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4节 科学测量(3) 课型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一般温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原理。 2、通过实验学会测量温度,能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
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导入 提问:请你说出你对昨天天气的感受。学生一边回答,教师可以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再请学生体验下这两杯水,说出你的感受。 (二) 新课的教授 通过上述导入,提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上述物体的“冷”和“热”呢,我们是通过感觉来判断的,而且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即使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人们感觉温度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同一环境下,石头和毛衣,感觉石头更“冰”,那么,如果我们要统一我们的答案,应该怎么办呢?对,我们就要用到温度计(出示温度计),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下面我们看看温度计的结构(ppt显示温度计的放大结构)。请同学们观察温度计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温度计下端有一颗玻璃泡,玻璃泡里通常装有水银或者酒精,玻璃管上的刻度是每份相同,玻璃泡内的液体受热时膨胀,液体上升,受冷时,液体受冷,体积减小。这时,液体回达到一个刻度,读出读数,就为该物体的温度。温度计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我们了解温度计的结构以后,那应该怎么样来正确使用它呢?我请几位同学先来测出刚才两杯水的温度,其他同学参照书本P16页的图,思考这几位同学测量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价这位同学的操作,出示关于温度计使用流程的PPT以及如何读数,板书解释) 刚才我们学习了测量温度的方法,那么,假如我要测量我的体温怎么办呢?对,我们要用到体温计。 (出示体温计实物图,同时安排一位同学测出其体温)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与其温度计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出示体温计的图片,放大曲颈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1体温计要离开人体才能读数,为防止水银受冷回流到玻璃泡内,使读数仍能保持在原来水平,就有这个“曲颈”设计了。所以在下一次使用前,我们应该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方可进行下一次测试。 2 人体的体温变化在36摄氏度到42摄氏度。 刚才我们在了解体温计的时候,xxx同学已经测出了她的体温,,现在向我们展示一下她的体温是否正常。 (ppt展示正常体温的变化,以及不同测量部位的正常体温) 在我们使用温度计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特别是水银温度计。如果我们不小心打碎了它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出示水银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温度的仪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了 (出示各种温度计,以及使用方法)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