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认识自我
本单元三篇课文属“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认识自我”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鉴赏品位,把握时代精神和时代走向。
针对这三篇课文,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的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实际,通过反复诵渎,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入地认识自我。
《精神明亮的人》
亲近自然,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着自然的张力与生机。王摩诘隐居终南,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他从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获得人生的彻悟,再无烦恼困顿,灵魂纯粹而明净。喜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国,人们深信自然有灵,皆与自然和睦而居,人们接受明媚阳光最无私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宁的笑容。福楼拜致信女友:“按时看日出……”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感悟品味,生命接收自然的赠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正如王开岭曾说:“做精神明亮的人。”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成功者,人们看到的是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但很少想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茹苦含辛。海桐,一个成功的女孩。前行路上,她困惑,她痛苦,她挣扎;同时,她思索,她追求,她成熟。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就是在拼搏中品味,在追求中成长。
《我是怎样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活一辈子,连正经的痛苦都没有经历过岂不是白活一回?岂不是枉走人间?”王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就应该敢于挑战自我,决定自己人生的命运,让自己的人生燃烧!王蒙正是19岁时一次冒险的尝试,让他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缨络”编织出了一个绚烂的青春童话!
课件8张PPT。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单元导读234567Thank you for watching !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3分)
提醒幸福
毕淑敏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而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可是没有人预报幸福。
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你需要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候,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注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 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 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选自《毕淑敏散文》,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围绕什么是幸福,幸福有什么特点,当幸福到来的时候要享受、珍惜幸福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B.本文语言细腻生动,富有浓郁的情感,既有朴素的生活细节,又有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C.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因而跟预报台风预报地震一样,是可以预报幸福的。
D.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这都是幸福。
C [C项,幸福虽有征兆,但没有人预报幸福。]
2.“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它毫无生命活力,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它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2分)作者用“回味幸福的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当“鲜活”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不知道感受,不知道珍惜;而当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幸福已不再像原先那样充满生命活力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3分)
3.为什么说“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认为,“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简而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机遇、友情、成功、团圆……”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会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会带来不幸;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是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3分)
永远的巴金
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读过了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巴金喜欢关于高尔基笔下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B [A项,文中只写读《灭亡》和《新生》感到牺牲精神。C项,“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与文章内容不符。D项,前后没有必然联系,内容也与文章不符。]
5.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情感热烈,热爱青春。巴金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爱憎分明、直言不讳。爱国和人道是他终身的信仰。③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晚年用巨著《随想录》来表现历史反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说到笑话,神情仍然严肃。⑤坚持真理,敢讲真话。一辈子提倡讲真话,甚至受到过诋毁。(每点1分)
6.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理解: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巴金的崇敬和对自己的鞭策。作为后来人,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时会懈怠轻狂,但相对于巴金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成就,就会为自己的轻狂表现感到愧疚和自责。(2分)启示:面对着巴金对文学和社会这样真挚的态度,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忧国忧民,真诚质朴。巴命作为百年中国文学大家,一生对国家和人民保持热烈的感情,以笔为武器,刺破黑暗的现实;新中国成立后,发挥自己的作用,建成现代文学馆,主编《收获》杂志,提携文学后生。巴金用一生表明了奋斗不止的生命风采。(3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宣武初,为护军将军。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
迁中书监。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答。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于内,以子付妃养之。岁余,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乃表劝广嫔御。因令后归李于愉,旧爱更甚。
愉好文章,颇著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馆而礼之。所得谷帛,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于是宣武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 出为冀州刺史。
始愉自以职求侍要,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及在州,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为杀害主上。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送。诏征赴京师, 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锁絷之中,饮赏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 “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以面见至尊!”于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后灵太后令愉之四子皆附属籍,追封愉临洮王。
(选自《北史》,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B.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C.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本题,要注意前半部分对李氏的介绍,可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来断句,如“产子宝月”中,“宝月”是“子”的名字,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 “遂被宠嬖”意为“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 意思已经表达完整, 而“罢州”表示的是另一层意思,“宠嬖”与“罢州”中间应断开,故排除B、C两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指贬谪、放逐,有左迁、右迁之说。
B.赋,我国古代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如《阿房宫赋》、《二京赋》等。
C.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又特指皇帝对妃嫔媵嫱等的宠爱。
D.诏,是古代天子下达给百姓的一种文体,有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D [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D项,“诏”指皇帝颁发的文书命令,不仅仅下达给百姓,如本文中下达的命令就是给尚书的。]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愉忠于爱情,对李氏始终如一。元愉爱妾李氏虽遭顺皇后的殴打虐待,但元愉对她衷心不改;自己因叛逆被抓押回京师,在驿站休息或住宿时总拉着李氏的手。
B.元愉爱好文学,对文人关爱有加。元愉经常招引一些才人在一起宴饮作乐,对儒学宾客也给予很高的礼遇,还常召集儒学宾客住到自己的客馆中。
C.元愉心胸豁达,处乱仍从容镇定。元愉担任徐州刺史期间,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自己谋乱称帝被抓后依旧坦然自若。
D.元愉追求奢华,对现实生活不满。元愉与弟弟元怀常常相互夸耀,竞相追求奢丽生活,后因求要职不得,权势较低,李氏受辱,最终走上反叛之路。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不是他“心胸豁达”的表现。]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时要注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如(1)句中的关键词“留”“诸”“宫掖”等;(2)句中的关键词“出”“遂”“婴”等。
[答案] (1)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中,早晚坐卧都待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一样。
(2)宣武帝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抵抗君王的军队,屡屡失败,于是据守城池牢固防守。
【参考译文】
京兆王元愉,字宣德, 太和二十一年受封,被任命为都督、徐州刺史。元愉让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任长史,州中的事务无论大小,都委托卢阳乌处理。宣武帝初年,担任护军将军。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中,早晚坐卧都待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调任中书监。为他娶顺皇后的妹妹为妃,却不被他以礼相待。元愉在徐州任职期间纳李氏为妾,李氏本姓杨,是东郡人。一次元愉在夜里听到她唱歌, 就喜欢上了她,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元愉罢除徐州的官职回京师任职,想提升李氏的地位使其显贵,托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做她的养父,然后到他家按礼节迎娶,李氏生了个孩子取名宝月。顺皇后召李氏入宫,殴打了她,强迫她在宫中当尼姑,把她的孩子交给王妃抚养。一年多后,皇后的父亲于劲因为皇后很久不生孩子,就上表劝皇帝广纳嫔妃。趁机让皇后把李氏还给元愉, 两人的旧情更加深厚。
元愉爱好文辞,很擅长写诗赋。时不时地招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在一起宴饮作乐。又招集四方儒学宾客如严怀真等数十人,让他们在客馆中住下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所得到的谷物布匹,大部分都被他施舍掉了。又迷信佛教和道教, 日常开支常常青黄不接。与弟弟广平王元怀,彼此之间互相夸耀,互相比着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贪婪放纵不守法度。于是宣武帝让人把元愉押往宫禁之中审问,并杖打了元愉五十下,放出京做冀州刺史。
开始元愉自己求取侍从要职,权势比两位弟弟低,内心惭愧和不满,这一切都表现在外表上。又因为所宠爱的妾多次遭受侮辱,内外的事情都让他觉得受到了排挤压制。元愉到冀州任职后,就图谋叛逆。于是元愉杀死长史羊灵引以及司马李遵,声称得了清河王的秘密书信,说高肇阴谋杀害皇上。于是在信都的南面筑起坛台,烧柴祭告上天,登基做皇帝。大赦天下,年号为建平元年,册立李氏为皇后。宣武帝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抵抗君王的军队,屡屡失败,于是据守城池牢固防守。元愉知道自己已是穷途末路,就带着李氏及四个儿子一共数十骑冲出城门,各路军队都在后面追赶,元愉等最后被抓住送了回来。诏书征召他赶赴京城,准备用家规来训诫他。元愉每当停在驿站休息或住宿的时候,一定拉着李氏的手,叙不尽的恩爱。即使在捆绑之中,饮酒玩赏仍坦然自若,没有一点后悔或害怕的样子。到了野王,元愉对人说:“虽然皇上慈爱深厚,不忍心杀我,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接着感慨流涕,气绝身亡,年仅二十一岁。后来灵太后让元愉的四个孩子都归附王籍,追封元愉为临洮王。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1~12题。(7分)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 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注]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 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的气势,惊心动魄。
C.“轻舟故溯洄”中的“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D.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B [B项,“视听结合”不是修辞手法。]
1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施诗尾联发诗人观潮之后的感慨,由观潮联想到伍子胥及其传说,为伍子胥的冤死而鸣不平, 笔墨转换自然,耐人寻味。
[答案] ①最后一联,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的冤魂兴起的。②借以江潮的怒态象征伍子胥的“遗恨”之大、之强。③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④深化了诗歌的思想主题。
二、 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
清朝汤斌任江宁巡抚时,________,一日三餐常以豆腐汤佐食,后来,尽管官越做越大,他依然保持着简朴的作风,因衣着朴素被称为“羊裘尚书”。这些衣食住行的小事,看似________,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为官者的做派与操守。
( ),对领导干部而言,俭亦是廉,曾国藩曾对子孙________,他告诫:“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________也。”的确,一个人所吃所穿的,应当与所做的事、所用的力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其实,无论何种身份,正常人每日不过三餐,起居不过一张卧床。心中的格局与人生的境界,从来与外在的物质享受无关。
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质匮乏,百废待兴。毛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共产党人没有私利,(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忆往昔峥嵘岁月,对于在艰险中成长、在危难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弘扬节俭精神又何尝是葆有先进性的一个秘诀?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忆往昔峥嵘岁月,对于在艰险中成长、在危难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弘扬节俭精神又为何不是葆有先进性的一个秘诀?
B.忆往昔峥嵘岁月,对于在艰险中成长、在危难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弘扬节俭精神又何尝是葆有先进性的一个秘诀?
C.忆往昔峥嵘岁月,对于在危难中诞生、在艰险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弘扬节俭精神又何尝不是葆有先进性的一个秘诀?
D.忆往昔峥嵘岁月,对于在危难中诞生、在艰险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弘扬节俭精神又何尝是葆有先进性的一个秘诀?
C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在艰险中成长、在危难中诞生”应改为“在危难中诞生、在艰险中成长”;二是最后的问句否定不当。]
14.在文中两处括号内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向往美好生活
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C.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勤俭节约 向往美好生活
D.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勤俭节约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B [结合后面“俭亦是廉”,第一处应该选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据文意,第二处应该选择“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安贫乐道 具体而微 谆谆教诲 自力更生
B.清心寡欲 具体而微 耳提面命 独立自主
C.安贫乐道 微不足道 谆谆教诲 自力更生
D.清心寡欲 微不足道 耳提面命 独立自主
C [安贫乐道:指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清心寡欲:指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微不足道:指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谆谆教诲: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耳提面命: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自力更生: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独立自主:指(国家、民族或政党等)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1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
材料
劳作 漫步 学习
勤劳朴实 天真可爱 满头银发
宽敞明亮 铺满黄叶 宽广肥沃 一个个 一对对 一群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满头银发的夫妇相携漫步是幸福的。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刻苦学习是幸福的。在宽广肥沃的田野上,一群群勤劳朴实的农民辛勤劳作是幸福的。
17.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和被派遣员工三者相互关系入手分别解说。
[答案] 劳务派遣的流程依次为:①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确立劳务关系。②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③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使用关系。
三、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毕淑敏在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演讲。一开始就不断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您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她说:“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说完之后,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夜晚的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她赶快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延续了很长时间。她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该不该给自己确立一个意义呢?我们应该给自己确立什么样的意义呢?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困难时,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800字左右;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的审题立意并不难,我们采用抓关键词句法,不难把握材料要旨。材料围绕一个问题展开,那就是“人生有什么意义”。毕淑敏的回答先是“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回答还没有完,之后她又说“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如果只看到前边而断章取义,显然立意就偏了,重点应是“但是”以后的内容——“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这样就把握住了材料的主旨,写作时才能有正确的立意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题目中的这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该不该给自己确立一个意义呢?我们应该给自己确立什么样的意义呢?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困难时,我们应当怎么做呢?”这段话实际上是提示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明确你给人生所加(或确立)的意义,或奉献,或付出,或奋斗,或坚强,等等。这样,作文才能中心明确,观点鲜明。
【范文示例】
给人生加个意义
人生本来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给自己的人生加个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为人生加个怎样的意义呢?
人生的意义是超越内心对物质条件的追求。他们为了藏区的孩子们,毅然放弃城里的优越条件,选择前去支教,一去就是十几年,他们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苦,甚至为之付出一切。他们的坚持不是冲动,而是不悔的抉择。他们就是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
人生的意义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吴孟超说:“作为一个医生,要一切为病人着想,把病人当作你的亲人,要用最便宜、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为病人解决问题,治好病,给病人最大限度地减轻负担。”一位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正是这样一位好医生。他是世界上90岁高龄却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医生之一。他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做一位好医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人生的意义就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他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学会了游泳,几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金牌;16岁时,他学会了用脚打字;19岁时,开始学习用脚弹钢琴,一年后就达到了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3岁时,他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4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胡忠、谢晓君夫妇,吴孟超,刘伟……他们都给自己的人生确立了一个意义。我们虽不是完人,但我们也不能庸庸碌碌,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给自己的人生加个意义,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点评】 本文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我们每个人都应给自己的人生加个意义”。主体部分用并列式结构,以三个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层次分明;三个论据简明精当,论证有力。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发出号召,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