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中国历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张骞通西域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歌赏析
“西域”是指什么地区?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域的地理概念
玉门关是汉代建立的重要关口,在今敦煌县城西北约九十公里的戈壁滩上
张骞
张骞(?~前114),汉中成固人,西汉官吏,外交家。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应募出使西域。
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西汉著名冒险家、外交家
“凿空”西域,功垂史册的名臣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什么?
去:前138
回:前126
时间:前138年—前126年
第一幕:出师不利,成为匈奴阶下囚
第二幕:不失汉节,终于逃出匈奴
第三幕:不辱使命,西行找到大月氏
第四幕:回国途中,又遭俘虏
后来:公元前119年
第五幕:再出西域,走访乌孙等西域国家
猜想
根据史料,张骞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不怕艰险,临危不惧
坚持不懈,勇于开拓
灵活多变,热爱祖国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 翦伯赞
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任务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联络乌孙 进攻匈奴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返回时间
公元前126年
成效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军事任务,但开通了西域与中原的道路,沟通了联系。
互通有无
促进交流
5.张骞通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② 为西汉对西域的管理开发奠定基础
③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各国的山川、地形、物产、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二、对西域的管理
时 间:
公元前60年
职 权:
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意 义:
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措 施:
设置西域都户
新疆一直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陇西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前60年,西域都护 的设立
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东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2.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教官凯撒穿着华丽的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人们纷纷在猜想:
这是什么?
来自哪里?
是怎样来到欧洲的?
汉朝国力强盛,丝织业发达; 张骞通西域后,路上丝绸之路开辟。
三、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今新疆境内
从西域而来
胡萝卜
胡豆(蚕豆)
胡桃(核桃)
胡葱
胡椒
思考: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食物,
除了图片所示,你还知道哪些?
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去东来的人员增多。内地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的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玉石、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
想一想
丝绸之路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互通之路
丝绸之路
商贸之路
友谊之路
巩固训练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
济、文化交流 C 设立西域都护 D 控制西域各族
2、汉朝时期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这个商队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是(按顺序排出)( )
①玉门关 ②河西走廊 ③安息 ④鄯善 ⑤于阗
⑥塞琉西亚 ⑦葱岭
A ③⑥⑦②④⑤ B ①②⑦⑤③④⑥
C ②④⑥⑦⑤③ D ②①④⑤⑦③⑥
课堂小结:
1.西域的地理位置
2.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情况及其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2.丝绸之路的路线
西域都户的设置
1.张骞出使西域,密切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2.西域都户的设置
3.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