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数学选修4-5(课件48+教案+练习)1.5.3 反证法和放缩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B版数学选修4-5(课件48+教案+练习)1.5.3 反证法和放缩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9 11:07:40

文档简介

1.5.3 反证法和放缩法
学习目标:1.理解反证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掌握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2.了解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原理,并会用其证明不等式.
教材整理1 反证法
首先假设要证明的命题是不正确的,然后利用公理,已有的定义、定理,命题的条件逐步分析,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过的定理,或明显成立的事实)矛盾的结论,以此说明假设的结论不成立,从而原来结论是正确,这种方法称作反证法.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反设正确的是(  )
A.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B.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C.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
D.三个内角都不是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
[解析] “至多有一个”即要么一个都没有,要么有一个,故反设为“至少有两个”.
[答案] B
教材整理2 放缩法
在证明不等式时,有时需要将所需证明的不等式的值适当放大(或缩小),使它由繁化简,达到证明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其关键在于放大(缩小)要适当.如果所要证明的不等式中含有分式,那么我们把分母放大,则相应分式的值缩小;反之,如果把分母缩小,则分式的值放大.这是一种常用的放缩方式.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q≠1,设P=,Q=,则P与Q的大小关系是(  )
A.P>Q       B.PC.P=Q D.无法确定
[解析] 由等比知识得Q==.
又P=,且a3>0,a3≠a9,
∴>=,故P>Q.
[答案] A
利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1】 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不能同时大于.
[精彩点拨] 当直接证明命题较困难时,可根据“正难则反”,利用反证法加以证明.凡涉及否定性、唯一性命题或含“至多”“至少”等语句的不等式时,常可考虑反证法.
[自主解答] 假设三式同时大于,
即(1-a)b>,(1-b)c>,(1-c)a>.
三式同向相乘,
得(1-a)a(1-b)b(1-c)c>. ①
∵0<a<1,
∴(1-a)a≤=.
同理(1-b)b≤,(1-c)c≤.
又(1-a)a,(1-b)b,(1-c)c均大于零,
∴(1-a)a(1-b)b(1-c)c≤, ②
因此①式与②式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即原命题成立.
1.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推理,就不是反证法.
2.利用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利用假设和条件,通过正确推理,推出和已知条件或定理事实或假设相矛盾的结论.
1.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不成等差数列.
[证明] 假设,,成等差数列,则+=2,即a+c+2=4b,
而b2=ac,即b=,
∴a+c+2=4,
∴(-)2=0,即=,
从而a=b=c,与a,b,c不成等差数列矛盾,故,,不成等差数列.
利用反证法证“至多”“至少”“唯一”型命题
【例2】 已知f(x)=x2+px+q,求证:
(1)f(1)+f(3)-2f(2)=2;
(2)|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精彩点拨] (1)把f(1),f(2),f(3)代入函数f(x)求值推算可得结论;(2)假设结论不成立,推出矛盾,得结论.
[自主解答] (1)由于f(x)=x2+px+q,
∴f(1)+f(3)-2f(2)
=(1+p+q)+(9+3p+q)-2(4+2p+q)=2.
(2)假设|f(1)|,|f(2)|,|f(3)|都小于,
则有|f(1)|+2|f(2)|+|f(3)|<2.(*)
又|f(1)|+2|f(2)|+|f(3)|
≥f(1)+f(3)-2f(2)
=(1+p+q)+(9+3p+q)-(8+4p+2q)=2.
∴|f(1)|+2|f(2)|+|f(3)|≥2与(*)矛盾,假设不成立.
故|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1.在题目中含有“至多”“至少”“最多”等字眼时,常使用反证法证明.
2.在用反证法证明的过程中,由于作出了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相当于增加了题设条件,因此在证明过程中必须使用这个增加的条件,否则将无法推出矛盾.
2.已知a≥-1,求证以下三个方程:
x2+4ax-4a+3=0,x2+(a-1)x+a2=0,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
[证明] 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三个方程中它们的判别式都小于0,即
∴
∴-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例3】 已知x,y,z不全为零,求证:++>(x+y+z).
[精彩点拨] 针对不等式的特征,关键是对左端根号内变形,配方后适当放缩去掉根号,达到证明的目的.
[自主解答] = 
≥ =≥x+,
同理可得:≥y+,
≥z+.
由于x,y,z不全为零,故上述三式中至少有一式取不到等号,所以三式累加得:
++>
++=(x+y+z).
1.放缩法在不等式的证明中无处不在,主要是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进行变换.
2.放缩法技巧性较强,放大或缩小时注意要适当,必须目标明确,合情合理,恰到好处,且不可放缩过大或过小,否则,会出现错误结论,达不到预期目的,谨慎地放或缩是放缩法基本策略.
3.若a3+b3=2,求证:a+b≤2.
[证明] 假设a+b>2,而a2-ab+b2=+b2≥0,
但取等号的条件为a=b=0,显然不可能,
∴a2-ab+b2>0.
则a3+b3=(a+b)(a2-ab+b2)>2(a2-ab+b2),
而a3+b3=2,
故a2-ab+b2<1.
∴1+ab>a2+b2≥2ab,
从而ab<1.
∴a2+b2<1+ab<2.
∴(a+b)2=a2+b2+2ab<2+2ab<4.
而由假设a+b>2,得(a+b)2>4,出现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成立,即a+b≤2.
反证法与放缩法的特点
[探究问题]
1.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提示] 证明的步骤是:(1)作出否定结论的假设;(2)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导出矛盾;(3)否定假设,肯定结论.
2.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常用的技巧有哪些?
[提示] (1)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a2+a+1=+>.
(2)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如
<=-;>=-.
(3)利用真分数的性质:若0<a<b,m>0,则<.
(4)利用基本不等式,如a2+b2≥2ab.
(5)利用绝对值不等式定理:||a|-|b||≤|a±b|≤|a|+|b|.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例4】 求证:-<1++…+<2-(n为正整数,且n≥2).
[精彩点拨] 本题考查放缩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解答本题要注意欲证的式子中间是一个和的形式,但我们不能利用求和公式或其他方法求和,因此可考虑将分母适当放大或缩小成可以求和的形式,进而求和,并证明该不等式.
[自主解答] ∵k(k+1)>k2>k(k-1),
∴<<,
即-<<-(k为正整数,且k≥2).
分别令k=2,3,…,n得
-<<1-,-<<-,

-<<-,
将这些不等式相加得
-+-+…+-<++…+<1-+-+…+-,
即-<++…+<1-,
∴1+-<1+++…+<1+1-,
即-<1+++…+<2-(n为正整数,且n≥2)成立.
1.放缩法证不等式主要是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进行变换,即欲证a>b,可换成证a>c且c>b,欲证a<b,可换成证a<c且c<b.
2.放缩法是不等式证明中最重要的变形方法之一,放缩必须有目标.而且要恰到好处,目标往往要从证明的结论寻找.
4.已知实数x,y满足:|x+y|<,|2x-y|<,求证:|y|<.
[证明] 因为3|y|=|3y|=|2(x+y)-(2x-y)|≤2|x+y|+|2x-y|,
由题设知|x+y|<,|2x-y|<,
从而3|y|<+=,
所以|y|<.
1.已知a+b+c>0,ab+bc+ac>0,abc>0,用反证法求证a>0,b>0,c>0时的假设为(  )
A.a<0,b<0,c<0
B.a≤0,b>0,c>0
C.a,b,c不全是正数
D.abc<0
[解析] a>0,b>0,c>0的反面是a,b,c不全是正数.
[答案] C
2.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为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  )
A.a,b,c都是奇数
B.a,b,c都是偶数
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解析] 三个自然数的奇偶情况有“三偶、三奇、两偶一奇、两奇一偶”4种,而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为偶数包含“两奇一偶”的情况,故反面的情况有3种,只有D项符合.
[答案] D
3.已知a>0,b>0,设P=+,Q=,则P与Q的大小关系是(  )
A.P>Q      B.PC.P=Q D.无法确定
[解析] ∵a>0,b>0,∴P=+>+==Q,
∴P>Q.
[答案] A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假设应为________.
[解析]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反面是“都大于60°”.
[答案]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
5.已知a>0,b>0,且a+b>2.求证: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证明] 假设,都不小于2,
则≥2,≥2.∵a>0,b>0,
∴1+b≥2a,1+a≥2b,∴2+a+b≥2(a+b),
即2≥a+b,
这与a+b>2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
即,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