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7 16: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1)济南的冬天作者 ,原名 ,字 ,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话剧《 》《龙须沟》等。
(2)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 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济南冬天 这一总体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天等,呈现给读者 、 、 和地暖的动人冬景,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上( ) 看护( ) 贮蓄( )
水藻( ) 澄清( ) 发髻(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温晴:
(2)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
(3)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
(4)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
4.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
二、整体感知
5.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6.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7.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尝试用图画的形式进行概括。






三、拓展积累
8.摘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并出文中的拟人句。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B.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C.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
D.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2.对“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现济南人在冬日逗人喜欢的容颜。
B.说明济南人在冬日的和善面貌。
C.表现济南人在冬日安适舒畅的情态。
二、研读赏析
3.第四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5.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
⑴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⑵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比较探究《春》与《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有哪些相似之处。(至少列举两条)





拓展延伸
7.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



2.《济南的冬天》答案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1)老舍 舒庆春 舍予 骆驼祥子
《茶馆》
(2)写景抒情 温晴 山青(绿) 水秀 天蓝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xiānɡ kān zhù zǎo chénɡ jì
3.温晴:文中指温暖晴朗。响亮:晴朗无云。秀气:娇柔而秀美。空灵:清澈透明。
4.(1)比喻 (2)拟人 比喻 (3)比喻
二、整体感知
5.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是“温晴”,这一特点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写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是为了与济南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温晴”的特点,赞誉济南个“宝地”,为下文做铺垫。
6.从三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意。
7.(1)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①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一圈小山像个摇篮;薄雪覆盖下的山: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城外的远山:小村庄卧在山坡上。?
②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济南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
(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文章的描写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景图。?
8.略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B 2.C
二、研读赏析
3.这一段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按照空间顺序,把各个部分雪的光、色、形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有个性。矮松的青黑,树尖雪的白,镶上的银边,草色的暗黄,夕阳的红,夕阳下薄雪的粉色,各种颜色使雪后景色娇美动人。
4.(l)妙在雪色;(2)妙在雪光;(3)妙在雪态
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矮松顶雪比为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
⑵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有情趣地写出了夕阳斜射下,薄雪害羞的情态美。
6.①情景交融。两篇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都融入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则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特色,突出“暖”而“秀”;《春》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济南的冬天》,作者于寒冷的季节中,见暖、见秀、见绿,是作者热爱祖国风光的思想感情的反映。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极具表现力、感染力。
③虚实结合。文章在描写眼前实景的同时都结合了自己的想象,丰富了文章内容,引人入胜。
三、拓展延伸:
7.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