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幻灯片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幻灯片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6 20:5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咏雪》
一、初读课文,指导诵读
1.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这部书是研究魏晋风度的极好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2.听录音范读,自由朗读课文。
3.同组内互读互听,纠正读音,把握正确朗读节奏。
太傅( ) 俄( )而雪骤( ) 柳絮( ) 差( )可拟( ) 无奕(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fù é zhòu
xù chā nǐ yì
4.齐读课文。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6)即公大兄无奕女
二、积累词汇,疏通文意
小辈;文章的义理
不久;急
高兴的样子
大体;相比
如;趁、乘
就是
2.给学生10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标画出疑难语句。
3.组内交流、释疑。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
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
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疏通文意大比拼: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看看哪组翻译得又准又好。
三、理解内容,分析形象
1.复述故事。
【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组内交流完成。】
2.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
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
4.作者觉得谁的回答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3.对于胡儿与谢道韫的回答,谢太傅是什么反应?
作者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文末点明她的身份尊贵,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回答。
5.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谢太傅(面带微笑,手摇羽扇):
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 ):
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 ):
未若柳絮因风起。
思考片刻,看向窗外,低声吟诵
面带微笑,不假思索,从容自信地说
6.你觉得哪个比喻好?
【提示:可从审美趣味、修辞手法、说话者的情绪、结尾暗示等角度探究。】
从审美趣味来分析:“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蕴。把漫天飞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意境很美。而比作盐没有意蕴,也缺乏美感。
从修辞手法来分析:把白雪纷飞的景象比作撒盐空中,追求的是形似;将其比作柳絮因风起,追求的是神似,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
从结尾暗示来分析:最后一句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对她“咏絮之才”的赞美。
板书设计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补充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收集几句咏雪的诗句。


2.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韫将飞雪比作柳絮,你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鹅毛
蒲公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2.课余阅读《世说新语》。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读一读
1.指两名同学朗读课文。
【指导: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朗读的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把握。】

2.教师点出字音、断句。
3.自由朗读、齐读课文。
fǒu
尊君在不( )
“不”同“否”
二、译一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友人惭
(5)下车引之
 (6)元方入门不顾  ?  ?
约定(时间)
舍弃

舍弃
离开
感到惭愧

回头看
2.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同时标注疑难语句。
3.在组内交流翻译中遇到的疑难语句,互相帮助解决。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而去。
 5.依据翻译情况,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着重背诵文章的对话部分,注意人物的语气。】
4.班内展示翻译效果。每组指派代表,可以两组进行翻译对抗:一组代表读语句,一组代表接着翻译出意思。教师和其他学生适当点评、纠正。
 
三、品一品
 1.这是一篇叙事性短文,同学们应抓住记叙文的要素。叙事短文在于表现人物,那么这篇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的呢?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或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或神情,进行品味,分析此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友人不守承诺(无信),太丘果断。
元方活泼好玩。
友人暴躁粗野无礼。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聪明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明礼)。
友人知错能改,元方天真倔强juéjiàng,好恶分明。
3.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友人(停下车,看向元方,随意地问):
尊君在不?
元方( ):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停下游戏,抬头看向友人
神色恼怒,眉头紧皱,生气地说
挺起胸膛,义正辞严地反驳
四、悟一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你是怎样评价元方和友人的做法的?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人,你会怎样做?
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而且不但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如果我是友人,我会弄清陈太丘已经离开的缘由。
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也是失礼的。如果我是元方,会给友人留情面,他毕竟是父亲的朋友。
“入门不顾”符合小孩子天真的性格,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友人已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板书设计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既有对陈元方聪明明礼的赞扬,也有对客人无礼的批判。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信守承诺,要讲礼貌。
五、归纳主题
请同学们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守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
六、延一延
文言词汇积累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约定
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舍弃
相委而去
扬长而去
离开
文言词汇 例句 成语 释义
顾 元方入门不顾 左顾右盼 看



古今异义
小辈
儿子女儿
趁、乘
因为
约定
日期
舍弃
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离开



回头看
照顾、光顾
古今异义 儿女 因 期 委 去 引 顾
古义
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