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要点
学纲
一、▲选官制度
(一)实行背景: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
(二)隋唐科举制
1.“科举”和“科举制”概念;
2.科举制的形成和确立(历史沿革);
3.科举制的特点(报名与录取方式、考试科目、公平公正);
4.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二、▲中枢政务机构
(一)背景: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制
(二)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1.历史沿革; 2.职权划分与权力运行机制; 3.作用和意义
三、▲赋税制度
(一)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二)两税法的实行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3.历史意义
一、选官制度——科举制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表1)
角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概念
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的制度
“分科举人”,故称科举。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实行时期
(沿革)
汉朝时期
曹魏创立,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朝形成,唐宋完善,明清采取八股取士方式(趋于僵化),清朝末年被废除
选官标准
德行和才能
初创时期家世和才能并重,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才学(考试写作诗、赋)
特点
地方官按德行和才能推荐,中央经考试量才录用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实质)
⑴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⑵考试科目和内容(以进士科为主,大都不出儒家经义的范围);
⑶体现公平公正(强调公平竞争)
作用
否定了世官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⑴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
⑵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⑴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⑵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⑶加强了中央集权
演变趋势
⑴选官方式(由举荐、评定等级授官逐渐发展到考试选拔官员)、选官标准(由家世逐渐发展到才学)和选官权属(由地方官逐渐收归中央)的变化;
⑵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
(一)背景: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制
汉承秦制,秦朝形成的三公九卿在汉代得到继承,但有所损益。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形成,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
(二)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1.历史沿革:隋朝确立、唐朝完备,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2.职权划分与权力运行机制(图1)
六部职责:吏部,负责官吏考核、任免;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3.作用和意义
⑴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理解: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⑵三省的设置,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三、赋税制度
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表2)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或特点
作用和意义
汉代
赋税有不同种类
田租比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
魏晋时期
开始实行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
北魏孝文帝改革
实行租调徭役制
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唐初
实行租庸调制
内容:⑴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⑵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
特点:⑴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⑵以庸(纳绢或布)代役
⑴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⑵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⑶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唐朝后期
(780年)
实行两税法
内容:⑴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⑵“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⑶征两税,两次收: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特点: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以资产和土地作为纳税标准)
⑴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⑵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口(即丁税)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趋势是: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
(一)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1.察举制度的变迁
材料一: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光武帝重申德行为首,这时候的主要特点是“以德取人”。到了东汉顺帝时,出现了“以文取人”的变化,即把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序化考试,作为了认定官员资格的手段。后来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以德取人”和“以文取人”的并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
到了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以名取人”即长官举荐要考虑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以族取人”,就是在举荐的时候,更加考虑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论族姓阀阅。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察举的公平性,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两汉的察举制也随之瓦解。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东汉时期察举制度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变化:从“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再到“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4分)
原因: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②社会危机的出现;③以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④豪强地主的发展和世家大族(士族)的崛起;⑤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任答3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2.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及废除
材料二: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3页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6分)
背景:①汉末以来社会动荡,“人口流移”,旧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失去了社会基础;②地方大族操纵选官,干扰了国家人才选拔;③曹丕采纳陈群的选官建议。(每点2分共6分)
材料三: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6分)
原因: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豪强地主操纵选拔官僚)日益暴露;②(阶级关系变化)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利;③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每点2分共6分)
3.科举制的特点及深远影响
材料四:(隋炀帝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⑷根据材料四,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特点:①延续时间长;②不断发展完善;③选拔方式规范;④公平(公正)。(任答3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五: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六:(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⑸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6分)
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②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④为西方国家所借鉴。(任答3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七: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⑹根据材料七,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借鉴价值:①人才流动机制;②客观公平理念;③人才激励机制。(每点2分共6分)
4.科举制的实质及弊端
材料八:唐太宗有一次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射箭可达到的范围,喻指统治范围 )中矣。”
⑺根据材料八,指出科举制的实质。(2分)
实质:科举制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一种制度。(2分)
材料九: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十:“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代词,汝辈,你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汪洙编撰《神童诗》
⑻根据材料九、十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科举制的弊端。(4分)
科举制的弊端:①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入仕为理想追求,忽视(甚至鄙视)实用性学问,(使得专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知识分子寥若晨星)不利于科技的发展。(4分)
(二)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1.唐至宋,科举制更加周严
材料一:唐朝,科举考试原则上允许自由报考,“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呈文去留”;由于取士原则兼顾士子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考试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显贵或闻士名流投呈作品,官员不避讳直接向选举机关推荐人才,仅就考试规则而言,则尚不周严。宋朝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糊名”、“誊录”,避免辨识字迹,防范录取中作弊。考试内容出现了章法、格式相对固定并适于考试的“时文”,它的作文体例为考生和考官提供了相对客观、标准的评价框架,但是忽略了思想见识,实际开了明清八股文之先河。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更加周严的主要表现。(6分)
表现:①唐朝取士标准单一,而宋代形成严密的考试制度(确立三级考试制度);②唐朝考试规则不严格,而宋代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限制考官活动,试卷一律“糊名”、“誊录”);③宋代出现的“时文”体,测试方式相对客观、标准,易操作(但其考试程式也渐趋僵化)。(6分)
2.明清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材料二: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形式。实际上早在唐宋即已有其雏形。唐朝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帖经、墨义就是明朝八股文的萌芽形态。到了南宋,程朱理学兴起,考试范围限制在朱
熹集注的四书之内。八股取士基本上适应的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的人才需求,要求代圣贤立言,并以宋代程朱理学为依归。八股文之弊,清代君臣上下并非不知不晓,但在当时也的确拿不出更合适、更简便的考试方法来。……此外,严格的形式要求,也便于标准的执行。
——摘编自赵伯陶《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
原因:①借鉴唐宋经验;②适应农耕社会人才选拔的需求;③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④没有更好的人才选拔方法;⑤有客观的标准,操作性强(便于执行)。(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积极方面,①八股取士有客观的标准,体现公平公正;②有利于人才选拔。(任答1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消极方面:①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②阻碍了学术文化发展;③不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④使中国科举走向标准化和僵化。(任答1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3.科举录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材料三:在(北宋)科举取士过程中,由于东南之人长于文章,应进士举得心应手;西北之人质朴无华,长于经学。因此,对省试录取名额的分配,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欧阳修则认为应按乡试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以防“谬滥”。这一争论表面上落实于地区或落实于个人的差异,却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和科举对整个官僚制度的影响。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司马光与欧阳修争论的焦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争论的原因。(6分)
焦点:围绕“(区域)公平”与“择优”展开争论。(2分)
原因:①经济文化重心南移;②科举与选官相连,录取名额的分配事关不同地区享有政治资源的多寡。(4分)
材料四: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⑷你怎样看待材料四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4分)
看待: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4分,言之有理即可)
4.科举制的废除
材料五:1905年8月,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已成定局,中国国内要求废除科举、效仿日本教育制度的呼声大为高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抓住这个良机,乘势于1905年9月2日联名奏请中止减额、立停科举、推广学校。随即,得谕旨批准,宣布自1906年开始,停止科举考试,并令各省兴办学堂。延续已久的科举取仕制度终于被废除。
——戴鞍钢《1905年科举停废前后》
⑸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背景及其重要影响。(8分)
背景:①科举制的弊端日益严重;②推广新式学校、培养新政人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③民族危机加深,国内要求效仿新式教育制度的呼声高涨;④重臣(袁世凯、张之洞)的推动。(任答3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①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促进新式学堂的兴办,推动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群体;②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和传播,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③有利于社会变革和转型。(任答1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一)汉至唐,中枢政务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西汉一朝……拜命四十五人为相。在不到二百年的西汉王朝中,汉武帝踞帝位御民五十三年,前后更换十二人为相……更换丞相之频繁,秦汉诸帝比之不及。
——摘编自王鸣春《汉武帝时期丞相频更因由之分析》
材料二:隋唐承续了魏晋时期制度演变的脉络,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珠联璧合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变迁。钱穆先生把汉代的宰相制称为领袖制,唐代的宰相制称为委员会制。换言之,“汉代由一人来掌握全国的行政大权,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
——摘编自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材料三:《朱子语类》云:“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贞观政要》
材料四:(唐代)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外,有副长官“中书侍郎”,中书侍郎之下,又有“中书舍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侍郎之下,还有“给事中”若干;尚书则分左、右仆射。……唐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位同宰相。……
——摘编自《唐宋之后无宰相:相权的削弱和分割》
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6分)
历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制);②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③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备。(每点2分共6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6分)
特点:①(材料二)实行群相制,分散相权;②(材料三)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流程式分工),又彼此制约;③(材料四)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权;④(材料四)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⑤设立宰相会议(政事堂),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任答3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⑶根据材料一、四,指出西汉和唐代在削弱相权手段上的不同之处,(4分)并指出其共同目的。(2分)
手段:①西汉频繁更换丞相,避免丞相专权;(2分)②唐初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省下设副职;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任答1点2分)
共同目的:维护封建皇权。(2分)
(二)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材料五:安史之乱后,唐朝中枢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三省制度遭到破坏,政事堂会议逐渐失去决策地位,皇帝直接参与的朝议制日益重要。肃宗时,长安东内始置延英殿,每侍臣召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说议,尽得上达。“大凡大诛讨、建储、边防机要等大事,皇帝必召宰相至延英,君相同决。延英议政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若逢紧急事件时皆非时召见”,“延英宰相奏事,帝平可否”。延英殿专门商讨军国大政,其余庶政则由宰相在中书门下拟成熟状,经由皇帝画可而颁行。延英殿议政时宰相间党同伐异,争吵不休。按例参与延英议政的宦官首脑枢密使掌“出纳帝命”,往往乘皇帝不朝之机假传圣旨,恣行所肆。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⑷根据材料五,概括唐朝后期延英议政的特点。(6分)
特点:①(延英议政)成为中枢决策中心;②皇帝直接参与,君臣共决;③(议政内容)保密性强;④机制灵活(议政时间安排上体现);⑤人治色彩浓厚,存在制度缺陷。(任答3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
⑸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唐朝后期的延英议政。(6分)
评价:①是唐朝中枢体制的重大调整;②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唐后期政治、军事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④进一步弱化(破坏)了三省六部制;⑤不能杜绝朋党争斗和宦官专权,成为晚唐政治混乱的重要原因。(任答3点6分)
三、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
材料一: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请各小组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自行拟定探究角度,设置问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示例]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唐前期租庸调制实行的作用。(6分)
作用:①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②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③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每点2分共6分)
⑵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推行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背景:①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紧张;②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③贫户与富户承担的赋役不公;④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任答3点6分)
⑶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两税法改革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12分)
特点:①(征课原则)“量出制入”;②(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③(征税标准)“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根据财产情况分等纳税);④(征税内容和时间)收两税(户税和地税),两次收(分夏秋两季征收);⑤征及行商,三十税一。(任答3点6分)
积极作用:①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②朝廷收入增加,保证(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④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任答3点6分)
材料二: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材料三:诗人白居易则写出如下诗句: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⑶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两税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弊端。(4分)
弊端:①“每州取大历中科率钱谷数量最多”的一年为两税定额,从征税总量上加重了人民负担;②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③随着时间推移,地方贪吏敛索无度,两税法名存实亡。(任答2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⑷从汉到唐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说明了什么?(4分)
变化趋势:由人口税为主向土地、财产税为主转变;(2分)
说明: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分)
『认知结构』
『质疑与反思 启示与认识』
由学生在学习后,进一步提出质疑与反思,或总结学习启示与认识。
『限时训练』总分30分,限时15分钟。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18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评。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D)
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中正官被政府赋予较大的选官权
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2.鉴于对九品中正制下州县中正官在举荐人才时“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皇上)之威福,夺天朝(朝廷)之权势”的不满,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由此可见,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在于(B)
A.维系贵族特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选拔忠实奴才 D.完善监察制度
3.表3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表3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B)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官员的人才素质 D.解决了考试弊端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D)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5.秦代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B)
A.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社会结构日益变化与更新
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C)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上的职能
7.唐代政事堂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A)
A.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 B.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
C.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 D.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果
8.表4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4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9.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C)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材料二: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材料三:有田则有租(田租),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有户则有调(纳绢布等)。
——《资治通鉴》卷226
材料四: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至四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12分)
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择官吏,“分科举人”。(3分)
三省六部制。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权;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设立宰相会议(政事堂),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4分)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2分)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