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测试卷
[范围:第一、二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 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 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
2.鸦片战争期间,在吴淞英勇抗敌并壮烈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陈玉成
3.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列强向清政府索取大量赔款
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依据是两次鸦片战争( )
A.对中国的危害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
C.性质和起因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6.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文字变革
7.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中“李鸿章之识”指的是( )
A.剿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力主预备立宪,实现政治改良
C.投身洋务运动,力求强兵富国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企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才 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9.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新式海军的筹建
10.1895年春,有人在北京城墙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赔款。”材料中的“割地赔款”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下面为小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完善(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这场政变实质上反映了( )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13.《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翼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14.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维克多·雨果
(1)材料一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4分)
(2)材料二中 “夏宫”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次事件发生在哪场战争中?(4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战争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战争的影响与材料一中战争的影响相比有何变化?(4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二
图(a) 金田起义浮雕 图(b)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图(c) 《资政新篇》书影 图(d)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所具备的特点。(6分)
(2)材料二中《天朝田亩制度》落实的情况如何?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认识。(3分)
18.(14分)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说史】
图(a)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图(b) 汉阳铁厂
(1)图(a)、图(b)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工业?(4分)
【探究学习】
图(c) 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
(2)根据图(c),指出184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学法运用】
图(d)
(3)小军、小丽两人中谁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不正确?请说明理由。(4分)
19.(16分)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a) 某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图(b) 黄海激战 图(c)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1)请你分别指出上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6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6分)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4分)
教师详解详析
1.A 2.C 3.C 4.C 5.C
6.A [解析] “王居其中”体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仍受专制王权思想的束缚。
7.C 8.C 9.A 10.C 11.C 12.C
13.C 14.D 15.B
16.(1)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2)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3)都是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战争的机会”这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39年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鸦片战争。第(2)问由材料二中“两个强盗”“夏宫”“焚烧”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在俄、美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第(3)问从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作答。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7. (1)向西方学习,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
(2)《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行。带有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3)《资政新篇》表明了太平天国领导者向西方学习的进步性,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内容。解题时,一是明确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二是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答。第(1)问由“拜上帝教”和“《资政新篇》”可得出向西方学习;由“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得出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同时也能看出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第(2)问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结果与原因,据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从《资政新篇》的内容与实际实施情况回答即可。
18.(1)图(a):军事工业。图(b):民用企业。
(2)特点:由上升到下降。 主要原因: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冲击了外国轮船公司的业务)。
(3)小军(或小丽)的评价不正确。理由:小军(或小丽)没有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评价,存在片面性。(若有其他看法,符合题意亦可)
19.(1)图(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图(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