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8 21: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课导入
第8课 百家争鸣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书影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
(1)、崇尚自然
(2)、主张无为
(3)、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老 子
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
籍贯: 后期鲁国人
地位: 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尊称:
相关著作:
春秋
儒家学派
至圣、万世师表
《论语》、《春秋》
孔子和儒家学说
(一)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
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和儒家学说
(二)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三)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
《论语》
1.整理——
2.思想记录——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因材施教”、主张
“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
学派的创始人。
儒家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
代表言论:
《论语》
墨家
法家
兵家
道家
儒家

1、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2、诸子百家是指什么?
3、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铁器的使用
牛耕的出现
战争不断,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
生产力发展
旧的社会制度崩溃,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1.“兼爱”“非攻”
2.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墨家:墨子 (战国) 思想主张
印象争鸣 ——一次理性光辉的唤醒
战国时的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
1)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
2)强调个人的修养。推崇“威武不能
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3)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
讲一讲
1、你能否讲一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2、后人将孔子孟子学说称为“孔孟之
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学说的继承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
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
不能变的。
道家:庄子 (战国) 思想主张
1、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
2、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人格
法家:韩非 (战国) 思想主张
1.以法治国
2.中央集权
印象争鸣 ——一次理性光辉的唤醒
兵家
代表人物:
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
《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兼爱”、“非攻”
“仁政”治国;“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墨子
《墨子》
庄子
《庄子》
孟子
《孟子》
韩非子
《韩非子》
孙武
《孙子兵法》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 ? ?
儒家
道家 ? ?
法家 ?
兵家
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古为今用
孟子“仁政”
墨子的提倡节俭
墨子“兼爱非攻”
庄子“顺应自然”
以民为本
构建节约型社会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韩非“法治”
依法治国
课堂小结
生产力发展
社会变革
思想活跃
老子、孔子
诸子百家
思想文化发展
引发
出现
促进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研讨会的讲话》