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橘红色( ) 苍穹( ) 怦怦直跳( )
斑斓( ) 遨游( ) 矫健( )
目眩( ) 呕吐( ) 坚如磐石( )
烧灼( )
[答案] jú qiónɡ pēnɡ lán áo jiǎo xuàn ǒu pán zhuó
(二)多音字
劲 核
荷 场
[答案] jìn jìnɡ hé hú hé hè chánɡ chǎnɡ
二、写对字形
[答案] 拔 拨 跋 眩 绚 炫 斓 阑 澜 谰 磐 槃 罄 馨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坚韧·坚忍
两者都是形容词。“坚韧”指坚固有韧性。“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2)沟通·勾通
两者都是动词。“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一般指情感或物质等。“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
2.明确词义
(1)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不转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2)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此时,大厅大屏幕蔚(wèi)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尤如一幅色彩绚丽的优美画卷,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指挥和准确控制下,“神舟”五号飞船仿若娇健的雄鹰,在太空中尽情地飞翔……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犹如 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色彩绚丽”强调色彩华丽。) 矫健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它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 信息交换、____________等任务。
A.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
B.监控显示、飞行控制和分析计算
C.分析计算、监控显示和飞行控制
D.分析计算、飞行控制和监控显示
A [按照工作的逻辑顺序,选A项。]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个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中成分残缺,“练习”后缺少中心语;应在“负荷”后面加“动作”。
[资料链接]
王光荣,《光明日报》特派记者。
冯春梅,《中国青年报》记者。
刘程,《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
首次太空之旅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五”,环绕地球飞行14圈,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这次为期21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就此,《光明日报》特派记者王光荣撰写了消息《心随飞翔》,《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撰写了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消息: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在新闻体裁中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采取“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文本鉴赏]
1.《心随飞翔》
本文通过真实记录2003年10月15日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睹“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前后那激动人心、永载史册的一幕,赞颂了我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和为这一光辉事业付出艰辛劳动的航天工作者们,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2.《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
本文以航天英雄杨利伟“潇洒走苍穹”为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地报道了他成为英雄的经历,用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杨利伟能够“潇洒走苍穹”,是与他坚如磐石的意志、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全面的知识等分不开的,全面展现了一位航天英雄形象。
[答案] ①讴歌成就,赞美英雄 ②顽强质朴的英雄形象
[文本深读]
一、阅读《心随飞翔》“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至“跟踪正常”,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包括哪几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导语部分为开篇前5段。(2)在导语部分,作者满怀激情地介绍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时间及重大历史意义。
2.节选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节选部分大量运用短句,表达出了强烈激动的感情;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在一起,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二、阅读《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至“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回答下面的问题。
3.“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内容写杨利伟在失重的状态下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下文的内容是杨利伟飞天前所做的工作。
4.文中写离心机训练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离心机训练的艰难情形,反映出杨利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
三、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
5.作者说杨利伟“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作为一位“偶像”,杨利伟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请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在杨利伟的身上,我学到了他为国家、为民族的航天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观点二)杨利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并把任务顺利地完成。
(观点三)杨利伟对自己高标准要求,对事业从不畏难,积极应对困难的心态等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在《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一文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来刻画杨利伟的形象。如:“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这属于直接描写。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这里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杨利伟诉说在飞船中的种种感受,让人感受到他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教练黄伟芬的话更突出了杨利伟训练的刻苦,更突出了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人的勇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直接和间接描写的结合,使杨利伟的形象更丰满、更感人。
2.写法指导
正面描写,在记叙文中,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的,就是正面描写,也称为直接描写。它包括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侧面描写是指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事件的侧面描写,通常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等,间接地把某一事件写清楚。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不需要多花笔墨,即可收到显著的艺术效果。
运用侧面描写需要注意:(1)侧面描写的引入部分必须自然。文章不需要烘托,而生硬地烘托就是画蛇添足,效果会适得其反。(2)应抓住事件主体叙述清楚,不宜像正面描写那样详尽。侧面描写只起到辅助作用。(3)侧面描写应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正面描写相配合。
3.迁移运用
围绕“我的父亲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写一段话,要求:①对父亲的描写综合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手法。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父亲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听母亲说,父亲年轻时是厂里的“门面”,技术高,长得帅,懂唱歌,嗓门一亮出来,十里八乡都能听见。不过,我视父亲为偶像,可没这么肤浅。我喜欢他的书生气。每到周末,父亲拿出他的紫砂壶,沏上一壶龙井,戴上镶着金边儿的眼镜,坐在他老旧的藤椅上,阳光打在他白色的衬衣上,给父亲镀上一层神圣的光辉,身边茶香缭绕,那一刻仿佛永恒!让人不自觉想到陆游的“万卷古今销永日,一窗昏晓度流年”。
[素材采撷]
1.课内素材
航天英雄杨利伟
飞船进入太空轨道后,杨利伟感觉身体似乎要飘起来,他知道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来到了太空。他感觉自己头朝下脚朝上。他意识到这是失重状态下的一种错觉,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很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他强迫自己在意识上对抗这种错觉,凭借顽强意志,很快恢复了正常。
【应用角度】 “坚强”、“面对困境”、“毅力”等。
2.精彩应用
苏轼说:“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当杨利伟一个人待在一个仅有几立方米的狭小封闭的空间,身处幽邃黑暗的太空时,孤独、寂寞来袭,还要时刻面临“空间运动病”的威胁,此时人类的科技、个人的身体素质已经无能为力,唯有坚强意志和精神才能够超脱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杨利伟以自己坚忍顽强的意志和黑暗对抗,圆满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之旅,完成了国家和人民交付给他的伟大使命。
[群文阅读]
导读: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很早就产生过飞天梦想的民族。有了梦想,还需要一步一步百折不挠地去探索去奋斗。作者亲身经历了“神十”发射过程,感受到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作者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简史,用饱含热情的话语赞扬了航天工作者那种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
亲历“神十”发射
⊙黄亚洲
我们踩着戈壁上的褐色的沙粒,绕过一蓬蓬的芨芨草,坚定不移地挺进。激动人心的时刻正在临近。我们的心脏在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声音。
阳光在接近17时38分的时候仍然是这么猛烈,荒芜的大漠溅着它的热辣,蒸腾着往裤腿里钻。在现场两个多钟头的等待中,我已经几次从车里出来向东方瞭望,又被无情的热浪逼回车内。好在党史专家刘涓迅速从后座找出来一顶草帽递给我,这才让我能够于阳光的刀剑下直挺挺地耸立于大漠,就像远处的那支直挺挺的火箭。
卫星发射中心虽冠以酒泉之名,地理位置其实是在酒泉以北方向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大漠茫茫一片。我们的颠簸的越野车在两个小时之前,就一直处于世界的圆心,放眼四顾,皆是褐色的地平线,刹那间痛感地球真是滚圆的。
当然,两男一女三位航天员几分钟后马上就要比我们真切万倍地感受到地球的形状。他们现在端坐于座舱,肯定已经拉下了面罩。我想,此刻,他们坐在即将咆哮的“神十”里面的那种紧张,肯定与我们这些现场观看者一样,甚至会更加厉害,但也有可能,他们压根儿就不紧张,长达十数年的航天培训早使他们处变不惊,他们心脏的每次跳动都缓慢有力,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淡定的人。其中的指挥长聂海胜不是已经第二次上天了吗?他自然就更加老禅入定,根本不把这一刻的天空当回事儿。
在我屏住呼吸的目光中,激动人心的“17时38分”终于如期来临。在那准确的一瞬间,只见蓝色发射架下方突然向四周喷射出橘黄色的烟雾,喷发速度迅如子弹。准确地说,并不是发射架喷发的,那烟雾应该是来自脱离了发射架扶持的那支雪白的火箭尾管,只是我们的肉眼根本无法分清这种细微的区别,只感到心头顿时一跳:来了,伟大的天地交会终于开始了!
天地的交会其实经常发生,下雨、下雪、下雹子、下陨石都是,但是反向的交会却很少,土地又如何击中天空?何况,此次响起的又是咱们中国人的回声,这回真的是要让上天看一看,咱们的“神十”与“天宫一号”如何在太空玩儿中国式的绣花,中国可是苏绣、湘绣、蜀绣的故乡。
俊俏犹如绣花针的白色火箭笔直地上升。大约间隔了四五秒,惊心动魄的隆隆声终于贴地而来,震动了我们的耳膜。那种隆隆声类似低空飞行的飞机,但声音有冲击感,听上去带劲,有一种爆发力。
上升中的白色火箭越来越细,越来越像一枚亮晶晶的绣花针,尾部不停喷射的火焰与火箭本身几乎是同样的长度,一截雪白、一截鲜红,衬着天空的湛蓝,煞是好看。
我的脖子越仰越高,后来不得不用手按住草帽。眼见得“神十”由一条雪白的细线,逐渐缩成一粒亮闪闪的星星,然后,星光慢慢微弱,全然隐入了蔚蓝色,轻微的隆隆声也早已不知不觉地消失。这一肉眼观察,竟然整整持续了两分钟。
这是一次圆满的发射,蓝天被针灸了一下,松开一道细细的口子,放三名中国人去天上寻找自己的临时的家了,“天宫一号”正在太空深处等着一把开门的钥匙。
就让我们委托这三名有名有姓的中国年轻人,去天上表达地球人的强大意愿吧,我们这些在广袤的土地上久久仰脸的人,在戈壁滩举起双手摇晃的人,就像一丛丛风中的芨芨草,微弱、普通、众多、不起眼,但内心里,此刻,却都是这样的踏实与满足。
与梦同飞
——献给中国航天事业
五千载沧海桑田,六万旬崎岖坎坷;十八遭风起云扬,一百年无语沉默——铸就了中华民族这股伟大、神奇而又不可磨灭的力量!
千年飞天梦,一朝终成功。有谁能数得清这其中究竟凝结几代人的心血?几世间的拼搏?几场生与死、成与败的惊心动魄的较量?
从不知矮了多少的地平线开始,从外邦轻蔑的冷嘲热讽开始,更从炎黄这充满自信心的梦想开始,六七十年代中国成为宇宙天空中举世瞩目的星座!
真想问一问,那成功发射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自制运载火箭是否去慰问了你们于奋斗时斗转星移的星辰?那“东方红”一号是否真的红似你们赤子般的诚心?那“返回型人造卫星”载得回新发现,却是否载得回那些流逝的生命与青春?二十年前风化的额前,是你们老一辈航天人光荣的皱痕,任期盼的刻刀留下无情岁月的印记,却一刻也抹不掉当初的铮铮誓言!
世界日新月异,中国匍匐前进。转眼到了八九十年代,这是航天人又一个探索的黄金时代:“东方红”二号继续让国人看到他们的心一直如红旗的光泽,第一艘“神舟”号更是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与精神共同的巅峰!梦想成真让中国人看到了自信,更看到了实力。
时间的巨型磁针倏然划过2000年,一个崭新的世纪,又成就了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神五”、“神六”、“神七”把六个华人送进太空,也带着华夏儿女的亿万颗心飞到了太空。我们都不曾身处船舱,却能深切体会到那种胜则英魂,败则冥魂的义无反顾;却能显然听得见点火的刹那幕后工作者异常猛烈的心跳;更能看得见飞船安全着陆时那么多人泪流满面……飞行员是可爱的,科学家是可敬的,为航天梦想献身的人将铭记于国人的心中!
与星月交会的人必将与星月齐辉,与天地共舞的人必将与天地共存。热爱科学的人们,崇尚真知的臣子,献身人民的英雄,地球不会忘记你们,宇宙不会忘记你们,历史更不会忘记你们!
探索没有停止,美梦终会成真。有位伟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具备三个头脑。一个是天生的大脑,一个是从书本中得到的头脑,还有一个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中得到的头脑。”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无畏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中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勤于探索的中国人,必将与梦同飞,创造出更多、更大的航天奇迹。
建议阅读书目:
1.《永恒的瞬间》
2.《我的航天梦》
3.《从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看我国的航天史》
[诵国学经典]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明理知义] 使老年人终其天年,中年人为社会效力,幼童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成长启示]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人类一以贯之的梦想。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
[明理知义] 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一样,看待别人的家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
[成长启示] 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是一视同仁,无贵贱亲疏的区别,一律平等。这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一贯的博爱传统,理应发扬光大。
课件57张PPT。第二单元 新闻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五)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伏彼起,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②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回首。
③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控制中心。
④与此同时,在计算机主机房内,科技人员一个个正目不转睛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手指飞速敲击着键盘,计算着飞船实时轨道。
⑤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⑥更可怕的是,他们名气大,有些还有社会兼职,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把自己信手拈来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C [①此伏彼起: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使用正确。②不堪回首:指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使用错误。③源源不断:形容连续不断。使用正确。④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使用正确。⑤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望文生义。⑥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使用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太空的微重力、高洁净、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以及外星球上丰富的各种矿藏,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最大的资源宝库。
B.过去两周来,因为微博力量的存在,“明星委员”是否迟到早退,是否积极发言、写提案,都备受网民关注。
C.由中国牡丹产业服务联盟、山东菏泽润龙航天育种有限公司等单位捐赠的油用牡丹种子、观赏牡丹种子、贡米种子、油芍种子、小麦、老玉米种子随着天宫二号和神十一载人飞船在离地393公里的中轨道高度完成了驻轨停留并顺利返回。
D.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补虚乏、益气力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C [A项,主宾搭配不当。B项,语义重复,“备”在“备受”中作副词,词义是完全、都,与前面的“都”重复。D项,成分残缺,介词误用,导致缺主语,去掉“由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________。火箭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________……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 C.②③⑥⑦ D.②④⑥⑧
A [从强调发射环境(上文的“凌晨”)考虑,第一处选①,从突出气势是与下文衔接考虑,第二处选④;第三处选⑤,与句①的句式一致,第四处选⑦,既有事理顺序,句意也给人以回味。]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飞船的名称可简称为“神五”、“神六”)。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后反映,神舟飞船乘坐非常舒适,感觉很满意。但是有两个小的技术细节需要改进,一是返回舱舷窗的位置让他在观察时感到别扭;二是飞船上用来收集杂物的袋子,地面上感觉用拉链比较方便,太空中的实际感受却是用绳系口的方式更方便。针对杨利伟提出的意见,在神舟六号设计建造过程中,飞船工程师反复亲身体会,调整了航天员座椅与舷窗的相对位置。重新生产的用来收集零散物品的袋子,封口处也都尽量改成了尼龙搭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杨利伟乘坐“神五”的感受促进了“神六”两个技术细节的改进。
5.为纪念我国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进行科学实验、首次有女航天员参与并创长达13天的航天新纪录,济南市邮政局特启用纪念邮戳一枚。下面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邮戳”。请用简明的文字描述这枚邮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纪念邮戳图案呈圆形,内嵌航天英雄景海鹏、刘旺、刘洋的光辉形象,下方为刚刚落地的“天宫”一号返回舱外景,并注以成功返回的时间“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舱安全着陆”和“2012.06.30济南”等字样。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 ①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 ② 。因此, ③ ,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从补写语句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再研读内容,①后讲的是“太空垃圾”,①处必涉及“太空垃圾”;承接上文“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②处所填句子讲的应是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处水到渠成,应填与“解决太空垃圾问题”有关的句子。
[答案] (示例)①都变成了太空垃圾 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 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7.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一个标题。
新华网北京6月11日电 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3名宇航员依次进入“天宫一号”。
“神舟”十号凌云腾空的那一刻,国人在欢呼雀跃中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中国航天梦,再次踏上茫茫太空,开始崭新的征程,成为伟大中国梦的领航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神十”飞天,领航“中国梦”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飞天勇士征太空 瑞雪送行舞翩翩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
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神州大地上很多人还在梦乡之中。“问天阁”广场上却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曾经和两位飞天勇士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人们朝着航天员专用通道出口驻足而立,翘首以盼。
再过约半小时,中国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聂海胜将从这里受命出征,携手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太空之旅。
忽然,“问天阁”上空飘起了雪花,戈壁的秋风漫卷着雪花,飘飘洒洒。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循着这有些激动的声音,只见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并肩而行,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自信的笑容写在他们脸上。
“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信任与期待。
“是!”
两位飞天勇士铿锵作答和标准军礼的精彩瞬间,再次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雪裹着风,风夹着雪,虽然越来越大,但飞天勇士丝毫不以为意。在翩翩起舞的雪花里,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费俊龙、聂海胜微笑着向两旁前来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随后,两位飞天勇士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便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就在费、聂登上专车,真正踏上太空征程的那一刻,奇迹突然出现:风停了,雪止了!人们这时似乎才恍然大悟,秋风瑞雪舞翩翩,原来是要专门为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送行。
风止雪住,送行的人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远去的车队,注视着戈壁中倚天而立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人们为两位飞天勇士祝福,祝福他们多天的太空旅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人们也在期待,期待他们的凯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交代了事件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两句,一方面描写了发射地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为航天员的出场渲染了雄壮的气氛。
B.三次写到“雪花”,一方面是写实,交代天气环境;另一方面渲染了热烈的送行气氛。
C.“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渲染了热烈的送行场面,也烘托了航天员从容、自信、轻松的心情。
D.“雪裹着风,风夹着雪”,渲染了送行场面的高潮,也烘托出航天员坚定的意志、傲然的风范。
A [A项,“第一段交代了事件和事件发生的时间”有误,应为“第一段交代了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地点”。]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将我们的目光带到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送行的场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和聂海胜。
B.“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作者有意将时间交代得特别详细,增强了宇宙飞船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神秘色彩,同时也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
C.在“问天阁”广场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对话非常简洁,双方语言刚劲有力,蕴含着信任与期待。
D.“风止雪住”,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独出心裁的一笔,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但这样写更能突出“秋风瑞雪舞翩翩”对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的祝福。
A [B项,“增强了宇宙飞船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神秘色彩”有误;C项,从文中看,“刚劲有力,蕴含着信任与期待”主要是指总指挥陈炳德的话语;D项,曲解文意,“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与文意不符。]
10.文章画线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加突出强调了这次飞天行动在我国和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