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诺贝尔 4(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诺贝尔 4(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8 12: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诺贝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 学习抓住重点词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诺贝尔》,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事。)
2.你能具体地说说诺贝尔发明了什么炸药吗?
 (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威力更大的炸药)
二、学习课文3-9自然段。
(一)立志发明炸药
1.每次发明与革新都有原因和动力,出于什么原因,诺贝尔要发明炸药,又不断地改进炸药呢,轻轻打开课本,浏览课文三至九自然段,找到相关句段读一读,说说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
 (生自由读书)
2.交流出示:“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1)(指名读)
(2)诺贝尔怎么会想到发明炸药呢?(出示)你能用“为了 ,诺贝尔立志发明炸药。”来说一说吗?
请你继续用这样的句式“为了什么他发明什么”来说一说。还有吗
  (为了能够安全运输他发明了黄色炸药,也就是固体炸药。
  他为了使炸药的爆炸力更强,他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炸药。)
(3)所有的“为了”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他本人曾经说过的(出示媒体)谁来读。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4)(齐读)诺贝尔小小年纪,志向却如此远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诺贝尔的美好愿望,读好两个感叹句。
(二)液体炸药
【出示第5自然段】师引读第5自然段: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最先,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威力十分强大,很快风行全世界,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爆炸油”。
(三)固体炸药
过渡:
1.最初的理想已经实现,诺贝尔为什么还一定要继续研究并且发明固体炸药呢?(如果自己的发明不安全,怎么谈得上造福人类呢?)
2.诺贝尔不断探索,但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来读一读6.7这两段文字。找一找,从哪些具体语句中能感受到他发明炸药的艰辛?可以在你的书上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A:“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坚持不懈。
  1.什么叫毫不气馁?(一点也不放弃。)
2.面对哪些失败和痛苦,他毫不气馁?
[实验室被毁 失去亲人]
其实,这两段话写得很概括,但却承载了诺贝尔太多的艰辛,太多的伤痛,设身处地地想想读读时(板书:设身处地地想)你就能读出“毫不气馁”这个词语的深层内涵。
当读到“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时,你想到了什么?(昂贵的器材没有了、参与的人也没有了、重要的实验资料、实验数据也没了、实验成果都没了……)
是呀,这些东西都没有了,但诺贝尔什么没有丢?(意志没有丢、信心没有丢、勇气没有丢、理想没有丢、参与实验的人也没有了、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丢……)
小结:同学们,我们从这句话中就读出了“毫不气馁”就是当什么都没了,但只要信心还在、理想还在、信念还在、勇气还有,一切还可以重头再来。
只有短短两句话,但却像重锤一般敲击着我们的心灵。谁来读读。
指名读——这字字句句含着血,带着泪呀,一起读。
过渡:刚才这位同学顺着词朝上文读就读出了毫不气馁的意思,你再顺着词朝下读读, 还从哪儿读了诺贝尔的毫不气馁呢?
出示: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了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
几百次看出什么?——挫折多,百折不挠;四个年头看出什么?——漫长,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次失败,看出诺贝尔怎么样?(有非凡的意志力才能坚持,坚持不懈;)
这就是毫不气馁!
“租了一条大船”
租了一条大船做实验可以看出。他还是坚持搞下去,看出毫不气馁。
从课前搜集的资料我们可知道当时诺贝尔的实验室爆炸后,邻居们是什么反映吗?政府是什么反映?
【爆炸让邻居们惊恐万分,他们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瑞典和一些国家政府发出禁令,并表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实验室的爆炸使斯德哥尔摩的百姓们简直要造反了,市政府当即发布命令,禁止在城内搞实验,否则将驱逐诺贝尔一家。
是的,就是在这样饱受压力的情况下,诺贝尔仍没有放弃,这就是毫不气馁。
同学们你看,我们就这样联系上下文、设身处地地读着想着,毫不气馁这个词就被我们读出了丰厚的内涵。
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他终于有所收获了。老师引读:(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从此……)
“终于”,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师:这成功中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努力!
诺贝尔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包含了太多得艰辛和努力,为的就是向着自己的理想挺进,他的理想就是:为了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作用 。 (生齐读)
(四)大威力炸药
过渡:发明了安全的黄色炸药后,诺贝尔很快发现,和液体炸药相比,固体炸药的威力有所减弱。于是,他投入到了更加痴迷的实验中。也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他又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快速浏览8、9两个自然段,简单地说写了什么?(写了一次实验的过程。)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么一次实验,请同学们用心默读8、9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仔细看一看,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场景1:“有一次……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问题来?
可能问题:为什么诺贝尔要亲自点燃导火线?
为什么点燃导火线后不走,双眼还是紧盯着?
为什么诺贝尔的心会怦怦直跳?
为什么他的双眼还是紧盯着炸药不放呢?
(2)同学们真会提问,有问题了怎么办?(细细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细细读课文,看你是否能读懂诺贝尔的心。
①诺贝尔为什么不让助手点燃导火线,而要亲自点燃呢?【怕助手有危险、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难道他就不会有危险吗?
——你亲自点燃,除了怕助手有危险,还有其它原因吗?
②诺贝尔的心为什么怦怦直跳?
A.怕败——【害怕实验是否成功、期待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怕死——火星接近炸药,就意味着——爆炸,难道诺贝尔怕炸药爆炸,有危险吗?(是的)
(师提示:同学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看一看,是否会有更深的体会?
——他是一位研究炸药的专家,同学们,他知道研究炸药的危险性吗?(他从一开始早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他退缩了吗?——没有。他怕死吗?——不怕。)
——亲人的离去也早已让他认识到炸药的残酷性。他退缩了吗?——没有。他怕死吗?——不怕。
——在船上的四个年头,他一次次死里逃生,鬼门关里他不知走了多少回了。他退缩了吗?——没有。他怕死吗?——不怕。
B.小结:这时候,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他是怕死吗?他是在——担心实验是否成功?他是在期待自己的实验能取得成功,所以他的心在怦怦直跳。
C.哪句话最能让你感受到诺贝尔的心在怦怦直跳呢?(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是什么接近什么?马上就能看到实验的结果了!
指名读:你感受到诺贝尔那颗跳动的心了吗?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齐读:我们一起来读读,一起来感受他那颗怦怦直跳的心。
③诺贝尔为什么双眼还是紧盯着炸药不放呢?他到底想看什么?【观察细节,积累经验,不断改进】
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诺贝尔已连续不断地做了无数次实验。他每次实验都是亲自点燃导火线,每次都在细细观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这样做,就是想为今后做实验积累经验,不断改进。
(3)同学们通过自己朗读课文解决了心中的疑问。那么,听了刚才的交流,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么夸夸诺贝尔呢?
【为了研究炸药,他早已置生死于不顾。】
【这种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研究炸药就是诺贝尔的生命。】
【他对炸药的研究是精益求精。】
(4)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你们真正读懂了诺贝尔的心。是啊,他对科学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他的这种献身精神真令我们钦佩,更使我们为之震撼,怪不得他的眼神是这么坚定!
板书:献身科学
(5)指导朗读
(自由读)同学们看到了他那坚定的眼神了吗?请你们读读这段话,能把你感受到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诺贝尔的心在随着火星的移动而不停地跳跃着;
我仿佛已看到了他那坚定的眼神。
你感受到诺贝尔那颗跳动的心了
(齐读)我们一起来读读,一起来走近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场景2: “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指名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听听看,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
爆炸声——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炸药威力相当之大?(指名读:看看你的朗读能否体现出炸药的威力。)巨大的爆炸声也表明了诺贝尔已经成功地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齐读:我们一起来感受炸药那巨大的威力。)
惊呼声——为什么会惊呼?人们都以为失去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会为他——惊呼,还会为他——哭泣、叹息、惋惜……
(因为“巨大的爆炸声”和“滚滚浓烟涌出来”无论是在听觉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了人们无比的震撼,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当然都认为诺贝尔必死无疑。)(指名读:应该读出人们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呢?)
场景3:满身鲜血从浓烟中冲出的画面。
(1)这时诺贝尔已经被炸得满身鲜血,那是极端痛苦的,为什么他此时却高举双手,呼喊成功是那么的欢欣鼓舞?
——你一门心思想着成功,根本没有顾及伤痛,成功使他忘记了一切。(指名读:感受他的成功。)
——研究炸药才是他的生命,身体的伤痛对他来说已是微不足道。(指名读:感受他此时的欣喜若狂。)
——我也明白正是这样的精神才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齐读:让我们一齐为你的成功表示祝贺吧!)
3.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一连串的画面连起来,通过我们自己的朗读,使这震撼人心、扣人心弦的画面更加清晰,更加逼真。(齐读8、9自然段)
同学们,当我们回顾前文,你知道他的理想之路是用什么铺成的?
用生命铺成的,用鲜血铺成的,是用许多惨痛的教训铺成的。
是啊,这条理想之路就是:(出示: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生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总结课文。
1.师: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书上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2.结合整篇课文,你觉得这里的“整个生命”具体指哪些东西?
(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热情,所有的时间,所有的普通人应有的悠闲的生活,包括享受他的亲情,他的爱情)
3.是啊,诺贝尔一身与炸药为伴,在科学事业上,他轰轰烈烈,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发明,获得了一项又一项专利,但是,在个人生活上,他却是凄凉的,弟死父残,一身未婚,晚年还倍受病痛的折磨,孤独地死去。同学们,你觉得他值得吗?
4.是的,诺贝尔为了科学,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他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影响深远的事。是什么?
出示遗嘱,这就是他立下的遗嘱: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1)同学们,你读懂了诺贝尔为什么要立这份遗嘱吗?(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不忘激励更多的精英豪杰献身科学事业,他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
(2)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们班的郭建同学就给我提了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说,老师,五个领域中,和平这个领域好像与其他领域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有谁能解答。
炸药可以用来干什么?
如把炸药作为一种武器,将会怎样?
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是什么?
他能预见人类可能会把炸药用于战争,但他希望看到这一幕吗?(所以他设立了和平奖,就是想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其实诺贝尔早就知道,炸药用来为人类开山劈石,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如把炸药作为一种武器,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他设立了和平奖,就是想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4.诺贝尔这博大的胸怀,和对全人类的热爱的确让我们钦佩不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句铿锻有力的话句再读一遍,牢记心中。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名字,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他就是——诺贝尔!
5.总结:同学们,如果我们也能像诺贝尔一样志向高远,锲而不舍,相信在你们当中也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那就让我们记住这个——《永远的名字》(齐读)
作业:
1.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2.推荐阅读:埃里克.伯根格伦所著的《诺贝尔传》,全面介绍了诺贝尔艰难成才,勇敢开拓事业以及他流芳百世的遗嘱。
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哪些华人科学家,他们的成就各是什么?
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 何广付(原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