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8 17: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五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89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出两个问题,分别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承前启后
加减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经历利用直观图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PPT课件、长(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长(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1.同桌互动: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说出一个分数,另一人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个数。
2.出示题目: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1情境图)
(1)组织学生说一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引入新课: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出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1)读题,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2)根据获取的信息,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①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③还剩多少张饼?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填一填。
(1)47是4个(17)。
(2)3个18是(38)。
(3)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4)个,分别是(112,512,712,1112)。
(4)517+417表示5个(117)加上4个(117)。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20分钟)
1. 解决问题①,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①: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尝试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
(3)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5)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学具,观察计算结果48,明确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指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解决问题②,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组织学生讨论: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道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解决问题③,教学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③:还剩多少张饼?让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总结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1)观察情境图,分析题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2)尝试计算38+18的结果,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
38+18=48
(3)汇报:38是3个18,18是1个18,合起来是4个18,即48。
(4)观察算式,发现算式的特点:两个加数的分母相同。因为38和1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明确: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明确分数加法的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1)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解答问题②。
38?18=28=14
(2)汇报: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即可。
(3)小组合作交流,找出两道算式的共同点,并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1)独立列式解答问题③。
1?12=22?12=12
(2)明确: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要把1看作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
4.在○里填上“>”“<”或“=”。
> < = >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2题。
1.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计算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及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2.小组选代表汇报问题的答案。
5.某工程队3天修完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12,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12,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1?512?112=12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会有分子是0的情况,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分子是0的情况,分子是0的分数,它的分数值是0。
3.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关注计算的结果,养成约分的习惯。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要把1看作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
培优作业
教学反思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有效地运用迁移的规律,是强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丰富数学思想,培养创新精神,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