿答:能,即使现在没有,将来一定能。)
【问】
蝙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 蝙蝠飞行是发出超声波,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判断障碍物和昆虫――回声定位。)
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人们发明了声纳、彩超、超声波探伤。(学生观看录象)像这样,我们可以根据生物的特点,来发明或完善我们的设备,这就是现在经常
【问】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学生犹豫)
次声波一般什么情况下产生?(答:海啸、地震、火山喷发)
二、声与能量
【课件】
超声波清洗的录象、超声波加湿器的录象。(学生观看录象)
【问】
超声波能不能振碎结石?(答:能,医学上已经使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四)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点,到黑板上把刚开始上课时举得例子分类。(学生踊跃发言)
我们的世界因为充满了声音而精彩,可是有利就有弊,现在世界四大污染之一就是噪声污染,那么,噪声能不能利用呢?(学生犹豫)
噪声不但能制冷,还能发电。(学生兴奋)
【课件】
感兴趣的同学请课下登陆这两个网站。下课。
八、教学反思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其作用是诱发学生自主探索动机的最佳心理状态。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科学的无限魅力,让学生主动去寻求知识。
教师应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努力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实践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贯彻“以教材知识点为基点,以开放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调动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