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6 22: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课 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年 级
高一年级
作者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部编新教材第二单元第1课
课 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模块复习课□
初/高三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教学设计
1. 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共4课。
这一单元在历史脉络上紧接上一单元,是历史的延续,与上一单元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第二单元讲述的这个时期,起始于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军阀混战,形成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第一,这期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局面,其余多数时间都是由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主导局势,形成比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国家呈现分裂状态;第二,长期政权分立和对峙,正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政权模式都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汉族在发展中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成分。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南方,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这种分裂状态未能继续,继起的隋朝统一了全国,唐朝继承了统一全国的功业,形成了“贞观之治”那样的开明政治局面。正是三国两晋时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各民族取长补短,推动了唐朝鼎盛局面的出现: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创新,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思想活跃,科技发展,文学艺术达到高峰,民族往来频繁,对外交往密切。这些深层的历史关联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的。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阶级斗争形势严峻,农民起义,形成五代十国,这是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
2.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课标要求、教学方式简介
本课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教材主要涉及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国家呈现分裂状态;但长期政权分立和对峙,正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时期。民族大融合又为隋、唐统一了全国,出现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制度变化与创新、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本课将采用主题式学习模式,教学围绕主题展开,并对内容做调整。
学习主题一: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学习主题二:了解东晋南朝政局和经济发展
学习主题三:认识十六国和北朝的民族交融
3. 教材立意、内容梳理及逻辑分析、重点、难点
本课的立意和主题:了解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国家呈现分裂状态;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认识民族大融合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本课内容梳理:第一目,三国与西晋。首先,教材概括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然后介绍了西晋短暂统一;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南方是东晋政权,南北开始进入对峙时期。
第二目,东晋与南朝。教材概括了东晋建立与南朝的政权更替。然后,介绍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第三目,十六国与北朝。教材首先介绍了与东晋对峙的十六国整体情况,突出了前秦政权及民族间的隔阂与战争。然后,教材重点放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汉化政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以后国家统一和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在内容的逻辑上,政权分立过程中出现民族间矛盾与战争,但交流与交融在不断增加,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为以后国家统一和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教学重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及意义;教学难点则是政权的更迭。
4. 学习者分析
初中教材这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详尽,用了5课时学习。高中要用1课时学习这部分内容,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是比较紧张。高中学生的学习侧重点到底放在哪呢?高一是为高考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课堂教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历史思辨能力培养方面较妥一些。
5. 学习目标设计
结合课标要求以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了解三国鼎立与西晋建立与灭亡。
(2)了解东晋与南朝的政权更替及南方经济的开发。
(3)了解十六国与北朝的更替;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4)了解北魏政权的分裂与隋朝统一。
(5)培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素养。
6.1课时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刘备三顾茅庐与隆中对
新课讲授:
活动1.学生绘制政权演化时序轴与这一时期政权分布区域地图。
活动2.探究东晋与南朝的士族政治
活动3.讨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新课巩固:
结合学生特点和课标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本课内容,捋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课堂评价:
北魏的汉化政策
课后拓展:
文物见证民族融合
6.2课堂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
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并将这些成绩累计算入期中、期末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
评价目标: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和审慎分析的精神,以期长期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采用史料研读、情景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实施
1.单课时教学实录
新课导入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三顾茅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是否认可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战略设计?
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1.画朝代更迭时序轴,标出曹魏建立、西晋统一、东晋建立、北魏统一等重要节点(时间)
这是几种时序总结方式。
老师检查学生的整理。
2.了解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政权统治的大致区域(空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图
南北朝对峙形势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的地图,说出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政权统治的大致区域。
3. 说一说这一时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思路解析: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政权间对峙,且战争不断;
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
民族融合加强;南方得到开发。
学习主题二:了解东晋南朝政局和经济发展
1. 探究东晋与南朝的士族政治
学生阅读课本28页,谈谈什么是士族制度?
教师展示材料: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做官的重要途径。士人接受教育,就可以入仕居官;获得官场权势,反过来又能强化财富的占有;雄厚的家族财力,又足以保障子孙继续接受教育、成为士人。东汉以来,这种“教育-权势-财富”的循环占有,越来越多地围绕“族”而展开了。东汉士族,大多同时具有学门、官族、豪右的特征,可以视为三者的三位一体。士人官僚在汉晋间发展为士族门阀,“士族”就是士人官僚的家族,通过雄厚的文化而世代居官,由此建立了崇高的门望。士族是一种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现象。若干士族在几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垄断权势,成为魏晋南北朝最耀眼的政治景观之一。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问题设计:上述材料体现了士族制度什么特点?
思路解析:士族阶级具有家族特征;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享有特权、拥有强大势力;
士族阶级权利和势力世代相传,垄断国家权利;
文物史料:
耳杯曲水流觞与王羲之《兰亭序》
战国漆耳杯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高4.2厘米、口长14.6厘米、宽11厘米。这件木胎漆耳杯器外髹黑漆,内髹朱漆,边缘及双耳绘云纹。此墓出土漆器很多,因为是诸侯之墓,随葬漆器的工艺非常精美。耳杯是战国漆器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饮食器,其椭圆形带双耳的造型很独特、时尚。这种耳杯后来在“曲水流觞”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贵族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在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
据传唐太宗对王羲之推崇备至,酷爱其书法,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问题设计:
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时期贵族阶级怎样的生活?
思路解析: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悠闲、高雅的文化生活。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门阀政治在南朝毕竟已是强弩之末,日趋衰微。士族腐朽不堪,不能担任武职,掌管军事,庶族出身的人便以武职为升官阶梯。南朝的四个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都是庶族出身,先掌握军权而后取得政权。庶族出身的皇帝当然要提拔庶族官吏作为自己的辅佐,因为士族没有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只能担任清闲之职,享受高官厚禄。
——樊树志《国史概要》
问题设计: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朝什么现象?
思路解析: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腐朽,导致士族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阶级地位逐步上升。
2.分析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寻找史料说明其表现
学生阅读课本,分析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
思路解析:
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江南经济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表现: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发展,商业发达。
利用学思之窗的材料(P28页),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思路解析: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农业产量增加;
手工业得到发展;
社会经济繁荣,社会秩序稳定。
文物史料:
《职贡图》梁 萧绎 宋摹本
《职贡图》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约508年—554年)所画。他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聪慧好学,自幼爱作书画。当时南朝与各国友好相处,来朝贡的使臣不绝于途。萧绎《职贡图》,原图共三十五国使,如今只存十二使,如描述滑国、波斯、百济等使臣像,并撰文述各国风情,以记起事。原图不存,现有宋人摹本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问题设计:
《职贡图》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思路解析: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士族政治下统治阶级崇尚文化。
学习主题三: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十六国时期为什么民族政权纷争不断?
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十六国时期为什么民族政权纷争不断?
思路解析:这一时期,民族隔阂没有消除,是战争不断的重要原因
评价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探讨其意义。
五胡十六国,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时期,深入探究起来,它其实应该说是从分裂走向再统一的时期。这一个时期的第一次统一是后赵石勒实现的,他统一了除辽西的前燕和凉州的前凉之外的北方地区,是北方短期的小统一。第二次统一是前秦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是北方短期的大统一。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出现了更大的分裂局面,但是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同步进行,终于走向了北魏第三次统一北方。
从这一视角观察历史,这一时期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即汉胡互化。以往史家把十六国的建立归咎为“五胡乱华”,显然是皮相之见。十六国的出现是北方民族大批入居内地,与汉族长期融合的结果。
——樊树志《国史概要》
孝文帝拓跋宏是引导鲜卑深入汉化的关键人物,他本人也是北魏诸帝中汉化色彩最浓的一个,汉文化休养很深,十分器重出身江南高门的王肃,认为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他以大儒自居,以儒学治国……孝文帝的全盘汉化政策,使胡族政权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被中原所同化,魏书说:“礼仪之叙,粲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他以诏令的方式定四海士族,以法律规定士族制度,使胡汉的分别转化为士庶的区别。孝文帝后期,汉人士族担任将相的人数从不到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经过宣武、孝明两帝的继续扶植,几乎达到胡汉各半的比例,不难看出华夷之别以非常淡漠。
——樊树志《国史概要》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
评价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探讨其意义。
思路解析: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胡汉互化成为时代潮流;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适应了这一潮流,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
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及技术;
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新课巩固:
学生梳理:学习主题一:魏晋南北朝政权变化的脉络
学习主题二:总结东晋南朝士族制度和经济发展
学习主题三:认识十六国和北朝的民族交融
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师总结点评……
课后拓展:
文物见证历史:
北齐青瓷莲花尊(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陆续出土了四件青瓷莲花尊,墓葬应为北齐,故莲花尊断代为北齐。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河北博物馆。该器器形高大,釉色青绿,整器将刻划、浮雕、堆塑、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纹饰繁缛,上下辉映,它们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的最高工艺水平。浮雕莲瓣是莲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征,俯视时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盛开的莲花,其形状如曼荼罗坛,且与印度珊奇佛塔的造型十分相似。莲花尊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能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受轮回之苦,可以认为莲花尊是佛教和中国灵魂观念结合的产物。

北朝武士陶俑 北魏陶侍从俑
此陶俑是明器,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这件陶俑头戴风帽,风帽侧面和后面有下垂的风挡。身上穿风衣,里面是军服,军服上还罩有铠甲,双手原来持有兵器,出土时已朽。整个陶俑面部、肩部、双手及身体比例的女性特征明显,表情刻画生动,英武有神,为鲜卑武士的形象。头戴风帽、身披假钟的陶俑为我们展示了北朝时期鲜卑民族的服饰特色。
北魏陶侍从俑穿北朝时期流行的袴褶装,这种新形式的袴褶装一度成为北魏时期的朝服。秦汉以来流行的“上衣下裳”逐渐向“上衣下袴”转变。袴褶装既保持了其原有行动便利的特点,又适应中原人民劳动的需要和传统服饰的习惯,这种变化是在南北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的,是南北服饰文化互相融合的结晶,是各民族服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的具体表现。
南北朝马头鹿角形金步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出土。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禽兽等装饰物。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步摇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文献中,魏晋时期成为常见的头饰。步摇不仅流行于中原地区,北方少数民族也十分喜爱。他们多以草原上常见的羊、马、鹿等动物形象作为主题纹饰,这件马头鹿角金步摇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典型的装饰品。
敦煌285窟西魏壁画中的绳床
垂足而坐,这一新型的坐姿在魏晋南北朝逐步传入中国。它催化了低型家具向高型的转化过程。与之相关的家具一是北方少数民族带来的胡床,二是西域佛教徒带来的绳床。
《北齐校书图》
《北齐校书图》是北齐杨子华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面有三组人物,居中的是坐在榻上的四位士大夫,或展卷沉思,或执笔书写,或欲离席,或挽留者,神情生动,细节描写也很精微,旁边站立服侍的女侍也表现得各具情致。此画用笔细劲流畅,设色简朴优美。
敦煌西魏壁画中的重甲骑兵
北魏骑马武士佣
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这是南北朝时期甲骑具装俑的形象,武士头带盔,身穿铠甲,战马全身披具装。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最初用骑兵作战,保留着本民族的许多原有风俗。甲骑具装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骑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重装骑兵成为军队中的核心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装骑兵具有快速的冲击力,对步兵具有极大的威胁,显示出极强的战斗力,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兵种。
宴饮画像砖 烤肉串
胡族和汉族人民在饮食习俗和烹饪技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彼此的饮食结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在烹饪饮食上,各民族把自己的饮食习惯、特点都带到中原地区,使宫廷饮食出现了胡汉交融的特点。
教学评价:
问题探究:
材料一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古代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交往是一个双向的或多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古代文明交往因社会历史状况错综复杂而在形式上表现为多种多样。
材料二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
(1)指出古代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思路解析: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文明交往是一个双向的或多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请概括钱穆看问题的视角,你怎样看待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思路解析:
钱穆认为看待一场变革应着眼于长远的历史影响,不能因为后来出现的历史倒退而否定前期的改革;
如果能在改变中防止倒退是最好的。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胡汉互化成为时代潮流;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适应了这一潮流,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
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及技术;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