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体温的控制 同步练习(课件 2份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5 体温的控制 同步练习(课件 2份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8 21:06:05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5节 体温的控制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和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运动时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 产热  散热 内脏  骨骼肌  皮肤 2.要测出最接近的人体内部温度,最好是测量( )
A.额头温度 B.口腔温度 C.腋下温度 D.直肠温度D3.下列关于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对动物生存有益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保持正常的体温,有利于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B.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C.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活动范围更大一些
D.体温恒定,动物不用消耗能量D4.小明在1000m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A5.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图表示外界气温较高时,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较多
B.B图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C.图A时,血流量增多,能促进废物的排出
D.为更好的调节生命活动,皮肤温度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所以人的体温调节完全由神经系统调节控制
B.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身体内部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的体温在不同的部位不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D.当血管扩张,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增大时,有利于产热C7.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最需要特别注意保温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生儿皮肤散热较快
B.新生儿因为饮食少,所以产热少
C.新生儿的体温调节结构尚未发育完善
D.新生儿需较高的体温C8.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不由自主战栗,其反应的效应器及其产生的生理效应分别是( )
A.骨骼肌、增加产热量
B.心肌、增加产热量
C.皮肤血管、减少散热量
D.皮肤的冷敏小体、减少散热量A9.夏季高温作业的人员有时会出现中暑现象,中暑的根本原因是( )
A.环境温度太高
B.身体散发的热量太多
C.体内产热太多
D.体内产生的热量未及时散出D本课结束课件27张PPT。第5节 体温的控制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恒定的体温
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是动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 ,有利于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因此扩大了活动的 。 基本条件  限制  范围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动物体温的调节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进行的。
1.产热主要在内脏(平静时)和骨骼肌(运动时)中进行,寒冷时骨骼肌会 
,能使热量成倍增加。此外,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影响产热。颤抖 2.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是皮肤,散热的方式有 散热和 散热。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多少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 有关,而皮肤温度可通过 来控制。冷时,皮肤血管 ,皮肤血流量
,温度 ,散热 ;热时,皮肤血流量 ,血管 
,皮肤温度 ,散热 。蒸发散热则与汗液分泌有关。 直接  蒸发  温度差  血流量  收缩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舒张  升高  增加 三、体温受脑控制
体温受脑控制:人体体温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而实现恒定,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 。人类还经常通过一些行为对体温进行调节,如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服等。1.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要的能量少C2.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D3.环境温度达到37℃以上,人体散热主要通过(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液散热
B.皮肤散热
C.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散热
D.汗液蒸发散热D4.下图是体温调节的几种途径,哪一途径可以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 )A.A B.B C.C D.DBC6.如果长期在密封、高温的环境中劳动,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使汗液分泌量增多,容易中暑
B.高温环境下不利于人排汗,散热困难
C.高温环境使人产热多而散热困难
D.人体不能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A7.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颤抖现象,它的生理意义是( )
A.通过颤抖使体内热量大量散发
B.通过颤抖使体内热量大量贮存
C.通过颤抖使骨骼肌大量产热
D.通过颤抖使内脏器官大量产热C8.人体的体温在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 和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的 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产热  散热  生命活动 9.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C.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D.运动时人体的血量总体上处于上升D10.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D10.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地颤抖
D.B、C两项都是D11.如图所示是某两类动物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
B.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A(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 。 A  高于  扩张  增加  升高 排汗  C 13.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 内脏  体温调节中枢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 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
。 骨骼肌  汗液蒸发  皮肤  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14.如图是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2)在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的变化是 ,作用为 。
(3)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还发生的其他变化是:① ;② 

(4)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该曲线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你的理由是 。 血流量急剧增大  皮肤血管会舒张  增大血流量  皮肤温度升高 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下降  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将减少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