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肺和呼吸
●教材分析:本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思路是:先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接着测一下肺活量,最后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并设计一份戒烟小报。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此单元的第二节课,在学习了第一节课之后,学生对于心跳和呼吸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次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去更深入的了解人怎么去呼吸,已经呼吸器官的作用,相信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和课题,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2.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呼吸过程的活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烧杯、注射器、澄清石灰水
(学生)吸管、细木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体验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2、实验: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3、学生体验
4、提问: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透不过气、有点难受、胸闷。)
5、谈话: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1、谈话: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2、讲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3、谈话: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板书:肺)
4、提问: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5、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6、谈话: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7、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8、小组交流:
9、思考: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有怎样的感觉?
(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10、讲解: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11、讨论: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12、感受: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1、谈话: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板书:吸进 空气)
2、提问: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板书:呼出 二氧化碳)
3、谈话: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4、学生讨论
5、讲解: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6、学生收集
7、提问: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
8、提示:回想一下,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做过哪些空气的试验?小组讨论一下。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混浊)
9、学生讨论:
①点燃物体,分别放入收集的两种气体中;继续燃烧说明瓶子里装的是氧气,火焰熄灭(不能继续燃烧)说明是二氧化碳。
②还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是不是二氧化碳。往收集好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瓶子里倒入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变混浊的那瓶肯定就是二氧化碳。
10、学生实验:下面我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先收集吸进和呼出的两种不同气体,完成的组由小组长到前面来领取澄清石灰水,听清了吗,开始。
1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澄清石灰水倒入装呼出的气体的瓶子中摇晃后变浑浊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空气的气体中摇晃后没有变浑浊了。
②燃烧的小棒放入装空气的瓶子中还在燃烧,燃烧的小棒放装呼出的气体的瓶子中火焰灭了。
12、谈话:由此你们证明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
13、小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吸进的气体是空气,其中21%是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变多了。肺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起了气体交换的作用。你知道交换的是什么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14、视频:是不是这样,下面我门来看一段人体呼吸的视频。(视频结束)由此我们发现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板书:气体交换 肺)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1、提问: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2、提问:肺有什么作用?交换的气体是什么?
二、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谈话:看来我们的呼吸器官真的是非常重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小组讨论: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呢?
2、小组谈论、交流
3、汇报:谁能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①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②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③不要吸烟。吸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4、视频:让我们来看一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保护呼吸器官的?
5、观察:(PPT出示两幅图)请看两幅投影片,这是吸烟者的肺,这是健康的肺。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6、谈话:说说为什么肺变黑了?
7、小结:我们的肺看似强大,但其实也很脆弱。烟里面有一种叫尼古丁的物质,它能附在肺上,使肺变黑。
8、谈话:作为小学生,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9、学生自由谈论
三、小组活动:制作一份戒烟小报
小组合作,将课上所利用到的资料和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宣传戒烟的小报。要求主题突出、版面活泼、内容生动。一周后组织评比活动,优胜的小报将在学校内展出,并到社区内进行宣传。
●教学资源:PPT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作用,而这些只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细腻的认识呼吸,了解呼吸。因此,一开课我就以学生对呼吸活动和呼吸器官的原有认知为出发点,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呼吸对人的重要性后,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肺,通过深呼吸体验,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经验在人体侧面轮廓图中画出认为可能的呼吸器官。虽然学生知道人体需要呼吸,但对于自己身体内究竟有哪些器官直接参与了呼吸,学生还真是没有认真考虑过,而这一下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学生对于呼吸器官的认识是片面的,而我在交流质疑的基础上适时的出示正确的呼吸器官名称及位置,及时纠正了学生思维中的错误认识,逐步达成了学生对呼吸系统整体概念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