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25 14:4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通过体验和观察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熟悉并了解噪声的等级划分情况。
【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声音的多种多样。(欣赏音乐梁祝,播放幻灯片)
欣赏完歌曲之后,谁来说说他的感受?
[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在听一种声音(塑料泡沫摩擦玻璃)谁来说说他的感受?
[生回答]
有些声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有的声音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那你们知道这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能不能有效的控制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那什么是噪声呢?我们怎么定义噪声。
二、噪声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阅读49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问题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从物理学的角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演示]观察音乐1、2的波形。
[师]利用示波器观察播放音乐1产生的的波形,并与播放音乐2的噪声波形做比较。
[生]仔细观察。
实验结果:音乐1的波形有规则,音乐2的波形杂乱无章,没有规则。
[师]优美的歌曲有可能成为噪声吗?它一定令我们心情愉悦吗?(讨论并举例说明)
[生]思考后回答 问题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思考:从物理学角度,优美动听的音乐是不是噪声?如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没有可能变为噪声?
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判断声音是否是噪声,我们要充分考虑声音所发出的环境。
习题:判断下列这些声音是否是噪声。
想一想:你身边还有哪些噪声?
三、噪声的来源
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四、声音的强弱等级
[师]这些声音中有强有弱,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阅读课本50页。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出示图片,简单介绍噪声监测仪。
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的图片,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五、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六、控制噪声
尽我所能,减弱噪声
现在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一个闹钟,当闹钟发声时,大家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方法减弱噪声,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的环境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1.这个噪声传到同学的耳朵需要经历几个阶段?
2.控制噪声是不是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3.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什么?
4.你们小组采用的是哪几种属于哪一种?
[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定义、来源
2.噪声的强弱等级、危害
3.控制噪声
八、巩固习题(幻灯片)
九、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