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7 16:2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作者
(1)《观沧海》作者 ,东汉末年的 、 、 。与 、 、并称“建安三曹”。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 ,字太白,号 。 代诗人,有“ ”之称。?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沧海( ) 澹澹( ) 萧瑟( )sǒnɡ( )峙 jié( )石
3.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1)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 诗。如本课的《______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 诗、绝句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和《______ 》就是律诗。
(2)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____ 言律诗、 言律诗两种。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和对仗要求。八句可分为四联, 颔联和颈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 ,七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 或 。
二、整体感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 的手法,勾画出 的雄伟景象,抒发了 的豪迈情怀。
(2)写出《观沧海》中展现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切之情的诗句是: , 。
三、研读赏析
5.《观沧海》一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6.诗中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最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四、拓展延伸
9.下面是被篡改的两首古诗,有些同学认为这样改很好玩,请谈谈你的看法。
(1)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2)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下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第二课时
一、基础达标
1.(1)《次北固山下》的作者 , 朝人,选自 。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 ,“秋思”是 _______,作者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南早春景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 ____________情怀,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
(2)《次北固山下》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新旧更替的自然哲理。
(3)《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在写法上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仅用28字描写 了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图,表达了游子漂泊他乡的 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三、研读赏析
3.“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5.《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在整首曲中有什么作用?



6.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
7.阅读下面的诗句,选出描写秋天的诗句。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C.六出飞花人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e.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f.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只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了本课之后,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古诗苑漫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句标语。(不超过14个字)


(2)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4.《古代诗歌四首》答案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①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植、曹丕 ②李白 青莲居士 唐 诗仙
2.cānɡ dàn xiāo sè 竦 碣
3.①古体诗 观沧海 律诗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②五 七 二二一式 二二三式或二二二一式
二、整体感知
4.①借景抒情 大海吞吐日月 渴望建功立业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研读赏析
5.观 大海、山岛、树木、秋声、洪波是实景;日月和银河是联想,虚景。
6.表现了诗人胸怀宽广、踌躇满志抱负远大的形象。
7.杨花和子规。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8.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月亮人格化为信使,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四、拓展延伸
9.这种篡改经典、恶搞诗词的做法,是对经典
文学作品的亵渎。
第二课时
一、基础达标
1.(1)王湾 唐 《全唐诗》
(2)小令 曲牌名 题目 马致远
二、整体感知
2.①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东升 思乡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寓情于景 小桥、流水、人家 深秋晚景 孤寂愁苦
三、研读赏析
3.自然理趣: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人”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 4.诗人想到借大雁为他传递家书到洛阳,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5.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秋风萧瑟,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孤独前行。
作用:这萧索的景象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吻合,为后面写“断肠人在天涯”做铺垫。
6.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答“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拓展延伸
7.b、e、f
8.(1)示例一:泛舟诗海觅春迹。
示例二:神奇自然在诗中。(符合题意即可)
(2)古诗歌之韵。(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