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致令口爽 爽:败伤
B.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售:卖出
C.诣市卖之 诣:到
D.寻即取果,一一皆尝 寻:寻觅
解析:D项,寻:接着。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D项均为名词,相貌,样子。A项,副词,就,则/副词,应该,应当;B项,副词,……之后/连词,既然;C项,副词,终究/副词,突然,仓促。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句是( )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傍人语言
C.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 D.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解析:D项,古今都是“沉默的样子”。A项:古义,败坏了口味;今义,清爽可口。B项: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C项:古义,年长有声望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汝马本黑 B.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D.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解析:A项是判断句。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C.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D.汝莫愁也,我教汝出
解析:C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
6.王维的《鹿柴》一诗,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他的诗里能够体现出清静虚空的心境,请默写出其中的两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1题。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
A.昔(从前)有一人,先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盛器)中盛(装着)谷
B.有一老人来语(告诉)之(指代养骆驼的人)言
C.汝当斩头(指斩骆驼的头),自得出(使……出)之
D.即用(使用)其语,以刀斩头
解析:D项,用:采纳。
答案:D
8.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均为副词,已经。A项:①人称代词,他;②指示代词,此。C项:①“所”和动词“笑”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②名词,处所,地方。D项:①副词,不要;②不定代词,没有谁。
答案:B
9.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解析:A项是被动句。
答案:A
10.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刺了那些不加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的人。
B.教育人们做事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
C.表现了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做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所蕴含的事理和“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解析:C项与本文所蕴含的事理相反。
答案:C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骆驼把头伸进瓮中吃谷子,过后头在瓮中出不来了。
(2)这人就采纳了老人的话,用刀砍了骆驼的头。
课件38张PPT。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