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6 昼夜交替现象 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6 昼夜交替现象 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6 07: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认真参与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
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加以解释。
3、培养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积极合作的科学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说。
【教学难点】
认识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教学准备】
贴小红星的大、小地球仪、麦架、长线灯泡、小板凳、手电筒、小组记录表
等;课件。
课 ? 型
科学探究课
课 ?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制成课件,准备
教具、学具
搜集与地球昼夜交替相
关资料并课前预习本课
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
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
主体。
课前谈话热身
激发想象
设置问题情景
谈话:你们还知道哪
些地球自然现象呢?
学生提出现象,
教师给予积极性的
评价。
认真思考问题并试着
回答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这样
的话题切入,既可以消除师生隔阂,
融洽课堂气氛,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
探究宇宙奥秘的热情,为后续教学中
学生大胆提出假说埋下了伏笔。
一、照片导入,引出探究问题
活动1
欣赏家乡美景,
激趣生疑引昼夜
提问:1、同学们来看
看这两张照片,它们
分别表示的是什么自
然现象?
认真思考问题并试着回
答。
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家乡图片切入,
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同时让学生在感受昼夜交替中产
生疑问,继续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活动2、
初知昼夜交替
揭示课题
问:白天过去是什么?
那黑夜过去呢?白天
和黑夜不断地交替出
现象,称为什么?
板书:昼夜交替现象
认真思考问题并试着回
答。
以朴实的语言让学生对“昼夜交替”
有个初浅的概念,简单明了地揭示课

二、智慧碰撞,提出多种假说
活动1
引导思考
明确认识
教师通过提问形式,
指导学生归纳小结
问:
昼和夜最大的区
别是什么?
如果太阳与地球
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能
产生昼夜吗?会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吗?
认真思考问题并试着回
答。
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实际是把“昼夜交
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有关”这
一问题分解消化,降低学生理解的难
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2
小组交流讨论
提出多种假说
填实验单
启发性提问:
地球与太阳怎样运
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
象?有多少种可能的
假说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总结、填实验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主动探究、敢于
质疑、积极合作学习的科学研究精神
活动3
收集归纳学生的假设,并设疑
板书学生的假说
提问:我们提出了许
多种假说,到底哪种
是正确的?我们想什
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
观点呢?
学生代表汇报小组提出
的假说。
思考:如何来验证
通过展现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更真实
地了解到学生的理解状态。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三、模拟实验,体验求证快乐
活动1
过渡、展示器材
明白其用途
展示器材,并提问学
生:这些器材分别可
以用来代替什么?
思考、回答器材用途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
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在该环节,我以小组为团队,以学情为基础,组织开
展小组合作学习。把重、难点部分交
给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充分给学生质
疑、表达、交流、展示的机会,以学
促教,以教导学,促成学生知识生成
过程的激情体验;同时培养学生合作
学习的科学研究精神
活动2
小组讨论
提问:有了这些实验
材料,你们小组如何
利用这些器材来验证
我们所提出的家说呢?
应注意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归纳、总结。
活动3
小组汇报
组织个别小组汇报,
教师适当的引导、指
出存在的问题
个别小组上台汇报,可
带器材演示。
活动4
认知实验提示
展示实验温馨提示,并
相机提示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
活动5
明确实验任务,带
明确各小组的实验任
务,带着问题进行实
验;该环节,可酌情把
握是否要演示其中一
种实验
通过思考,提出本组所要
进行第几种假说的验证
实验。
小组长来领材料、实验
记录表,带疑问进行实。
活动6
模拟实验,体验
求证快乐
教师巡视、交流沟通
(教室的门窗关闭,拉
上窗帘,造成一个黑
暗环境); 课件出示文字,配乐,实验进行中……
小组长来领材料、实验
记录表,小组合作进行
实验并记录。
四、互动交流,总结实验成果
活动1
台前演示、汇报
成果
组织学生上台演示、
汇报实验成果,并板
书记录
学生上台演示、汇报实
验成果。
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述能力、小组合作
学习探究的能力。
活动2
评价设疑
小结归纳
提问:从这些现象中,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
发现地球或太阳的运
动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演示动画:四
种假说产生的现象)
(教师适当的引导)
思考、讨论、汇报智慧
之光。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
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
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
关。
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巩固新知。
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思辨的过程,就
得到了思维的训练,让科学探究活动
更具有效性。教学科学,体现不是教
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教学原则。
阅读教材的同时也培养学生阅读思考
和表述能力。
活动3
阅读教材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对比前面的探究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对比前
面的探究学习
五、总结收获,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1
激活思维
展开想象
教师通过提问形式,
指导学生归纳小结
提问:今天的学习,
我们发现了昼夜交替
形成的可能原因有很
多,现在同学们还有
什么疑问吗?
展开想象、思考、回答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 的
确,课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索活动不
应该结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
发现,努力去解决,他们的科学意识
和创新能力将逐步提高。
活动2
拓展、教师寄语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不要停止你探索的脚
步,我们下次课继续。
展开想象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假说 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1、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2、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