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课前准备:剪刀、三角板、铅笔、平行四边形纸片
教学设计:
导语:同学们今天能和大家共同学习新知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展示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
你已经会求哪个图形的面积了?
2、上个星期天,红红和妞妞一起去公园玩儿,在公园里她俩发现有两块草坪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瞧!(出示课件)红红说:“我认为这块草坪大”。 妞妞说:“不对不对,我认为这块草坪大”。
3 、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求出面积比一比)对,今天呀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4、在探索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形。想一想这两幅图的面积相等吗?说说理由。
好,我们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长方形,从而看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那咱们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也转化成长方形,去探索它的面积呀!师:那现在你就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想一想,怎样把它变成长方形?(剪一剪、拼一拼)那怎样来剪呢?(先做出它的高或者是垂线,沿着高来剪)对,用直角三角板先做出它的高或者是垂线,然后再剪拼。
老师有一个温馨小提示: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好准备好你的平行四边形,看看到底有多少种剪拼的方法?开始!
二、动手操作
1、学生动手,教师巡视指导。剪完后同桌互相说说。
2、实物投影展示。
3、多媒体动态演示。抛给问题:大家一边看一边想平行四边形和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三、总结公式
1、同学们,你发现什么了?你可以把刚才剪拼的长方形放在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手势指导。
2、学生汇报。(多个来说)
3、说得好,那我们能不能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说说理由)(板书)
4、总结字母公式。老师这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大家来看,a和h分别表示什么呢?如果用S来表示面积,谁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板书)那如果要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
5、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你们说值得祝贺吗?(为自己而鼓掌)
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把它转化成了长方形)转化的方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
四、尝试应用
1、让我们回到课前的情境,帮红红和妞妞解决草坪面积大小的问题。
2、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见到平行四边形的影子,一起来看。(出示钢板的题)
3、 接下来的问题可要看仔细呦!
(1)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底要乘相对应的
高)
(2)已知面积和高,求底。
(3)下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4)思考题(5)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
(6)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米,高是20.1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板书:
长 方 形 面 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S = ah
反思:我今天执教的这节课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的概念并且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
1、过程性目标: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3、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课前准备:剪刀、三角板、铅笔、平行四边形纸片
为了很好的落实三维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利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例,两个学生争议草坪大小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后,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动手操作
人们常说:孩子的智慧是玩于手掌之间的。
剪拼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亲身经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
交流剪拼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剪拼方法的多样化。
课件展示动态过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直观体验图形变化的过程,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
总结公式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归纳公式,再次让学生经历思考、以及有条理进行推导的过程,感受公式的确定性。
尝试应用
回应开始的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我认为本节课最为满意的地方:
整节课上下来,感觉很好的落实了三维目标,以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接着渗透转化,经过“动手操作—同桌交流—总结公式——尝试应用”的几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了面积公式的自主探索、形成和应用的全过程。
在动手探究的环节上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不仅理解了公式的推导过程,还学会了灵活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我用自己富有亲和力的态度,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调动着大家探究的积极性。
当然也有遗憾之处:
我的课堂评价语比较单调,这需要今后更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探索环节中对差生的关注不够,应多让这些学生自己的做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