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 册次:下学校: 教师: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P9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通过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一圈、框一框、观察、发现、总结等一系列活动,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在总结2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偶数和奇数的概念。
承前启后
因数和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分解质因数、约分
教学目标
1.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难点
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化解措施
观察分析,比较概括
教学设计思路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百数表
学生准备:百数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
1.组织学生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
2.提问:通过观察,你能直接说出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吗?
3 5 6 9 10 18 11 32 44 47
3.揭示课题:有些数的倍数具有一定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
1.先思考,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重点说出: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观察给出的数,找出2的倍数。
3.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1)指导学生在教材第9页的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并把它们涂上黄色,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
(2)验证发现。
①引导学生随机写一些2的倍数并验证。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验证了哪些数,得出了什么结论,并用一句话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
2.教学奇数和偶数。
(1)引导验证: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不是2的倍数?
(2)指导自学:阅读教材第9页的相关内容,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奇数和偶数的应用。
3.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1)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涂上红色。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3)组织讨论:是不是任何一个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就一定是0或5。
(4)师生共同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
1.(1)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涂上黄色,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些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0,2,4,6或8。
(2)进行验证。
①任意写出几个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用这几个数除以2,验证自己的发现。
②汇报,并得出结论: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通过验证发现:个位上是1,3,5,7或9的数不是2的倍数。
(2)汇报自己的自学成果: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3)自由说一说,如:打开数学课本,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
3.(1)找出5的倍数并涂上红色。
(2)交流自己的想法,得出:这些数个位上的数有的是0,有的是5。
(3)任意写出个位上是0或5的较大的数,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数都是5的倍数。
(4)与教师共同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填空。
(1)在48,56,65,180,12这几个数中,2的倍数有(48,56, 180,12)。
(2)用8,0,5组成的三位数中,2的倍数有(850),(580),(508)。(同一个数中,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请你将球衣号码填在相应的框里。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知道什么样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2.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4.1~100的自然数中,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几个?它们的和是多少?
10个
和:10+20+30+…+100=550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一个数的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或25)的倍数。
3.一个数的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培优作业
按1,1,2,3,5,8,13,21,…的规律排列,第500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
教学反思
数学猜想属于数学方法论的范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猜想—验证”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已有的数学材料或知识经验,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事实的推测性猜想,然后让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才能,完善自己的猜想,最终发现规律。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