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可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B.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油锅着火时要迅速用水浇灭
C.天然气泄漏,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3.酸雨既可导致土壤酸化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还能损坏建筑设施。下列各选项中的两种物质都能导致酸雨形成的是( )
A.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4.近期,我国多处地方的煤矿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引起爆炸的主要气体是 ( )
A.氢气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氧气
5.下列燃料最清洁的是( )
A.化石燃料 B.一氧化碳 C.氢气 D.酒精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7.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8.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氧和氧气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10.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1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乙醇
12.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该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温度
13.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某物质能够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4.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
?⑴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____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
?⑵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和蜡烛点燃后分别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实验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
?⑶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在________的最先碳化。结论: ____________;
?⑷熄灭燃烧的蜡烛,观察刚熄灭的蜡烛会产生一缕白烟,若用火柴火焰接触白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一大烧杯罩在蜡烛上,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元素。
?⑺燃烧3.5g石蜡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由此可推断石蜡中还含有___元素。
15.当前,世界已经迈向了“低碳”时代,江津区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车。下图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原子的角度看上述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涉及到的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识反应规律,控制反应条件,让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
(1)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
①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对图1实验应该进行三组对比分析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A常用于切割金属。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能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A物质具有可燃性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③该反应过程中,若提高B物质的浓度及用量,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填化学式________,它与石油和________均属于化石燃料。
(2)石油的炼制得到很多产品。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①汽油 ②柴油 ③食用调和油 ④酱油
(3)电动车已遍及城乡各地,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8.打火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请按照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打火机的构造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写序号)
(2)偶尔未打着时,会闻到一种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使用结束时,松开燃料阀,打火机就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 ;请举出一种利用此原理灭火的实例 。
19.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的_____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_______;
(2)为了减少燃煤对空气的污染,我国的“西气东输”提供了优质燃料天然气,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与环保问题日趋严峻,我国正在实行购买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与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从资源角度看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
三、推断题
20.如图中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两化合物组成的元素相同,B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C、D均为单质;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若E为单质,且E与C反应时,出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则E为____________;若E、F均为氧化物,则F可能为______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试推断A、B、C分别是什么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推断的结论和反应化学方程式
(1)点燃气体,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
结论:
A___、 B___、C___。
气体燃烧的有关反应方程式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A、B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四、实验题
22.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
(1)图A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导管a处______,若______则气密性好;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用图B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
五、计算题
23.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如图所示,括号内的物质是该燃料的主要成分。
/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丙烷水合物
D.等质量的甲烷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②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在20℃101kPa下,1升一氧化碳和1升甲烷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
③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
(2)乙醇(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如果9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_____?(在答题纸上写出完整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24.用电石(主要成分为)与水反应可制取乙炔,最终还可得到电石渣。某电石渣中含氢氧化钙,其余为杂质,此电石渣可用于处理电镀厂排出的酸性废水。请完成:
(1)乙炔()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聚氯乙烯属于_______材料(填合金或有机合成或无机非金属或复合)。
(2)100kg上述电石渣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 。
(3)用上述电石渣处理含硫酸的酸性废水(假设电石渣中的杂质、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求至少需要这种电石渣的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
1.B2.B3.D4.B5.C6.B7.B8.B9.B10.B11.D12.A13.B
14.(1)浮在水面;小
?(2)蜡烛熔化,蜡烛先熔化后燃烧;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
?(3)外焰层,外焰的温度最高
?(4)白烟能燃烧,蜡烛复燃;白烟是固态石蜡小颗粒
?(5)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6)C、H
?(7)O
15.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合理即可) B CH4+2O2/CO2 + 2H2O
16. 不同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不同,可燃物着火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 A C A B C 7:40 促进A完全燃烧,放出更多产热量
17. CH4 煤 ①② 化学
18.(1)③;(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可燃物;森林失火,砍隔离带
19. CO2 酸雨 CH4+2O2点燃CO2 +2H2O 节省化石能源
20.H2O O2 2H2+O2/2H2O Fe CO2 2CO+O2/2CO2
21. 一氧化碳 甲烷 氢气 2 CO + O2点燃2CO2 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2H2+ O2 点燃 2H2O
22.通入气体(或吹气等) 水从中间玻璃导管上升(或喷出) 安全瓶(或保护气体发生装置或阻断燃烧) 吸热将温度降到气体着火点以下
23.CD 1:4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92g(详见解析)
24. 有机合成 92.5 16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