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专题训练(四) 3.1~3.5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
1.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植物感应性现象中的感性运动的是( )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C 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项是( )
A.性腺、汗腺、胃腺、唾液腺
B.睾丸、肾上腺、甲状腺、垂体
C.垂体、汗腺、唾液腺、肠腺
D.皮脂腺、胰脏、甲状腺、垂体 B 3.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 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③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不变的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4.在足球场上,足球运动员长时间剧烈运动后,面部通红;在观众席上,看到球员进球后,球迷也面红耳赤。下列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球员脸红是因为皮肤血管口径增大后引起的
B.球员脸红是因为皮肤血流量增大后引起的
C.球迷脸红是因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D.球迷脸红是因为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D 5.下列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①杯弓蛇影 ②鹦鹉学舌 ③老马识途 ④婴儿吮奶 ⑤吃酸杏流唾液 ⑥望梅止渴 ⑦小狗听人话
A.①② B.④⑤ C.⑤⑥ D.⑤⑦ B 6.“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是后天学习行为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7.下列关于恒温动物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B.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都是一样的,且温度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C.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D.恒温动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A8.下列有关疾病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B 9.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作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D 二、填空题
10.据图填空:
(1)如图所示,①是 ,它的表层叫做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可称为 。人和动物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 中枢。 大脑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语言 (2)当图中[③] 受损,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②]
受损,可表现出运动不协调,这一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3)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
。
A.躯体感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脑干 小脑 维持躯体的平衡 B (1)表示皮肤内血管的舒缩与散热关系的图是 ,表示汗液的蒸发与散热关系的图是 。
(2)上面四幅图可以说明,在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主要是 和
。
(3)冬天,下列组合中可以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的是( )
A.A和D B.A和C C.D和C D.B和D AB CD 血管 汗腺 D 三、实验探究题
12.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下图所示);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 ,
因为 。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
,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 。 去掉顶芽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可到幼叶叶柄处,阻止叶柄脱落 去掉顶芽和幼叶,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叶柄的脱落是缺乏幼叶产生的生长素所致13.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它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从它们的出生地被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D、E、F还和他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鸭A、B、C展示了一个小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A、B、C模仿母鸭的行为并时刻跟随在小球左右。请选择:(1)小鸭A、B、C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以下哪个术语描述( )
A.先天性行为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后天学习行为
(2)小鸭D、E、F最好被称为(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DB(3)如果不是把小鸭A、B、C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A、B、C可能会( )
A.吓唬其他鸭子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D14.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A、B、C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常温(25℃)下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1)在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
① ;
② ;
③ 。
? 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应改为洁净无污染的河水 把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应改为发育状况相同的15只蝌蚪 “投入”后应加上“等量的” (2)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 。
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明
。
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明
。 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 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 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 本课结束课件20张PPT。第3章复习总结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类型一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感应性:植物感受 并作出 的特性。
2.植物的感应性分为 运动和 运动两种形式。
3.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 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 部位,并且对植物的 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 。 刺激 反应 向性 感性 植物体内 作用 生命活动 有机物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要向地下生长,此现象反应了植物根的向地性
B.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小叶合拢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
C.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植物激素包含生长激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 B5.如图所示,三株植物胚芽,A、C盆中正常,B盆切去尖端,将A、B盆放在匀速缓慢旋转的圆盘上,C盆不旋转,几天后,A盆将 生长,B盆将
,C盆将 。 直立 停止生长 向右弯曲生长 类型二 人体的激素调节
1.人体内的 会分泌相应的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含量 ,但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 极少 3.人体血糖正常含量约为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使血糖含量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 ,使血糖含量 。 90毫克/100毫升 增加 下降 减少 上升 4.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靠激素调节
B.血糖浓度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与控制
C.侏儒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少引起的,甲亢是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
D.人激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等现象,这是由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的 D 类型三 神经调节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和
两个部分。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3.脊髓有 和 的功能。
4.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法。反射必须通过 完成,反射弧包括 、 、 、 、 五个部分。 传导 反射 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如图所示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若M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则下列关于手被针刺到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缩手动作的部分是在手的M处
B.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脊髓的O处
C.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M→N→O→P→Q
D.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Q→P→O→N→M C (1)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 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
(2)从图甲情景Ⅱ中可以看出,脑干中具有调节人的
中枢。 大脑 心跳和呼吸(或者基本生命活动) (3)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这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 ,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4)图乙中①结构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某人手碰到仙人掌刺,很快缩了回来。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用图中代号及箭头表示): 。此人手缩回来以后,感觉到被刺了一下,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 小脑 ①→②→⑦→③→④ 传导 类型四 体温的控制
1.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和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2.皮肤散热有 和 两种方式。
3.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直接散热 散热 蒸发散热 产热 脑干 (1)血液循环在维持体温稳定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2)正常情况下,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C的反应是 和
。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将会明显增加的是D中的 。 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骨骼肌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