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学案+练习)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学案+练习)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7 22:08:49

文档简介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读准字音
伶俜(  )   摧藏(  )   拊掌(  )
赍钱(  )   踯躅(  )(  )
[答案] pīnɡ zàng fǔ jī zhí zhú
二、辨识通假
(1)终老不复取 (    )
(2)蒲苇纫如丝 (    )
(3)箱帘六七十 (    )
(4)奄奄黄昏后 (    )
[答案] (1)“取”通“娶”,娶妻 (2)“纫”通“韧”,柔韧牢固 (3)“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4)“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三、一词多义
(1)为
(2)相
(3)谢
(4)且
[答案] (1)动词,作,写 动词,是 介词,替 (2)副词,动作偏指一方,“我” 副词,动作偏指一方,“你” 副词,相互 名词,相貌 (3)动词,辞别 动词,谢绝 动词,告诉 (4)副词,将要 副词,暂且 连词,并且
四、词类活用
(1)仕宦于台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上玳瑁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广市鲑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巾掩口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卿当日胜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晚成单罗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贫贱有此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千万不复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足以荣汝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逆以煎我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留待作遗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 做官 (2)名词作动词 发光
(3)名词作动词 购买 (4)名词作状语 朝东南方向
(5)名词作状语 用手巾 (6)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7)名词作状语 在晚上 (8)形容词作名词 贫穷、没地位的人家 (9)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荣耀 (11)动词使动用法 使……受煎熬 (12)动词作名词 赠送,施与
五、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值得怜悯。
(2)千万不复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务必(表示恳切叮咛)。
(3)叶叶相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往来通达。
(4)汝岂得自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5)处分适兄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6)便利此月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方便。
(7)本自无教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8)汝是大家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代词,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答案] (1)可爱。(2)无论如何。(3)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4)自作主张。(5)处置。(6)吉利。(7)教养。(8)大户人家。
六、文言句式
(1)汝是大家子。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言复来还!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时相遣归。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仕宦于台阁。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仲卿母所遣。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杂彩三百匹。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 你是大户人家的子弟。
(2)宾语前置句 还说什么再回来呢!
(3)宾语前置句 趁早送我回娘家去。
(4)状语后置句 在官府里任官职。
(5)被动句 被仲卿的母亲休弃回娘家。
(6)定语后置句 几百匹颜色各异的绸缎。
七、文白对译































































































































































































[资料链接]
“宫体诗”诗人——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 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其中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后又与《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本诗所记述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仅婚姻制度方面就有“七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而“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一边,表明与刘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出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别名《焦仲卿妻》。这首叙事诗共356句,3 565个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标志,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文本鉴赏]
《孔雀东南飞(并序)》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贰,她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孔雀东南飞 ②双双殉情
[文本深读]
一、阅读诗歌序及第1~7段,回答问题。
1.本诗的小序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序”虽只有53个字,却具备了记叙文的六个要素,起到了“内容提要”的作用,它是全诗的总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悲剧发生的结果。这样便于读者对全诗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篇开头起兴,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3.从诗中看,焦母是怎样威逼儿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焦母用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的方式拒绝仲卿的请求。“何乃太区区”几句,焦母痛斥儿子,给兰芝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说刘兰芝的“坏处”来使仲卿休掉兰芝,可谓“威逼”, “久”更说明她休兰芝是早有图谋;“东家有贤女”几句,又以贤女相诱,逼其休妻,是为“利诱”。这几句既表现了焦母的专横,又暗示了焦、刘悲剧的根源。
二、阅读诗歌第8~22段,回答问题。
4.“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兰芝严妆: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的铺陈排比,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的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明了她的无辜和坚强。和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小姑告别: “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就要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地表现。
5.“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己愿,而是被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结构上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6.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兰芝这样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思想行为的体现,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兄长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诺中已预感到悲剧将要发生。
7.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然而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 ②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抛开《孔雀东南飞》不谈,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遣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刘兰芝的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弱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同处于被压迫被蹂躏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加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
三、阅读诗歌第23~32段,回答问题。
8.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举身赴清池”。而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死时“举身赴清池”,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体现,所以她去的很决绝。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的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四、阅读诗歌第33段,回答问题。
9.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像这样的结尾,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10.怎样理解“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话运用了互文手法,意思是: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连接。
11.填写下表,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文中句子
形象特点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勤劳能干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①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②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③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④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⑤  
总结:⑥
[答案] ①不亢不卑,很有教养 ②爱情专一 ③善良友爱 ④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⑤外柔内刚,自有主意 ⑥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能干、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五、总览全文,回答问题。
12.《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对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痴情而死的悲剧原因,众说不一。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这是门第观念造成的。焦仲卿是“大家子”,且“仕宦于台阁”,有地位和身份,而刘兰芝不过是“生小出野里”的村姑,与焦仲卿贵贱相差很大。因此“两家的婚姻是门不当户不对”。“门户不当,脸上无光”,因而焦母就要坚决反对这桩婚事。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便发生了双双殉情的悲剧。
(观点二)尽管刘兰芝在焦家生活已有两三年,但并没有生儿育女。刘兰芝自述的“贱妾留空房”、“伶俜萦苦辛”及焦仲卿与焦母诀别时所说的“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社会,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就是“无后”。因此焦母专横凶狠地虐待、驱逐刘兰芝,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铺排手法
《孔雀东南飞(并序)》突出运用了铺排(赋)的手法,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等句,都使用了“赋”的手法,铺陈排比,句式整齐,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语言更为整齐,增强了艺术效果,强化了诗歌的表现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定义: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即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作用: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气氛。
2.写法指导
铺排手法的三个注意点
(1)精心准备,力求使铺陈具有深刻意义。
(2)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铺陈时可兼用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要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
(3)灵活多变。铺陈时要因文而灵活采用,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做到运用自如,得体生动。
3.迁移运用
请结合上面所讲知识,运用铺排手法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问候每一朵穿过冬季的寒夜之后依然像晨星一样闪亮的小花,每一棵经过风雨的洗礼之后依然昂起头颅的小草,每一株在雨暴的袭击之后依然把脊梁挺得很直的小树……问候战胜艰难命运之后继续燃烧着希望的蓓蕾,问候从痛苦中解脱之后继续追求蓝天与白云的芽尖,问候肩负着繁荣大地使命的千百万飞动的叶子,问候叶子上熬过干旱岁月依然把目光投向黎明的露珠。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美与悲的结合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曲《孔雀东南飞(并序)》,刘兰芝、焦仲卿极富感染力的爱情悲剧,最后幻化成极富浪漫主义的“双飞鸟”……这对追求人生自由与爱情幸福的男女主人公,以他们的真情与勇敢紧紧地将读者的心弦扣住,不仅让人欣赏“有价值的东西”的美,还让人忍受爱情这“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痛苦,从美与悲的结合处体会到文学艺术的最美!尽管我们内心会有遗憾,尽管我们内心会有愤恨,然而,透过文学本身,我们不是会衷心地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吗?
【应用角度】 “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悲剧美”等。
2.素材应用
在《孔雀东南飞(并序)》里,兰芝、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守护两人的爱情,有价值吗?应该认识到,兰芝、仲卿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和维护生命尊严,也就是为追求幸福人生而死。如果他们屈从了强权的支配,结果就不只是婚姻爱情的自由和人生美好的感情,同时也是放弃了生活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也是生命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这样的人生,其意义价值又何在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足以说明刘兰芝、焦仲卿为婚姻爱情自由而死的伟大意义及其价值。
[群文阅读]
导读:《孔雀东南飞(并序)》既有对现实的抨击,又有对美好爱情的赞美。而在原著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符合逻辑的改编,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创造的美。通过反复品读《假如我是刘兰芝》,我们感到受作者运思的巧妙、思想的深刻:那凄凉的琴声写满了相思,忍心于人世,是为了以生的方式纪念死的苦痛,以自己的哀痛显示人间并没有“枝枝相覆盖”的梧桐,化鸟的“鸳鸯”也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附丽;更有那穿插其中的陆游与唐琬的诗词,分明是后人踏着前人的足迹,悲剧在重复,在演绎。
《孔雀东南飞》新传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又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如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仲卿朴实沉稳,甚至有些木讷。但这有什么,兰芝看中的正是仲卿的不随波逐流。兰芝以为自己找到了终身的依靠,她向仲卿发下了自己心底的誓言:“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仲卿虽然木讷,但他也深深地爱着兰芝的美,看着兰芝俊美的脸庞,他也发下自己的爱情誓言:“上邪!我欲与芝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芝绝!”但如今,海誓山盟犹在耳畔,却已是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仲卿老实本分,一没人二没钱的他无事可做。为给他谋个差事,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风言风语?
但渐渐的,兰芝感觉到了仲卿的疏远。终于有一天,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一个陌生的香囊,香囊上绣着一个小字“秦”。她的泪唰地下来了,她拿着香囊质问仲卿,但仲卿却一声不吭,独自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一纸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令便派人来为儿子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假如我是刘兰芝
世间本有一种记忆叫刻骨铭心,世人流恋于人生,牵挂二字而已。
——题记
古琴悠悠,渗透在揉碎了的音韵里。我想你青骢漫步间,那一种吟鞭东指的豪迈。琴弦只能随心一起颤抖,这一夜,这一树的苍老,彻底地成为了一个包蕴这裂痕的梦。
琴音似浅,泪却如决堤的山洪。记忆仿佛只剩一座空楼,掀开第一块砖瓦时,就注定了它撕心裂肺的疼痛。
马声哀鸣,渐渐清晰的轮廓抖落下一地的心酸。急旋的音符戛然而止,你带着也许是一份,也许是我一辈子也无法数清的哀怨驾于马上,当跨过的马蹄夹杂着横柯的葱与郁时,我,躺进了记忆的冢墓。“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句言语,一眼的绝望,我的指尖终于触不到往日的温度。然而我选择面对,你为何只恋于黄泉的一路荆棘!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往日的醉里吴音,消散于你冰冷的眉宇之间。心如止水,我捧一壶烈酒与你同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徘徊于生死之巅,那方日暮下的孤楼还在等哪一人的痴情埋于尘世!夜间的露珠,渐渐在你孤独的脸颊留下淡淡的湿润,醉于心中的那份记忆,愿君保留一生一世。
你看到我的背影,却看不懂我的心。
蒲苇纫一时,却也留下了如昙花般绚烂的一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在记忆的废墟之下等你,等你明白我选择存于此生的意义。我不与你黄泉相约,和你刻骨铭心的相遇,我将带进明天的弦音之中。我与你的鸳鸯相配,是否让你明白了我一夕如一世的幽怨与牵挂?
一袭红嫁衣,注定我与你终将天涯相隔。鸳鸯的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梧桐。
东南枝自挂,你用瞬间埋葬我们的记忆,一世煎熬,我用今生告诉你我的决心。一辈子的消磨我只想见证曾经的那一次相遇。错不在今朝,错在第一次的相遇,第一次的分别。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穿一袭红嫁衣,我吟你的思念:此时的你,在黄土间的哪一方看我?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推荐阅读篇目:
1.《遥想刘兰芝》(选自语文网)
2.《破碎的美丽》(乔叶)
3.《不一样的刘兰芝》(许晓菲)
[积文化常识]
1.贱妾留空房
妾:又称姨太、陪房,最早见于《礼记·曲礼》。“妾”在先秦和秦汉时是指女奴,后来主要指一夫多妻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也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
2.槌床便大怒
床:在古代也指一种简易的坐具,小的只能坐一个人。
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4.六合正相应
六合: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5.黄泉下相见
黄泉:在汉字文化圈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打井至深时地下水呈黄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路,指人死时通往黄泉地府的路。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
[诵国学经典]
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
[明理知义]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成长启示] 我们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但不能死啃书本;要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完善自我。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2.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大学》)
[明理知义] 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成长启示] 我们要在学习和实践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通过学习和观察获取新知,提高自己。
课件135张PPT。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6 孔雀东南飞(并序)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 [A项,“奄奄”通“晻晻”;C项,“帘”通“奁”;D项,“取”通“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B.莫令事不举 举言谓新妇
C.戒之慎勿忘 慎勿违吾语
D.多谢后世人 谢家来贵门
C [A项,“遣”,前者是“被休弃回娘家”,后者是“派遣”;B项,“举”,前者是“成功”,后者是“开口”;C项,“慎”,皆是“千万”、“一定”的意思。D项,“谢”,前者是“告诉”,后者是“辞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妾不堪驱使 ②勿复重纷纭 ③本自无教训 ④处分适兄意 
⑤徘徊庭树下 ⑥蹑履相逢迎 ⑦踯躅青骢马
⑧叶叶相交通
A.①④ B.⑤⑦
C.③⑤ D.①③
B [①古义是“使唤”,今义是“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古义是“麻烦”,今义是“多而杂乱”。③古义是“教养”,今义是“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④古义是“处置”,今义是“对违法乱纪的人做出处罚决定”。⑥古义是“迎接”,今义是“阿谀奉承”。⑧古义是“交错”,今义是“往来通达”。]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C [A项,“作息”偏指“作”;B项,“公姥”偏指“姥”;D项,“父兄”偏指“兄”。]
5.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的二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九。在汉代,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C.新妇入青庐(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
D.伏惟启阿母(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A [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刘兰芝是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被迫离开焦家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穿戴方面进行铺陈,又用了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刻画出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
(2)兰芝在离别时对仲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贴切的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与仲卿不离不弃。
[答案] (1)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2)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7.刘兰芝和焦母是《孔雀东南飞(并序)》中重点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个字。
(1)刘兰芝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2)焦母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答案] (1)(刘兰芝是一位)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行动坚决,忠于爱情的女性(形象)。
(2)(焦母是一位)极端蛮横、专断、不可理喻,违反人性的封建家长制代表的女性(形象)。
8.《孔雀东南飞(并序)》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则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颁奖词的拟写,要侧重对人物事迹的高度概括,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同时注意语言必须要有文采。
[答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刘兰芝坚强地与宿命抗争,像在沙漠里幻想绿洲一样,追寻着美好的爱情。那清池中的层层涟漪是长夜里耀眼的火花,是痴男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自由与幸福最强烈地呼唤。“举身赴清池”的那一瞬展现着为爱情献身的悲壮。这是执着于爱情者的无奈选择,这是对封建礼教无声的控诉!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9~10题。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馀。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9.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
B.作品塑造罗敷的形象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品性而及容貌。
C.通过写罗敷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她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
D.作品写旁观者见到罗敷时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种种神态十分好笑,却又无不是乡民的真情流露。
B [B项,“由品性而及容貌”错,应为“由容貌而及品性”。]
10.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歌主要描写了罗敷的外貌美,而且用路人的神态动作进行衬托,由此可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答案] 《陌上桑》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侧面映衬和烘托的手法。诗人通过描摹路人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其次,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描写又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还运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双白鹄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忽然卒①疲病,不能飞相随。
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踌躇顾群侣,泪落纵横垂。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②
【注】 ①卒:同“猝”,突然。②“今日”两句:是乐府中的套语,是配乐演唱时所加,与原诗内容没有联系。其大意是“今日相聚快乐无比,希望能这样天长地久万万年”。
1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与《孔雀东南飞》都采用了以美禽起兴的艺术手法。
B.通过本诗与《孔雀东南飞》的对比,我们认识到《孔雀东南飞》的起兴不是与下文情节全无关系,而是有一定暗示的。
C.“十十将五五”一句以白鹄们结伴而飞,反衬出一对白鹄因其中一只疲病而不得不分离的悲剧画面。
D.本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夫妻别离的悲剧。
A [A项,本诗叙述描写的主体是“白鹄”,所以不存在用“白鹄”起兴的艺术手法。]
12.此诗与《孔雀东南飞》相比较,在塑造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同:《孔雀东南飞》用对话描写刻画形象;《双白鹄》用白描手法刻画形象。
相同:都有肖像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