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3 电磁铁的磁力(一)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3 电磁铁的磁力(一)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6 08: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一)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三课
教材分析
《电磁铁的磁力(一)》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三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的基础上进行为教学的,重点是设计并完成对比实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关系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假设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由于本课的教学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知道电磁铁的组成并亲自验证了电磁铁的性质,所以本课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注意以旧知引新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自主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 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试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试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难点
对比实验的方法和作出假设以及制定实验计划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问题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问题——设计实验计划——动手实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体验感悟,形成尊重实验数据,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完善各个探究环节,辅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改正实验操作中做得不当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易发生误差或危险的细节。从而让学生正确地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此外,在扶的同时,我更是大胆地放,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实验验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乐于合作的科学习惯,而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从而让学生亲历探究实践活动,形成多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5分钟
二 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10分钟
三实验验证,检验假设。
20分钟
四小结
2分钟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PPT呈现电磁铁的图片)
师补充: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与电池的数量有关,还有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的大小形状有关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电磁铁大小与线圈圈数有没有关系呢?
一起讨论并填写表格
1填写我们的假设
2表格填完后,向学生说明这样的实验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 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总结后ppt呈现)
3那么,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条小提示,以免同学们在待会实验过程中发生失误。(PPT呈现温馨提示)
1刚才我们制订了实验的计划,以及了解了实验中注意的问题,那么,就让我们用来验证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吧!
每组桌上都有一个表格,我们一边实验,一边进行记录
2分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3展示学生的表格,问:通过我们的实验以及填写表格的数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ppt7
同学们说的真好,但是老师要强调下我们科学语言的严谨性,一定要在电流强度,铁芯大小,线圈与铁芯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缠绕铁芯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出示ppt图8
会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电池的数量有关
小组填表
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
用学生没有见过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有电磁铁各部分名称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考虑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的因素。
以填空的形式来填写我们的假设,降低了难度
对比实验是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此例,让学生对对比实验更加清楚。
提示学生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实验顺利进行打基础
课堂小结
2分钟
在电流强度,铁芯大小,线圈与铁芯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缠绕铁芯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出示ppt图8
布置作业
1分钟
1同步达标相应练习
2准备下节课实验材料:一号电池每组4个,不同大小的铁钉若干,导线若干,大头针若干
板书设计
电磁铁的磁力(一)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在电流强度,铁芯大小,线圈与铁芯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缠绕铁芯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强,圈数越少,磁力越弱。
教学反思
接下来我对这节课,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先说一说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
(1)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多种,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几种因素,最终让学生确定本节课的探究目标-即: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是否有关,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的探究全过程。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现象产生问题,再由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并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不断地充实自己原有的认知,并合理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整个活动中,进行适时的指导与提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朝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生对磁铁可能不陌生,但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探究活动却是第一次接触到,对电磁铁能像磁铁一样把大头针吸起来,学生一定感到好奇,在探究吸起大头针数量的多少的过程中,学生心中存有疑问:到底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大头针呢?我想,在实验过程中,数大头针的数量可能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活动,因此在数大头针的过程中,他们心中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期待!
当然这节课也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
1、小组讨论,用去了很长时间。2、学生通过实验后,可以让每一个小组自己观察实验的结果,再对比每一组的实验结论,以此加深学生对结论的认同感。3、课前几分钟时间,可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现实生活在应用,提高他们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