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的传播同步 练习(2份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光的传播同步 练习(2份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29 07:47:34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同步练习题
【基础练习】
1.在灯光与墙之间用手作动作,在墙上出现动作的手影的像,它的形成说明______.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水中的速度_______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       现象.




4.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  ??B.??????  ?C.??????  ?D.
5.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6.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7.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
8.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如图所示,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测,证实了我国科学家对“天再旦”的猜想,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过推算,我国科学家得出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陕西省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为此项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的项献。日全食现象可以用_________来解释。科学家们在这次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请你任意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9.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0.假如光的传播速度减小为原来的十万分之一,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




答案

【基础练习】
1.光沿直线传播 2.3×108,小于 3.直线,漫反射 4.A 5.B 6.A 7.光的直线传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8.光的直线传播,可填写:猜想、观测、推算、验证等 9.(略) 10. (略)
【能力提升】
12. (略) 13. (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1.有如下物体:水母、月亮、太阳、电灯、霓虹灯、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
是 。
2.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3.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说明的光学原理是 。

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5. 下列四幅图中,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的是(  )

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7.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8.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上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的运动会上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发枪开始比赛,终点裁判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使计时更准确,应该(  )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9.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鱼翔浅底
C.三点一线 D.一叶障目
10.一个人晚上沿马路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此时灯光照射到人身上,人的影子长短会相应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1.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
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
12.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于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是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13.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2)如图所示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凌日现象。
(3)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4.2×107 km,如果从地球上发射一束激光到金星,大约需要_____ s可以到达。

14.(1)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射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2)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画出图中井中青蛙所能看到的范围。

15.如图所示,AB为窗的一边,CD为窗外一物体。
(1)请在甲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见物体C端的范围;
(2)在乙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到CD整个物体的范围。

16.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是沿曲线传播的。







答案:
1. 水母、太阳 电灯、霓虹灯、点燃的蜡烛
2. C
3. 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
4. D
5. C
6. 大 3×108
7. C
8. C
9. B
10. D
11. C
12. C
13, (1) 光的直线传播 (2) 水星 (3) 140
14.


15.

16. 解:(1)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笔直塑料管开口的一端射入,可以看到激光从管的另一端开口射出,并在纸或墙壁形成一个光斑 
(2)将塑料管弯折,重复上述实验,可以看到在弯折塑料管口另一端没有激光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