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件56+教案+练习)1.2.2 “非”(否定)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件56+教案+练习)1.2.2 “非”(否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8 19:12:11

文档简介

1.2.2 “非”(否定)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能写出简单命题的“綈p”命题.(重点)
2.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初步应用.
3.掌握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难点、易混点)
 通过对逻辑联结词“非”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否定某命题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
1.逻辑联结词“非”
(1)命题的否定: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2)命题綈p的真假:若p是真命题,则綈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綈p必是真命题.
思考1: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是什么?
(1)p:5是25的算术平方根;q:5不是25的算术平方根.
(2)p:y=tan x是偶函数;q:y=tan x不是偶函数.
[提示] 两组命题中,命题q都是命题p的否定.
“非”与日常用语中的“非”含义一致,表示“否定”“不是”“问题的反面”等;也可以从集合的角度理解“非”:若命题p对应集合A,则綈p对应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UA.
2.全称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p
綈p
结论
?x∈M,p(x)
?x∈M,綈p(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
思考2: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全称命题的否定形式唯一吗?
[提示] 不唯一,如“所有的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否定是“并不是所有的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是“有些菱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3.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存在性命题p
綈p
结论
?x∈M,p(x)
?x∈M,綈p(x)
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思考3:对省略量词的命题怎样否定?
[提示] 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容易知道它是全称命题或存在性命题.一般地,省略了量词的命题是全称命题,可加上“所有的”或“对任意”,它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反之,亦然.
1.命题“平行线不相交”中(  )
A.没有使用任何一种逻辑联结词
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
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
D.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
B [“平行线不相交”表示平行线相交的否定,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故选B.]
2.已知命题p:2+2=5,命题q:3>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或q”为假,“非q”为假
B.“p或q”为真,“非q”为假
C.“p且q”为假,“非p”为假
D.“p且q”为真,“p或q”为假
B [显然p假q真,故“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非q”为假,故选B.]
3.已知p:??{0},q:{1}∈{1,2}.由他们构成的新命题“p∧q”“p∨q”“綈p”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 [容易判断命题p:??{0}是真命题,命题q:{1}∈{1,2}是假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p∨q真命题,綈p是假命题,故选A.]
4.命题“若a<b,则2a<2b”的否定为________.
[答案] 若a<b,则2a≥2b
“綈p”命题的构成与真假判断
【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若x,y是奇数,则x+y是偶数;
(2)若xy=0,则x=0或y=0;
(3)若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一定是奇数;
(4)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解] (1)若x,y是奇数,则x+y不是偶数,假命题.
(2)若xy=0,则x≠0且y≠0,假命题.
(3)若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不一定是奇数,真命题.
(4)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假命题.
(1)一些常用的正面叙述词语和它的否定词语的关系要熟悉,总结如下:
正面
词语
等于(=)
大于(>)
小于(<)


都是
全是
否定
词语
不等于
(≠)
不大于
(≤)
不小于
(≥)

不是
不都是
不全是
正面
词语
任意的
任意两个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一个
所有的
至多有n个

否定
词语
某个
某两个
一个也
没有
至少有两个
某些
至少有
n+1个

(2)当命题p真假不易判断时,可以转化为去判断命题綈p的真假,当命题綈p为真时,命题p为假,当命题綈p为假时,命题p为真.
提醒:若命题p是真命题,则綈p是假命题;若命题p是假命题,则綈p是真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p:y=sin x是周期函数;
(2)p:3<2;
(3)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4)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解.
[解] (1)綈p:y=sin x不是周期函数.命题p是真命题,綈p是假命题.
(2)綈p:3≥2.命题p是假命题,綈p是真命题.
(3)綈p:空集不是集合A的子集.命题p是真命题,綈p是假命题.
(4)綈p:一元二次方程至少有三个解.命题p是真命题,綈p是假命题.
命题的否定的真假应用
【例2】 已知命题p:方程x2+2ax+1=0有两个大于-1的实数根,命题q:关于x的不等式ax2-ax+1>0的解集为R,若“p∨q”与“綈q”同时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命题p:方程x2+2ax+1=0有两个大于-1的实数根,等价于
?解得a≤-1.
命题q:关于x的不等式ax2-ax+1>0的解集为R,等价于a=0或
由于?
解得0因为“p∨q”与“綈q”同时为真命题,即p真且q假,所以解得a≤-1.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
由真值表可判断p∨q、p∧q、綈p命题的真假,反之,由p∨q,p∧q,綈p命题的真假也可判断p、q的真假情况.一般求满足p假成立的参数范围,应先求p真成立的参数范围,再求其补集.
2.已知命题p:|m+1|≤2成立.命题q:方程x2-2mx+1=0有实数根.若綈p为假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m+1|≤2?-2≤m+1≤2?-3≤m≤1,
即命题p:-3≤m≤1.
方程x2-2mx+1=0有实数根?Δ=(-2m)2-4≥0?m≥1或m≤-1,
即命题q:m≥1或m≤-1.
因为綈p为假命题,p∧q为假命题,则p为真命题,所以q为假命题,綈q:-1<m<1.
由?-1<m<1.
即m的取值范围是(-1,1).
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及应用
[探究问题]
1.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有什么关系?
[提示] (1)结构关系的认识
①全称命题中的全称量词表明给定范围内所有对象都具备某一性质,无一例外.
②存在性命题中的存在量词却表明给定范围内的对象有例外.
③两者正好构成了相反意义的表述,所以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真假性的认识
全称命题的否定与全称命题的真假性相反;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与存在性命题的真假性相反.
2.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1)全称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一个存在性命题,给出全称命题的否定时既要否定全称量词,又要否定性质,所以找出全称量词,明确命题所提供的性质是对全称命题否定的关键.
(2)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一个全称命题,给出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时既要否定存在量词,又要否定性质,所以找出存在量词,明确命题所提供的性质是对存在性命题否定的关键.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否定的真假.
(1)所有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
(2)任何实数x都是方程5x-12=0的根;
(3)对任意实数x,x2+1≥0;
(4)某些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x∈R,5x2+1<0;
(6)?x,y∈Z,使得x+y=3.
[思路探究] (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否定全称命题时可分两步:第一步将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第二步将结论否定.
(2)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否定存在性命题时可分两步:第一步将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第二步将结论否定.
[解] (1)命题的否定是“有些自然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因为0是自然数,所以为真命题.
(2)命题的否定是“存在实数x不是方程5x-12=0的根”.真命题.
(3)命题的否定是“存在实数x,使得x2+1<0”.假命题.
(4)命题的否定是“没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菱形”.由于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
(5)命题的否定是“不存在x∈R,使5x2+1<0”,即“?x∈R,5x2+1≥0”.5x2+1≥1≥0,因此命题的否定是真命题.
(6)命题的否定是“?x,y∈Z,x+y≠3”.
当x=0,y=3时,x+y=3,
因此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
1.(变换条件)本例(4)改为“某些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写出该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解] 命题的否定是“没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即“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不是正方形”,假命题.
2.(变换条件)本例(4)改为“某些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写出该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解] 命题的否定是“没有一个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即“每一个菱形都不是平行四边形”,由于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该命题为假命题.
?1?否定全称命题时,首先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再对性质进行否定.否定存在性命题时,首先把存在量词换为全称量词,再对性质进行否定.
?2?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真假性与其否定的真假性相反.
提醒: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对省略全称量词的全称命题可补上量词后进行否定.
1.思考辨析
(1)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只需否定其结论,无需改写量词. (  )
(2)“?x∈R,x2-2x+1≥0”的否定是“?x∈R,x2-2x+1<0”.
(  )
(3)“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的否定是“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不是正数”. (  )
[提示] (1)× 先更换量词(全称量词换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再将结论否定.
(2)√ (3)√
2.已知U=R,A?U,B?U,命题p:∈A∪B,则綈p是(  )
A.?A      B.∈?UB
C.∈A∩B D.∈(?UA)∩(?UB)
D [綈p:?A∪B,即∈(?UA)∩(?UB),故选D.]
3.在一次跳高比赛前,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试跳了一次,设命题p表示“甲的试跳成绩超过2米”,命题q表示“乙的试跳成绩超过2米”,则命题(綈p)∨(綈q)表示(  )
A.甲、乙恰有一人的试跳成绩没有超过2米
B.甲、乙两人的试跳成绩都没有超过2米
C.甲、乙至少有一人的试跳成绩超过2米
D.甲、乙至少有一人的试跳成绩没有超过2米
D [綈p表示“甲的试跳成绩不超过2米”,綈q表示“乙的试跳成绩不超过2米”,故(綈p)∨(綈q)表示“甲、乙至少有一人的试跳成绩没有超过2米”.]
4.命题p:若m2+n2=0,则实数m,n全为零,则綈p:________,为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若m2+n2=0,则m,n不全为零 假 [綈p:若m2+n2=0,则m,n不全为零,为假命题.]
课件56张PPT。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2.2 “非”(否定)否定p的否定假真存在性 全称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四) “非”(否定)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已知命题p:?x>0,ln(x+1)>0;命题q:若a>b,则a2>b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q        B.p∧綈q
C.綈p∧q D.綈p∧綈q
B [当x>0时,x+1>1,因此ln(x+1)>0,即p为真命题;取a=1,b=-2,这时满足a>b,显然a2>b2不成立,因此q为假命题.则p∧綈q为真命题.]
2.已知命题p:|x-1|≥2,命题q:x∈Z,若“p且q”与“非q”同时为假命题,则满足条件的x为(  )
A.{x|x≥3或x≤-1,x∈Z}
B.{x|-1≤x≤3,x∈Z}
C.{0,1,2}
D.{-1,0,1,2,3}
C [由题意知q真,p假,∴|x-1|<2,∴-1<x<3且x∈Z,∴x=0,1,2.]
3.对于p:x∈A∩B,则綈p(  )
A.x∈A且x∈B B.x?A或x∈B
C.x?A或x?B D.x∈A∪B
C [因原命题等价于x∈A且x∈B,所以綈p为x?A或x?B.]
4.设x∈Z,集合A是奇数集,集合B是偶数集.若命题p:?x∈A,2x∈B,则(  )
A.綈p:?x∈A,2x?B
B.綈p:?x?A,2x?B
C.綈p:?x?A,2x∈B
D.綈p:?x∈A,2x?B
D [全称命题p:?x∈A,2x∈B的否定是把量词“?”改为“?”,并对结论进行否定,即把“∈”改为“?”.
全称命题p:?x∈A,2x∈B的否定是綈p:?x∈A,2x?B,故选D.]
5.已知命题p:函数f(x)=-(5-2m)x是减函数,若綈p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
C.m≥2 D.m<2
C [由f(x)=-(5-2m)x是减函数知5-2m>1,所以m<2,所以当綈p为真时,p为假,所以m≥2,故选C.]
二、填空题
6.命题“?x∈R,x2-x+4≠0”的否定是________.
?x∈R,x2-x+4=0 [全称命题的否定为存在性命题.]
7.命题“若abc=0,则a,b,c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否定为________.
若abc=0,则a,b,c全不为零 [“a,b,c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否定为“a,b,c全不为零”.]
8.已知p:x2-x≥6,q:x∈Z.若“p∧q”“綈q”都是假命题,则x的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
{-1,0,1,2} [若p真,则x2-x-6≥0,解得x≥3或x≤-2.又因为“p∧q”“綈q”都是假命题,所以q为真命题,p为假命题,故有得x∈{-1,0,1,2}.
三、解答题
9.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若m2+n2+x2+y2=0,则实数m,n,x,y全为零;
(2)已知x,y均为非负实数,若x+y=0,则x=0且y=0;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4)若m2+n2=0,则实数m,n全为零.
[解] (1)命题的否定:若m2+n2+x2+y2=0,则实数m,n,x,y不全为零.
(2)命题的否定:已知x,y均为非负实数,若x+y=0,则x≠0或y≠0.
(3)命题的否定: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都是全等三角形.
(4)命题的否定:若m2+n2=0,则实数m,n不全为零.
10.已知命题p:?m∈[-1,1],不等式a2-5a-3≥;命题q:?x,使不等式x2+ax+2<0.若p或q是真命题,綈q是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解] 根据p或q是真命题,綈q是真命题,得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
∵m∈[-1,1],∴∈[2,3].
∵?m∈[-1,1],
不等式a2-5a-3≥,
∴a2-5a-3≥3,∴a≥6或a≤-1.
故命题p为真命题时,a≥6或a≤-1.
又命题q:?x,使不等式x2+ax+2<0,
∴Δ=a2-8>0,
∴a>2或a<-2,
从而命题q为假命题时,
-2≤a≤2,
∴命题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时,
a的取值范围为[-2,-1].
[能力提升练]
1.命题“?n∈N*,f(n)∈N*且f(n)≤n”的否定形式是(  )
A.?n∈N*,f(n)?N*且f(n)>n
B.?n∈N*,f(n)?N*或f(n)>n
C.?n0∈N*,f(n0)?N*且f(n0)>n0
D.?n0∈N*,f(n0)?N*或f(n0)>n0
D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f(n)∈N*且f(n)≤n”的否定为“f(n)?N*或f(n)>n”.]
2.若命题“?x∈R,x2+(a-1)x+1<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3] [∵命题“?x∈R,x2+(a-1)x+1<0”是假命题,
∴命题“?x∈R,x2+(a-1)x+1≥0”是真命题,
即对应的判别式Δ=(a-1)2-4≤0,即(a-1)2≤4,
∴-2≤a-1≤2,即-1≤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