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科学测量(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科学测量(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7 20: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4节 科学测量(1) 课型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 2、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 难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书的时候的估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测量的重要性: 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测量,那我们具体什么时候需要测量呢?(学生回答) 小结:各行各业都需要,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 提问:如果不借助工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呢? 学生:桌子有几个手长;用脚步量教室长度,有几步;甚至到家里乘车有10分钟的路,用时间表示。 上节课我们知道,用我们的感官对长度判断可靠吗?(个人有差异,上面两个例子因人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 ? 二、长度单位: 以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中国市尺,英国英尺,不统一,引出国际单位制米(m)。[量课桌,用米表示]但对于大点的距离,我们用千米(km)(公里)表示,小点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纳米(nm)表示。 10-3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科学计数法(当长度非常长或者非常短时,就可以用到,如地球周长4万千米=4×107米) 让学生估测一些长度(教室的长,学校跑道的长度,校园楼高等) 纳米技术:纳米衣服,纳米洗衣机等等? 三、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 1、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有的尺,注意:测量范围,起始点,大格小格的单位,零刻度线等等) 2、正确示范(课件演示) 1测量时,先要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并齐(没并齐的后果) 2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叫学生上来左右读 3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或刻度不清怎么办?(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来进行读数) 4、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科学书,手(讨论并回答) ? 四、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的选择: 不同的长度要用不同的尺,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也要用不同的尺。(演示各种尺),除了尺,还有其他的测量工具:声纳、电磁波、激光等等P12 2、测量方法:(P12讨论) 1测厚度,可以先测量n张纸的厚度,然后测得的值L再除以n,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为L/n(n>50,越厚越准确);测钢笔杆的直径,可以看课件的演示,方法有两种。(注意多测几组,因为直径不规则) 2课后思考讨论,有合理方案的下节实验课去做 ①、累积法:测纸的厚度,细金属丝直径等 ②、替代法 1.用尺测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L。 2. 推着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里,数出车轮转过的圈数n。 3.算出学校到家的距离: S=nL ③、化曲为直 方法:使一根不可伸长的细棉线与待测的曲线重合,在棉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测出软线上起点和终点间的距离即可。 ④、组合法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