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5 20: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
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校园常见动植物图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图片导入:教师先后出示图片——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国是一个语言大国,我们的修辞语汇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处世哲学,同时也展示了我们科学领域中生物之间一种奇妙的关系;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来明确探究方向:这四者之间有着怎样有趣的关系呢?是不是真的很像一条有意思的“链儿”呢?今天就让我们用几条奇特的“链儿”结成一张神奇的“网”,大家感兴趣吗?
教师板书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齐读两遍。导语:同学们,看到如此有“食欲”的课题,有没有引起你们的共鸣?你想说点什么?你想探究什么呢?(学生纷纷质疑,教师梳理后板书要点)
教师出示科学导航:1)、什么叫做食物链?你知道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吗? 2)、什么叫做食物网?你能正确地画出一个食物网吗?
启发学生从书本中寻求答案:看来老师的思维航线与孩子们的不谋而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仔细阅读12-13页。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想要的答案。(学生默读自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师生、生生之间轻声交流。)
解疑合探
1、过渡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同学们在各种各样的疑惑中取得了怎样大大小小的进步。如果现在就让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肯定有照本宣科的现象。那就失去了科学探究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层层深入,顺藤摸瓜好吗?老师非常希望加入你们的科探之旅。那就让我们赶快行动吧!
2、教师出示导引问题,抛砖引玉——生物的生存需要什么?(水、阳光、空气等)。引导:大自然是公平的,它赐予每一种生物同等的权利——水、阳光、空气等。但是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簇花丛中。
3、教师出示课件:我们在一簇花丛中发现了下面这些生物,讨论一下,这里的小动物们吃什么?它们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或箭头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记录单。)
4、教师请每个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汇报结束后,请几名学生对刚才每个小组的发言情况做一下点评,发现有什么闪光点和不足,以求扬长避短。(教师适时表扬学生的点评语——你的评语言简意赅,你的评价合情合理,你的评价让人耳目一新,你的语言实事求是,你的话语一语中的,你的评价画龙点睛,你的评价言之有理......)
5、教师利用课间动态展示图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导语:你知道吗?在自然界里,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是什么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的呢?是食物!接下来就让我们研究它们的食物关系。
6、形象展示“食物链”的概念,板书中简画出一条食物链,同时补充上食物链中的两个词汇:“生产者”、“消费者”;继而考考学生:上图这两条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教师整理出结论——生产者:蔷薇、小草或落叶;消费者:蚜虫、瓢虫、小鸟或蚯蚓。鼓励学生举一反三,例举出生活中的其它食物链(教师:你真是一个知识丰富,视野开拓的好孩子!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好样的!)
7、教师温馨提示——注意:大多数食物链都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明确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分配。)
8、教师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转移阵地,把目光转移到广阔的田野里,来挑战我们的眼力。这里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纷繁复杂的食物链,大家有信心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记录单,限时3分钟,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视:集体的智慧不可小觑,集思广益,一起行动吧。)
9、教师小结: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要求大家按组汇报了。现在咱们换一种方式,由老师向大家汇报,请同学们验证一下老师的结论是否与大家的观点一致。(教师课件展示各种食物关系)看来我们是心有灵犀。不错,如此林林总总的食物链便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突出显示“网”字。)现在老师隆重推出一个新的概念: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接下来,老师要用形象简洁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板画出一张抽象的食物网:这就是一张无比强大,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食物网。)
思考:下面两条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判断对错,说出辨析理由:1、吃与被吃的关系要合理。2、箭头指向吃者。3、食物链至少包括三种动植物。4、食物链从植物开始。并由此为依据,继续判断毛毛虫和小鸟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孩子们,你们真会明辨是非。)
三、质疑再探
1、教师导语:孩子们,你们的心中是否还有未解的迷惑?(逐条擦拭板书中已解决的问题要点。)老师可是有一些疑惑需要同学们来给解答哟。
2、出示科学质疑:在四川某县茫茫大草原上,曾经生活着狐狸、狼、鼠、兔等各种动物,它们构成了草原上的一个大家庭。但牧民们害怕心爱的羊被狼吃光了,于是大规模围捕草原上的狼。但最后牧民们没有被狼吃垮、吃穷,反倒被几只鼠、兔的后代给吃垮了,而且是越吃越穷,以至被赶出了赖以生存的牧场。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鼠、兔失去了狐狸、狼这些天敌,便大量泛滥,最终给草原和牧民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任意破坏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种生物,便会给大自然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
3、无独有偶,五十年代,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对象。后来人们发现,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粮食大量减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谁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大量的农业害虫失去了麻雀这样的天敌,导致大量繁殖,最终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四、拓展运用
1、教师引导:那么我们能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来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来尽量保持每一条食物链的完整,尽量保证整个食物网的稳定呢?请大家畅所欲言。(你的建议合情合理,你的想法具有可行性,你有一颗善待大自然的心,你的想法很有新意,值得一试......)老师做了一下整理: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围栏放牧,退耕还林,保护大气、水体、植被......总之就是一句话:保护自然环境 珍惜每一种生物!
2、教师总结:本课已接近尾声,请任选一句: “我最高兴的是......” “我最满意的是.....” “我有待提高的是......” 说一句话, 自己做一下课堂总结。(老师真心祝贺大家本节课学有所得。)
3、再接再励:有一句话说:其实学生,每天都在教会老师一些东西,同样的,本节课,你们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从大家身上学到了积极探究的态度和保护自然的决心。作为感谢,请允许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好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希望同学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做这展翅翱翔的鹰,做那乘风破浪的鱼,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超越自我,真正做到鹰击长空,鱼跃瀚海!可以吗?谢谢大家,再见!(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