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等待戈多(节选)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土墩( ) 窥视( ) 脚趾( )
啰唆( ) 腻烦( ) 眺望( )
噩梦( ) 嬉笑( ) 鸨母( ) 永堕( )
[答案] dūn kuī zhǐ suo nì tiào è xī bǎo duò
(二)多音字
恶 嚼
[答案] è wù ě jué jiào jiáo
二、写对字形
[答案] 僵 疆 缰 踱 度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察看·查看
“察看”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对犯错误的人的一种处分,把犯错误者留在组织或单位,考察他是否改正错误。“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区别:侧重点不同。凡是“仔细地看、调查研究”,就要应用“察看”一词。 如:“察看风向”、“察看动静”等。凡是“检查”“翻检”的意思,就要应用“查看”一词。 如:“查看各种活动记录”、“查看各地捐款情况”。前者强调“仔细地看”,后者强调“调查”。
(2)忏悔·懊悔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向神佛表示悔过,请求宽恕。“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区别:“忏悔”本是佛教用语,指对于过去的罪责的悔过。“懊悔”指自己(感觉)做错了事情或说错了话,心里恨不该这样。
2.明确词义
(1)趁热打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劫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2)指永远不能恢复(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爱斯特拉冈 嗯,后来呢?
弗拉季米尔 后来,这两个贼准是永堕地狱、万劫不覆啦。
爱斯特拉冈 那还用说?
弗拉季米尔 可是另外的一个使徒说有一个得了救。
爱斯特拉冈 嗯?他们的意见并不一致,这就是问题的症(zhènɡ)结所在。
弗拉季米尔 可是四个使徒全在场。可是只有一个谈到有个贼得救了。为什么要相信他的话,而不相信其他三个?
爱斯特拉冈 谁相信他的话?
弗拉季米尔 每一个人。他们就知道这一本《圣经》。
爱斯特拉冈 人们都是没知识的混(hún)蛋,像猴儿一样见什么学什么。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万劫不复 症(zhēnɡ)结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爱斯特拉冈使尽平生之力,终于把一只靴子脱下。他往靴内瞧了瞧,________________,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从靴里掉出来,但什么也没看见,又往靴内摸了摸,两眼出神地朝前面瞪着。
A.把靴子口朝下倒了倒,伸进手去摸了摸,往地上望了望
B.伸进手去摸了摸,把靴子口朝下倒了倒,往地上望了望
C.往地上望了望,伸进手去摸了摸,把靴子口朝下倒了倒
D.往地上望了望,把靴子口朝下倒了倒,伸进手去摸了摸
B [解答此题时,需要注意一系列动作的逻辑关系,前文为“他往靴内瞧了瞧”与“往地上望了望”没有逻辑关系,可排除C、D两项。“把靴子口朝下倒了倒”应与“往地上望了望”存在逻辑关系,可排除A项。]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弗拉季米尔 我看见你回来很高兴,我还以为你一去再也不回来啦。
爱斯特拉冈 我也一样。
弗拉季米尔 终于又在一块儿啦!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可是怎样庆祝呢?(他思索着)起来,让我拥抱你一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看见你回来很高兴”有歧义,“很高兴”主语不明,应为“看见你回来我很高兴”。
[资料链接]
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原籍爱尔兰,1937年定居法国巴黎。主要作品有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和剧本《等待戈多》等。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日本爆炸,600万犹太人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现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等待戈多》就是这样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
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其艺术特点为: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代表作家及代表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拉纳教授》,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等。
[文本鉴赏]
贝克特在剧中所揭示的世界是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中,人的处境是尴尬的,人的寻求和期待是无望的。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苦闷、焦虑、悲观、绝望的心态。
[答案] ①脱靴子、瞧靴子、倒靴子、摸靴子 ②希望
[文本深读]
一、阅读开头至“不,这会儿不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乡间一条路。一棵树。”这一舞台景象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征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特点:这一舞台景象是荒诞的。空荡荡的舞台上,荒郊野外的乡间小路旁,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枯树。日薄西山,临近黄昏,场景笼罩在一片阴暗肃杀的“苍白”的光影下。(2)象征着世界的荒芜残酷,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凶险。两个流浪汉在孤零零的枯树下等待戈多,如同被抛弃在荒漠的人生舞台上,充满荒诞和悲剧色彩。
2.爱斯特拉冈的出场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弗拉季米尔的出场有何象征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爱斯特拉冈一出场就喘着粗气,精疲力竭地在低土墩上脱靴子,却始终脱不下来,戏剧人物刚一出场就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弗拉季米尔的出场:叉开两腿,迈着僵硬的、小小的步子前进,且自言自语着拿不定主意,咀嚼着“奋斗”两字。这个人物一露面,就展示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对生活的无望,展现了犹豫、彷徨、迷惘的心态。
二、阅读“弗拉季米尔:(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两眼出神地朝前面瞪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3.爱斯特拉冈在一条沟里过夜,为什么能让弗拉季米尔感到羡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出了人物的可悲命运,生存已无立足之地。
4.为什么安排弗拉季米尔脱帽子,向帽内窥视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弗拉季米尔脱帽子、向帽内窥视的动作和爱斯特拉冈脱靴子的动作一样,毫无意义,这也是对现实的隐喻,人们因为无聊,不断地重复毫无意义的事情。
三、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
5.剧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戈多,两位主人公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
“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你觉得两位主人公该不该继续等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应该继续等待。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因而只要还有继续等下去的欲望和打算,就说明人们还没有放弃期望,仍然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许。
(观点二)不应该继续等待。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与其等待未知,不如着眼现在,把握现在。上帝是等不来的,因为上帝相信你。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夸 张
本文展现的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正是这种荒诞,或者说夸张后的生活侧面,展现出了人们思想的角落,让人们去正视自己的生活。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也许它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失望。人们无聊的生活,也许是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等待戈多》只是夸张了这种习惯,让它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让人们不得不正视这种“习惯”的存在。
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分以下三类:
(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等处说。
(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等处说。
(3)超前夸张,即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2.写法指导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3.迁移运用
请你描写一个人物(父母、老师、同学等),要求运用夸张的手法,15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老先生是我们镇子上最好的医生,平日里但凡有个头痛发热的,都喜欢找他。掀开有些老旧的珍珠门帘,看到老先生一头白发,根根拢到了脑后的墙上,坐在古旧的木椅上,显得倍儿精神,左手拿着本线装古籍,桌前是一壶氤氲着茶香的紫砂壶。病人进门,老先生微微侧头,眼睛像一道X光,看穿了病人身体,病人顿感精神一振,药方没开,病先好了三分。
[素材采撷]
1.课内素材
等不到的戈多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两人在路边,无聊地脱着靴子,脱着帽子,一会说圣经有问题,一会说英国的妓院,他们百无聊赖。他们坐着,说着,甚至说好要上吊,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可是戈多就是不出现。我们设想在剧台上,两个人的举动会给观众什么感觉?是的,肯定会厌烦。作者贝克特就是想要这种效果。战争过后,欧洲大陆、废墟、伤残者;焦黑的土地和心灵痛苦的人民;精神的世界,也如战火后的城市,一片一片的灰烬。对于这些,人民的生命还有意义吗?生活就是自相残杀吗?这种情绪造就了荒诞派。
生活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祈求佛祖保佑,祈求基督保佑,可是就是忘了自己。当我们只去追求外界的神的庇护时,遗憾地告诉你,神也在求你不要麻烦他。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你祈求神,是你信仰神;神不帮助你,因为神相信你。
生命只有一次,你愿意一直等待机会,向戈戈和狄狄一样吗?
【应用角度】 “自爱”、“生命的意义”、“个人努力”、“生活的价值”等。
2.精彩应用
有人生活不如意,去观音庙祈求菩萨保佑,发现庙内有一人正拜菩萨,细看,却与庙中泥塑一模一样,那人奇怪,菩萨也有难处?却听菩萨苦笑:每人自有难处,但我知求人不如求己。是的,求人不如求己,面对困境苦难困惑不堪,强者从来都不会只是等待,而是在山穷水尽处走出一条新路。只有弱者才会苦苦等待上帝的青睐,正如贝克特笔下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每天在浑浑噩噩中等待戈多的到来,一天又一天,生活却依旧一团糟,戈多,从来不会现身帮助一个连自救都不会的人。
[群文阅读]
导读:一出戏,背景是荒诞的,人物是荒诞的,情节是荒诞的,好像什么都是反戏剧反传统的,但《等待戈多》的主题却是深沉而严肃的。《戈多来了》故事并不复杂,但寓意却很深刻。文章揭示主旨,豹尾重锤,深情地指出“其实,戈多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那么,终有一天你可以拥有你想从戈多那儿得到的一切”。真是意味深长,振聋发聩啊!
“认为”乎?揭露乎?
——《等待戈多》主旨探微
贝克特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贝克特参加了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那时他的奋斗理想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大家也应该不言而喻。但是战后他看到西方社会物欲横流,信仰坍塌,感到未来的渺茫和无望,他心里又该是怎样一种复杂的感情?悲观失望而义愤填膺:自己冒着被盖世太保追捕的危险、出生入死换来的自由安宁的幸福应该是这样的吗?经历过大战劫难的人们生活难道应该如此空虚无聊、按照动物的本能生活、丧失了人类应有的尊严?自己浴血奋战的结果难道应该是丑恶冷酷、人们丧失了理智的社会?所以他要揭露这个荒谬的世界,揭示现实中那些永无休止的等待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告诫人们等待是毫无希望的。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到头来只能是一场梦幻,只有失望、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
为了达到惊醒人们的效果,作家采用了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荒诞形式首先是指“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这样的布景和“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两个人物,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象征西方的社会现实。其次指剧中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莫名其妙、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离破碎。还有两个主人公重复做脱靴子、摘帽子无聊的动作,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已等了许多天,还要等待下去,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尽的等待。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
荒诞的形式——人物对白的颠三倒四、莫名其妙、语无伦次,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颇有深意的哲理,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无聊又毫无目的的行动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多么的相似!荒诞的内容——人物的迷离恍惚,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与鲁迅的《阿Q正传》、《药》中剖析的国民,又何其相似!既然我们承认鲁迅旨在唤醒国民,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贝克特不是在唤醒当时的西方民众呢?我看,正是因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用“荒诞”揭示了现实,使观众觉得舞台上的两个流浪汉时时处处有自己的影子,笑不能畅快,哭不能痛快,才引起了轰动,连演三百场,起到了惊醒的效果,才获得了诺贝尔奖。
戈多来了
朦胧中,当那两个流浪人睁开熟睡的双眼,一个身背口袋的人站在他们面前。
“戈多?”
“对,我来了。”
霎时间,流浪人兴奋了起来,“戈多来了!戈多来了!”这一消息像闪电一样,在一会儿时间里传遍了方圆数十里。
人们争相赶来,为的是得到戈多口袋中的东西。
“戈多,能告诉我你的大口袋中装的是什么吗?”
“当然。这里有你们所想要的一切。”
“那能给我一块金币吗?我做梦都想有一块。”
于是,戈多给了他一块金币。
人群沸腾了。
“戈多,我想要一幢大房子。”
“戈多,我想要一群牛。”
“戈多,我想拥有一座磨坊。”
人们纷纷从戈多那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有财富,有美色,也有权力。
渐渐地,习惯了向戈多索取的人们不再勤劳工作,不再拥有理想。他们整天好吃懒做,只会伸手向戈多讨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有一天,戈多不见了,人们只找到一张字条:我要到一个地方躲起来,只有最努力的人才找得到我。同戈多一同消失的,是那些曾从他口袋中拿出的物件。
人群又一次沸腾了。
失去索要而来的东西,人们开始反思。如果没有戈多,自己能拥有这一切吗?于是,曾经拥有一座磨坊的人开始亲手烘制建坊所需的砖块;曾经拥有一群牛的人开始饲养第一头牛犊;曾经拥有一幢大房子的人开始建造地基……人们又回到从前那种自力更生、努力奋斗的模样。人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已经为此而辛勤劳作。
不久之后,一座更大的磨坊耸立在河边,漫山遍野的牛群显示出牧牛人的辛劳,豪华气派的房子也让外来者惊叹不已……
学会自我追寻目标的人们,又一次见到了戈多。
“戈多,你回来了。”淡淡的一句,已无往日的兴奋和期盼。
戈多看见了磨坊、牛群、房屋,他笑了。
世人终于不需要依赖戈多了。
其实,戈多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那么,终有一天你可以拥有你想从戈多那儿得到的一切。
建议阅读书目:
1.《破解〈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本质及其寓意》
2.《等待戈多中的意象分析》
3.《〈等待戈多〉:揭示人的精神现实》
[诵国学经典]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明理知义] 君子安详泰然而不傲气凌人,小人傲气凌人而不安详泰然。
[成长启示] 君子平和大方,处乱不惊,安之若素;小人狂
妄自大,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明理知义] 君子胸怀坦荡,豁达,小人心中充满愁苦。
[成长启示] 君子虚怀若谷,志向高远,做事光明磊落,求得付出后的豁达和坦然;小人悲观狭隘,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
课件60张PPT。第三单元 戏剧
13 等待戈多(节选)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方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结尾别开生面,独辟蹊径,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即成一片焦土,寸草不生,真正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C.国学教育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肯定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D.小狗、青蛙、老鼠……明明是常见的玩偶形象,但在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之下,就成了一款款光怪陆离、妙趣横生的产品。
D [A项,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不合语境。B项,万劫不复:指永远不能恢复(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使用错误。C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和后面的“影响”重复。使用错误。D项,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中性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逃亡到欧洲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不少被堵在边境线上,夜晚和衣睡在地上,盖的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御寒。
B.这次比赛最终45人成功入围,经过二十四课时的项目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传承人。
C.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 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D.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C [A项,“盖的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杂糅,可去掉“盖的”。B项,成分残缺,在“传承人”后加“的认证”。D项,“提出……号召”搭配不当,“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前加“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是生活在尘世的凡人,是凡人就离不开平凡的生活。人生荣辱谁都免不了,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________,都得在这个大舞台上展开自己的人生画卷。就好像一出京剧,武生、花旦、小丑,各有自己的做法、自己的特点和形象,________,全看自己的底蕴了。
①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
②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
③至于角色能否演绎得精彩生动
④至于角色是否演绎得精彩生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第一空与前面“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相照应,应选①;第二空上下句的语境是说事后结果,不是预期效果,应选④。]
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用神奇、魔幻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将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风格独特的小说(文学)创作手法。
5.仿照画线的语句,在下面的横线上拟写几个句子。要求:语意贯通,句式一致,语言流畅。
《等待戈多》中的“戈多”是两个流浪汉的精神寄托,不管等待有没有结果,它总能给人一线希望。多一份等待就多一份期盼,就多一剂人生滋味。有人说,等待是生存的技能,是人生的智慧。梅花傲雪,那是等待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草木凝霜/秋绿凝霜 那是等待晨曦 种子埋土 那是等待发芽 江河奔腾 那是等待入海
6.法国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是很多读者一生读过的最难忘的一部作品。它篇幅并不长,只几十页,但却有一种令人绝望的漫长感。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充满荒诞感但又正经得让人震撼,即“世界上的眼泪有固定的量。为一个人哭了,就不会为另一个人哭。笑也一样。”请将这句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果世界上的笑容与泪水都有固定的量,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应为谁而哭,为谁而笑。因为你为这个人哭了或笑了,你就不会为另一个人而哭或笑。
7.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简洁明了,不超过9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直接进入复试,若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复试成功则准备入学。复试或调剂不成功的考生可以选择继续考研或考公务员或去找工作。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吝啬鬼
[法]莫里哀
第二幕 第一场(节选)
(阿尔巴贡:剧中主人公;雅克师傅:阿尔巴贡的厨子和车夫;法赖尔:阿尔巴贡的女儿艾莉丝的情人,为接近艾莉丝混进阿尔巴贡家当佣人。)
阿尔巴贡 雅克,我约好了今天请人吃晚饭。
雅克师傅 (旁白)稀罕事!
阿尔巴贡 说说看,你有好菜给我们吃吗?
雅克师傅 有,又要您有很多的钱给我。
阿尔巴贡 见鬼,老离不开钱!钱,钱,钱!他们就像没有别的话讲。啊!他们挂在嘴边的,只有这个字,“钱”。老在说钱。这成了他们的口头禅,“钱”。
法赖尔 对。
雅克师傅 说真的,管家先生,你把这个秘诀告诉我,把我这厨子差事接过去,我承情不浅。你在这家,好管闲事,成了一手抓。
阿尔巴贡 别闲扯啦。到底该怎么做?
雅克师傅 席面上有多少人?
阿尔巴贡 我们不是八个人,就是十个人。就作为八个人好了。有八个人吃的,也足够十个人了。
法赖尔 当然。
雅克师傅 好吧!那就得开四份好汤,五道主菜。好汤……主菜……
阿尔巴贡 活见鬼哟!可以款待全城的人了。
雅克师傅 烤的东西……
阿尔巴贡 (拿手捂他的嘴)哎呀!捣蛋鬼,你吃掉我的全部家当。
雅克师傅 和烤的东西同时上的……
阿尔巴贡 (又拿手捂雅克师傅的嘴)还有?
法赖尔 (向雅克师傅)你打算把大家撑死啊?难道老爷请客,是要他们死塞活塞吗?你去念念卫生守则吧;问问医生,还有比吃多了对人害处大的?
阿尔巴贡 说的对。
法赖尔 大师傅,你和你那些同行要知道:一张饭桌,上多了菜,等于是一家黑店。把客人当做朋友看待,菜饭就该清淡些才好,一位古人说得好,“吃饭为了活着,不是活着为了吃饭”。
阿尔巴贡 对。(向雅克师傅)你听见没有?(向法赖尔)这话是哪一位大人物说的?
法赖尔 我现在想不起他的姓名。
阿尔巴贡 记着把这句话给我写下来,我要用金字刻在我饭厅的壁炉上。
法赖尔 我一定写。至于晚饭,交给我办。我会安排妥当的。
阿尔巴贡 就你办吧。
雅克师傅 再好不过。我免去许多麻烦。
阿尔巴贡 就该配一些不对胃口的东西,不吃便罢,一吃就饱。好比肥肥的红烧羊肉啦,栗子肉焰的点心啦。
法赖尔 一切有我,您放心好啦。
阿尔巴贡 现在,大师傅,要把我的马车擦干净。
雅克师傅 等一下,这话是对马车夫讲的。(他又穿上他的罩褂)您说……
阿尔巴贡 把我的马车擦干净,把马准备好,回头赶集去……
雅克师傅 老爷,您那些马呀?说真的,一步都走不动了啦。我不是说,它们累坏了,躺在槽头站不起来,可怜的牲口不是累坏了,那么说,不合实情。毛病出在您老叫它们挨饿,饿到后来,也就只有皮包骨头,马架子、马影子、马样子了。
阿尔巴贡 什么活儿也不干,说病就病。
雅克师傅 老爷,什么活儿也不干,就该挨饿吗?可怜的牲口,多干活儿,可是有的吃,它们好多了。看见它们就剩一口气了,我打心里就难过;因为说到临了,我对我那些马有感情,看见它们受罪,就像自己受罪一样,我每天省下自己的口粮来喂它们。老爷,对生灵没有一点点怜惜,未免心肠也太狠了点儿。
阿尔巴贡 赶一趟集,又不是什么重活儿。
雅克师傅 老爷,不成,我狠不下这个心吆喝,它们那副可怜样子,我拿鞭子抽,要良心不安的。它们连自己都拖不动,您怎么好叫它们拖车?
法赖尔 老爷,我约街坊毕伽底人吆车好了,再说,我们也需要他预备晚饭。
雅克师傅 也好。它们宁可死在旁人手中,也别死在我手中。
法赖尔 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
雅克师傅 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挡的好手。
8.下面对作品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名剧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特有的聚财愿望,抨击了金钱万能的思想,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罪恶。
B.本剧语言幽默诙谐,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特别是雅克师傅这个形象的塑造,给作品增色不少。
C.剧中的舞台提示,作为戏剧语言的一部分,简明、恰切,与人物的语言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D.虽然是选段,但所涉及的人物已十分饱满,这源于作者对人物语言的精心设计。
A [无“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罪恶”之意。]
9.剧中人物的语言有“对白”和“旁白”,本文中“(旁白)稀罕事!”起什么作用?(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突出阿尔巴贡平时很少请人吃饭的吝啬特点。
10.文中对白“法赖尔 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雅克师傅 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挡的好手。”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法赖尔话的潜台词是:你这是装傻充愣,用夸张的语言糊弄阿尔巴贡。雅克师傅话的潜台词是:你就会阿谀奉承讨阿尔巴贡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