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课件(共13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3.雨的四季课件(共13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8 18: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雨的四季
3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jié

miǎo
duō



Xī lì

淅淅沥沥
睫毛
吝啬
高邈
咄咄逼人
池畦
娇mèi( ) 屋yán( ) 静mì( )
lì( )临 粗guǎng( ) 草duò( )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雨的四季》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第①段):
第二部分(第②一⑤段):
总写我喜欢“雨”。
具体叙写四季“雨”的不同特点。
第三部分(第⑥⑦段):
抒发对“雨”的 赞美之情。
导思2. 不同季节的雨什么特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雨的?
导思3.: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文中句子加以感受。
四幅美景
抒发情感
关键词:
雨美 喜爱
导思4.作者描写雨景图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加以赏析。
修辞手法
导思1.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材料?
结构形式
导学提纲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
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
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和拟人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
比喻的作用是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答题时需要分清本体与喻体,注意修饰限制喻体的词语,进而把握本体的特点,揣摩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一般答题模式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的特
点,表达出作者的……之情。
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四季的雨的景象、雨的音
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
爱。
1.调动感官显色彩。
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的特点。
2.巧用修辞绘神韵。
作者抓住四季的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如果说春雨是一个娇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个泼辣的大嫂了;如果说秋雨是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那冬雨可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了。作者在这里表现出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春季就降临。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 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完成《练闯考》上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